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的勵志人生:大半生渾渾噩噩,50歲幡然醒悟,終留傳世神品

黃公望的勵志人生:大半生渾渾噩噩,50歲幡然醒悟,終留傳世神品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中,有一幅畫是《富春山居圖》。

它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在中國傳統山水畫中所取得的藝術成就,可謂空前絕後,歷代莫及。

它的作者是元代畫壇宗師、“元四家”之首的黃公望。

誰能想到,一個成就如此之高的畫家,竟然從五十歲才開始正式拜師學畫,六七十歲才比較有名氣,八十四歲居然畫出了傳世名作、現為浙江博物館鎮館之寶的——《富春山居圖》?

如果今天有一個人,五十歲了還一事無成,他身邊的人基本都會斷定:這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怎麼可能還有什麼作為呢?

我們為什麼總是要草率地為他人或自己的人生設限呢?不如來看看黃公望的故事。

黃公望的勵志人生:大半生渾渾噩噩,50歲幡然醒悟,終留傳世神品

一、碌碌無為的人生前50年

黃公望,原名陸堅,祖籍江浙行省松江府(元代)。他的父親在南宋末年時為躲避戰亂,帶著全家移居到了常熟。

可是,在他不到十歲時,父親便病故了,母親帶著他們兄弟三人,生活異常艱辛。

然後,黃公望便去給人當養子。養父黃樂晚年得子,非常開心,逢人就說:“黃公,望子久矣。”

從此,那個原本叫陸堅的小男孩便改姓黃,取名公望,字子久。

元代至元十七年(1280年),12歲的黃公望參加常熟本縣的神童考試,一舉入榜。從小博覽群書、勤奮好學的黃公望,前途似乎一片大好。

到了婚齡,黃公望便娶了鄰村的女子葉氏為妻。婚後有了兩個兒子,一家人安靜地生活在小山腳下。

黃公望的勵志人生:大半生渾渾噩噩,50歲幡然醒悟,終留傳世神品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23歲的黃公望經人推薦,成為了杭州府的一名書吏,開始了他的仕途。

可是,工作8年後,年輕氣盛的他卻因為有一次被上司當眾痛罵,一怒之下,辭職不幹了。

這一閒下來,就是12年,好不容易在43歲時再次得到機會,重新回到杭州府當書吏,誰料到4年之後,又遭受無妄之災——47歲的黃公望因為受到上司張閭賑災貪贓枉法案的牽連,被捕入獄。

儘管後來因為朋友們積極奔走,朝廷也弄清了案子與黃公望關係不大,最後把他釋放了。但這時,黃公望已經48歲,已有被官府關押過的記錄,即便他託官場上的朋友介紹,幾經奔走,卻難再入仕途。

他自覺無顏見家人,無奈之下,便在他鄉以算卦、占卜為生,過著渾渾噩噩的日子。

轉眼之間,黃公望便50歲了,不知不覺,人生已至暮年,這輩子,似乎就這樣了。

黃公望的勵志人生:大半生渾渾噩噩,50歲幡然醒悟,終留傳世神品

二、50歲後:終成一代宗師

50歲的黃公望,開始靜下心來面對自己,思考人生。難道這輩子真的就這樣了嗎?

他不甘心,他開始琢磨自己的出路。最後,他想到自己有繪畫方面的特長,不如去正式拜個師,或許能成就一番事業。

他便跋山涉水,遠赴數百里,來到吳興,拜剛退養在家的趙孟頫為師,成為其入室弟子。

在那裡,黃公望還有一個11歲的師兄,他是趙孟頫的外甥——後來和黃公望一起位列“元四家”的王蒙。

在趙孟頫的“松雪齋”中,黃公望把自己當作和王蒙一樣的小學生,虛心求學,孜孜不倦。

一個人一旦真正知道了自己要去往哪裡,他便再無所懼,全世界都將為他開路。

4年學成回家之後,經過不斷的刻苦練習,黃公望所作的山水畫開始有出神入化的跡象,從此開始聲名大噪。

就算因為多年無業,生活清貧,他仍然全身心投入在作畫上。

60多歲開始畫《江山勝覽圖卷》,歷時十多年才完成,被他譽為平生得意之作。71歲開始畫《仿古二十幅》,歷時5年才相繼完成。73歲作《山水圖》,歷時一年零七個月才完成。80歲高齡,仍然遊歷於江南的山水之間。這一年,他和師弟兼好友無用師一起到杭州西湖雲遊,一起入富春山。黃公望開始作《富春山居圖》,歷時三四年,終於完成。

八十多歲的老人,經歷了生命的浮沉起落,閱盡人世滄桑,愛恨恩怨都如船過水無痕......竭一生之力,將神乎其神的筆法與秀美壯麗的山川融為一體,在另一個人生領域突破成規,終成一代宗師。

黃公望的勵志人生:大半生渾渾噩噩,50歲幡然醒悟,終留傳世神品

所以,永遠不要給自己設限。

不要對自己說:我已經三十多了,或者四十多了,五十多了,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只要你還有不甘,只要你的胸中還有一團火,你就還有無盡的可能。

我們這個社會,慣會給人設限,似乎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必須幹同樣的事:二十多歲時,就開始被催著相親、結婚、生子;三十多歲時,就得安安穩穩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待著;四十歲後,人生更是已被定型。

雖然我們對家庭負有責任,但是家庭也如同枷鎖,將我們牢牢鎖在原地。在履行家庭職責的同時,我們可不可以永遠不要忘記追尋自我?

無論你的生理年齡是多少歲,心理上,我們可以永遠年青、永遠熱忱、永遠熱淚盈眶

黃公望的勵志人生:大半生渾渾噩噩,50歲幡然醒悟,終留傳世神品

我是喜歡歷史、喜愛中國傳統文化的竹小禾,歡迎關注我,經常來小齋坐坐,閒談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