農村街道,靠環衛工打掃,各掃門前雪都做不到,是農民變懶了麼?

俺是回村歇歇,一個留守在河北農村生活的老農,請點右上“

關注”下。今天咱來說說美麗鄉村建設中,村莊街道衛生打掃問題。這個問題表面看不大,其實在老農看來這也是個大問題。

農村是農民的家,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家。在以前,有一句俗語:各掃門前雪,農民們都會把自己門前街道打掃乾淨。現在我們邯鄲農村衛生打掃也升級了,村裡擺上了垃圾桶,每天早晨有專門的環衛工人騎著電動三輪來村裡打掃,上午有專門運送垃圾的環衛車來把垃圾收走。我們的村莊衛生環境也“城鎮化”了,村民不用打掃街道,有了專門的環衛工人,想想村民如今也夠幸福的了,連自家“門前雪”也不用各自打掃了。

農村街道,靠環衛工打掃,各掃門前雪都做不到,是農民變懶了麼?

這讓俺這個生活在農村幾十年的老農非常感慨。我們邯鄲平原上的農村才叫真正的村莊,每一個村都有大街有過道,門對門,房挨房,院連院,是真正的群居式的村莊。因為上千或者上萬人口聚居,這就有了“公共街道”。村莊裡街道衛生打掃,曾是考量一個莊戶人家的勤快與懶惰“指標”,門口的環境衛生,更是一個莊戶人家的門面臉面,誰有粉不朝臉上塗

曾經走進一個村莊,進入小巷小過道,從一個莊戶人家門前就基本上反映出主人的秉性脾氣。環境衛生,這和窮富關係不大。有不少農家,儘管街門樓不高不新,甚至破舊不堪,可是街門外過道或者大街上乾乾淨淨,讓人感覺這戶農家是個力量勤快人。偶爾有個別孤寡老人或者光棍漢門前比較邋遢,兩邊的鄰居並沒有將就孤寡老人和光棍。

農村街道,靠環衛工打掃,各掃門前雪都做不到,是農民變懶了麼?

同一個村裡居住,誰願意落下個邋邋遢遢的名聲呢?這的確對家裡兒子找對象有點影響,比如來相莊子的“丈母孃”是個愛乾淨的利落人,一看閨女要嫁進來的這個農家門口這麼骯髒,這減分了。還有附近村裡經常來走街串戶的貨郎擔,對誰家也熟悉,貨郎擔會把哪個村裡誰家乾淨誰家骯髒,口口相傳,傳遍周圍的村莊。還有一點更重要,一個過道里居住,如果你門口永遠不打掃太骯髒,周邊鄰居也不能幹淨,因為颳風會把樹葉等雜物來回刮,骯髒的鄰居就讓愛乾淨的鄰居煩惱

一個村莊裡,如果這個過道乾淨,幾乎是家家戶戶乾淨。人心都向上,這是自然法則,四鄰都打掃街道愛乾淨,有一兩個邋遢的也就變得乾淨了;相反如果一個過道大多數邋遢,幾個愛乾淨的也乾淨不長久。這就是,一個村裡居住久了,鄰居也會互相感染。

農村街道,靠環衛工打掃,各掃門前雪都做不到,是農民變懶了麼?

每當看見環衛工人來村裡潦潦草草打掃衛生,俺就不由感慨:在生產隊時期,因為農家肥可換到工分,大多數農戶養豬。豬圈需要經常墊,經常墊圈,豬圈相對乾燥,不宜得病,更重要的可以積攢農家肥交給生產隊換工分。那個時候,我們村街道全部是土道,村裡有幾個勤快人,總是起五更,村民還沒起來,就把長長的街道打掃一遍,把揚塵草沫等垃圾,打掃得一堆一堆,然後用籮筐背到豬圈去。

生產責任制後,村民種地忙了,但各家各戶打掃自家門前衛生沒有間斷過。誰家門口的衛生狀況直接反映出女主人的“品位”。可自從美麗鄉村建設開始後,村裡忽然來了專職的環衛工人,也有了專門的垃圾運輸車。村裡小過道衛生環衛工人不管,村民仍是自家打掃。村裡沿大街居住的村民,很少有人再打掃了,比如那天環衛工人沒來打掃,村民會說:咋今天沒來呢?也不再自己動手打掃了,不養豬,不墊圈了。

農村街道,靠環衛工打掃,各掃門前雪都做不到,是農民變懶了麼?

打掃門前的衛生也得彎彎腰,也費力氣呀!才幾年的功夫,在村民的認識裡:這些打掃衛生的人每天掙著工資,就應該天天來打掃,咱又不掙工資,咱為啥要打掃?村民把村裡的街道當成了“公共”,好像與自己無關了。

其實,就街門外的衛生,打掃一下很難麼?沒有專職環衛工來打掃的時代,都還能自己打掃,可有了環衛工就有了依賴,村民不是變懶了。因此,俺認為:村莊裡是不是撤銷專職的環衛工人,讓村民自己每天打掃,村委監督,這樣不僅僅節省了國家的財政開支,還培養提高了村民的公共意識。您說是不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