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我们为信息所窒息,而渴求智慧。今后的世界,将属于能总览全局者,他们在恰当的时间运用恰当的信息,以独立思考来做出明智的选择。"

法里德·扎卡里亚在《为人文教育辩护》的开头引用了这么一段话。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为人文教育辩护》

我们现在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信息爆炸后的废土世界",这是人们用来对如今世界的比喻,我们在这个时代可以学到任何知识,不管是科学、政治、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寻找到。

生活似乎变得更加便捷了,一切都在说我们的日子变得越来越好了。

但"废土世界"显然不是一个褒义词,但又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们看到随着信息量的增加,最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就是知识反而成为了累赘,我们知道知识特别有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在社会长久的立足。但现在它变得越来越廉价,当比你厉害,比你强的人比比皆是,拥有知识又能怎么办呢呢?

我们越发恐惧这个世界,因为我们想要了解的别人已经把答案写在书中,放到网上,每天都有无数的文章伸长手扯着我们,让我们来看,似乎真的,我们对世界很是了解。

但随之而来的代价是,我们不能再向前人如哥伦布大航海朝向未知的领域,像拿破仑一样高喊着企图征服这个未知的世界——我们失去了探索世界的野心。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布莱克书店》

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

扎卡里亚告诉我们,只有恢复人文教育才能挽救一切,于是,他写下了这本书,目的也是如书名所说,为人文教育辩护

但人文教育又真的太廉价了,我们都知道它十分重要,但我们总得为就业考虑啊,大学在现在真的可以换一个称呼了——职业教育学校,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为就业所考量。

而政治家、商人、IT似乎才是这个世界的正途,就连那些公司企业也在鼓吹能直接带来商业利益的教育,人文教育在人们如每个人的父母眼中也与不务正业等词语挂起钩来。

那作者又出于什么原因写了这本书,这还得从他考入大学说起。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扎卡里亚

作为一个印度裔,扎卡里亚是在和中国高考一样的机械填鸭式教育中长大的,在印度,年轻人普遍的进入大学学科的想法是医学和工程,因为它们具备良好的就业前景,他也不例外。而因为出身在了一个好的家庭(父亲创业、母亲做新闻工作,而哥哥去了哈佛大学),当然也有着自身的努力,通过了SAT考试,他很幸运能有着前往耶鲁大学学习的机会。

我们在这里需要定义一下名校,才能开启后话,那什么才是名校呢?

梁文道在"八分"中说首先学校招收的学生都是精英,毕业之后,他们又能在社会上占据一个重要的社会地位,甚至可以说统治阶级的地位。我们一般认为这种学校可称之为名校,绝不只是成绩好那么简单。

通俗来讲,在这里所谓名校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精英和毕业后占据社会重要地位。

耶鲁大学毫无疑问是一所名校。

这所学校也改变了扎卡里亚的观点,我们都知道印度最出名的学校是印度理工学院(IITS),这个学校因为理工而出名,也牢牢占据着世界排名前列的地位。

但这恰好说明了印度的一种风气,重理工而轻人文,这不是学校使然,而是整个社会的观念如此,文化跟着权力走,所有的人都认为真正的出路在理工科。

扎卡里亚毫无疑问也受到这个观念的影响,他进入大学自然也对理工科课程情有独钟,但环境改变社会也足以改变一个人。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耶鲁大学自由开放的环境不仅在于对学术自由的重视,也在于其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学生有着自由选课的权利,可以选自己所喜欢的课程。

扎卡里亚也在这里自然由于传统观点无法抛弃具有实用价值的理工科,但他同时给了自己一个机会,选择了冷战历史课,因为这门课引发了他对国际经济与政治的兴趣,这也是他最后学习历史专业的关键一步,他也明白了,兴趣也可以成为专业。

作者扎卡里亚最后选择了人文教育,但对于我们来说,在全世界都在学习理工科的时候,我为什么要学习人文?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飞越疯人院》剧照

作者给出了三个原因。

人文教育第一点是将教会你如何思考。他认为人文教育的核心美德是教你写作,而写作让你思考。

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我们喜欢做题,而自我表达一直是痛点,因为没人教你怎么说话,没人和我们诉说要表达自己。而写作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如何写作、为什么写作自然成为了困扰我们的话题。

