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魚變護漁 日子更紅火--江西要聞--江西--地方--首頁

4月17日一大早,湖口縣城山鎮南湖村漁民雷小金照例前往湖區,開始一天的生態巡護工作。幾個月前,他還是鄱陽湖區一名從事漁業捕撈的專業漁民。從捕魚到保護生態,湖口縣已有66名漁民變身生態巡護員,每天負責責任區內的水域及周邊山林巡護。

從2020年1月1日起,江西省水生生物保護區和長江干流江西段全面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生產性捕撈;鄱陽湖區域也同步實行全面禁捕,比國家規定時間提前1年,禁捕期暫定為10年。作為同時擁有長江和鄱陽湖廣闊水域、有著880名漁民的漁業大縣湖口縣,漁民上岸轉產的壓力很大。

“現在,鄱陽湖的冬候鳥大部分飛走了,又迎來了大批夏候鳥,咱拿了這份工資就得上心,保護好長江鄱陽湖的漁業資源和山林裡的各種鳥兒。”郭兵原是湖口縣南北港水產場的溼地漁民,今年他“洗腳上岸”成了一名生態巡護員。像郭兵一樣被聘為生態巡護員的漁民,每年可領取2萬元左右的工資,加上低保金、溼地生態補償等各類政策性補貼,人均收入突破3萬元。

湖口縣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以來,為加強溼地生態建設,進一步打造長江“最美岸線”和改善鄱陽湖區域生態環境,該縣整合各項自然資源管護資金,開發利用公益性崗位吸納轉崗溼地漁民就業,優先選聘沿江沿湖10個鄉(鎮、場)的溼地漁民為生態巡護員,守護總長54公里(長江岸線24公里、鄱陽湖30公里)江湖岸線溼地安全。

湖口縣城山鎮南湖村環擁5公里鄱陽湖岸線,有222名溼地漁民。南湖村黨支部書記江平介紹,為助力漁民退捕轉產轉業,該村成立了益豐農業專業合作社,集體流轉500畝土地,發展綠化苗木、林果及油茶產業,優先安排退捕漁民入股或在基地務工。

“我從捕魚人變成生態巡護員,不僅能拿一份工資,還享受轉產過渡期生活補助和養老保險補償,加入合作社還能分紅,生活有保障,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啦。”說起現在的生活,雷小金滿臉微笑。(記者徐黎明 通訊員餘祖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