作为人文教育核心,写作常常不是来教你如何写出那篇十万+爆文来让你变得浮躁,也不是用三段论来简化你的思考,写作做的恰恰是让你在这个浮躁虚华的世界静下心来,迫使你在一次次不断的修改中来思考诸如道德、正义、善良等等的核心命题。

作者也这样提及"正是写作本身让这些概念获得秩序。写作一篇文章的初稿本身就是一种求知的过程:了解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发现我的想法之间的逻辑关系,看我的结论是否基于事实。"在写作中常常收集到的知识不及写作中实际应用的百分之三十,而这些知识成为的是你看待这个世界的态度。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一一》剧照

人文教育第二个作用是教会你如何说话。作者曾提及一个大学,就是耶鲁——NUS大学,它作为耶鲁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合作品,同时也是一个探索人文教育实践中的产物,而他们也把"清晰表达"作为其认知体验的核心部分。

与清晰表达最直接相关的就是我们的演讲辩论能力了,所幸这一点在国内大学实践也特别多,因为在大学生活面试环节中最主要的就是这一点。如果你不能清晰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不能把自己的思考用一条逻辑线串起来,如何才能使人信服,且让他们愿意与你合作?

再看历史之中,在《娱乐至死》中层说道这么一件事,美国总统林肯的事迹中不鲜为人知的一点就是他曾经和他的竞争者进行了长达数十个小时的演讲辩论,双方根据自己的论题提出相应的论据,他们的争论甚至成为了当时这个城镇盛大的一场宴会,人们根据他们的辩论来投选票同时召开集会,这足以说明语言表达对于人的重要性了。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的第三个作用是它能教会你如何学习。

在如今的世界,恐怕急速发展的科技与普及的教育无一不告诉了我们一件事,就是我们都处在一场马拉松比赛,但因为家庭出身而处在不同的起点处,但因为教育和机遇后面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当然,现在的知识付费的浪潮也告诉我们终身学习的必要性,教育不再是上完大学就完事,如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而是成为了一个我们毕生都要奋斗的事业。

于是如何学习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其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事物进行批判、怎样快速浏览阅读、如何在纷纭复杂的信息中察觉到真相这些都是人文教育能带给你的,这些能力也将是走上社会的最重要的武器。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不也指出,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大家提供"第六份工作,而不是第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美丽心灵》剧照

很多人都会问人文教育除了这三点还能干什么,但我不想用一些计算来讨论教育的好处,陷入功利主义之中,就像民国为了劝人读报而鼓吹所谓的"读报能治病"而陷入那个怪圈。

我想说的是人文教育恢复的是每个人的求知欲望,西塞罗认为"为知识所吸引"乃是人的天性,我们天生喜欢知识,正如哲学的英文一样"爱知识的人",知识于我们,就像水之于鱼

但有时候知识反而成为了束缚,因为它成为了福柯在《惩罚与规训》中所说的知识即权力,很多经历了应试教育的人,知道其弊端,在他们成长之后,反而会更加鼓吹应试教育,这种现象又是怎么回事?

因为他们想维护的,也是自己这一份权威、这一个地位,而一旦依赖于我们本身所获得的知识,就不可避免沦落到了这种困境。

当然,正如我不认为有绝对正确的思想,我害怕单一思想带来对于文化的破坏,我不否认理工科以及商科等之于人的作用,但它们基于实用性的教育与人文教育正如马克思·韦伯所说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一样,都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两者不可或缺。

也如作者诉说,技术本身是人类聪明才智的极好体现,但没有必要为了颂扬技术而贬低人文。我所做的,也只是在人文教育式微的当下,为人文教育辩护而已。

《为人文教育辩护》—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凭什么要重视人文教育?

但是在社会上,利用自己的特权来谋取教育福利的事情越来越多,不管是之前的美国名校招生舞弊案还是东京大学上野千鹤子的开学演讲,越来越说明这一点,而能够得以改变的,正是恢复人文教育。

我们接受教育,正是想要成为那种"自然贵族",他们能够感受到知识的轮廓,承认"真正的品德",也愿意为社会的道德、正义等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这也是人文教育所能带来的最终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