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一反常態播放:這場中美軍隊的較量,打得美軍跪地投降

5月中旬,CCTV6電影頻道在臨時改播《英雄兒女》《上甘嶺》《奇襲》後,推出了記錄片《冰血長津湖》。在中國面臨美國霸權制裁施壓的當下,通過播放紅色經典影片,給中國人民提供了源源不斷精神力量的源泉。

該片根據史料以及眾多參加過長津湖戰役的志願軍老兵的回憶,詳盡地描述了該戰役的戰略部署、戰術運用,真實展現了整個戰役過程。

央視一反常態播放:這場中美軍隊的較量,打得美軍跪地投降

一反常態的天氣:零下50度

長津湖,那是東部高海拔的一個山區,實際有1000-2000的海拔。一般的冬天就是零下13度左右,而在1950年11月27,長津湖遇上了50年一遇的極端寒冷天氣,氣溫達到了零下50度。

但由於局勢嚴重、戰況緊急,中國軍隊來不及休整和換上禦寒棉衣,在藥品、糧食等物資十分短缺的情況下,志願軍第9兵團的戰士們義無反顧地投身到天寒地凍的戰場上。

央視一反常態播放:這場中美軍隊的較量,打得美軍跪地投降

一場中美軍隊的慘烈較量

抗美援朝期間著名的“長津湖戰役”,美國戰史稱其為“最艱苦的戰役”,也被稱為“被遺忘的戰爭”。

抗美援朝開始後不久,宋時輪指揮志願軍第9 兵團大約10萬中國人民志願軍將美國愛德華·阿爾蒙德少將指揮的6.5萬多國部隊包圍,長津湖戰役就此打響。

美國第10軍被分散在朝鮮東北部地區,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猛烈進攻破壞了聯合國軍的攻勢,麥克阿瑟命令部隊迅速突圍,可是被志願軍死死咬住不得脫。同樣在長津湖以東地區,美軍第7步兵師被志願軍第80師及81師重重圍困,遭到志願軍狠狠地打擊,美軍指揮官中彈而亡,由於美軍的突圍攻勢比較猛,志願軍不得不分割包圍。

央視一反常態播放:這場中美軍隊的較量,打得美軍跪地投降

1950年11月27日,在冰天雪地裡已經隱蔽守候了6天,又凍又餓的志願軍九兵團向強大的“聯合國軍”起了猛烈突襲。兩支王牌軍在冰天雪地中,展開了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慘烈交鋒。至12月1日,美軍步兵第七師3000多人的特遣隊被志願軍全部消滅,第31團團旗被繳獲。這是在朝志願軍第27軍創造的一次殲滅美軍一個建制團的範例。

由於嚴寒、補給不足、火力差距和美軍空中優勢等原因,長津湖之戰志願軍未能達成全殲陸戰1師戰役目的,並付出了傷亡6萬餘人的慘重代價。

真的出現了“跪地投降”

央視一反常態播放:這場中美軍隊的較量,打得美軍跪地投降

與中國軍隊在戰爭中表現出的大無畏犧牲精神相比,美國軍人在戰爭中經歷了驕傲的進攻,到艱難防守,最後再後狼狽撤退。

根據紀錄片一個老兵回憶,中國志願軍軍人很多人和國民黨軍,日軍,偽軍,都交過手,但是隻有美軍是跪著繳槍投降的,也算是大開眼見。

戰役影響 美國人稱是珍珠港事件以下軍事史上最慘痛的失敗

央視一反常態播放:這場中美軍隊的較量,打得美軍跪地投降

戰役結束後,志願軍九兵團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將美國人徹底轟出了朝鮮東部元山平原地區,在戰略態勢上得了分。志願軍成功地將聯合國軍驅逐出北朝鮮的東北地區,所以此戰役以及在西線的勝利,是中國軍隊對西方國家軍隊在主要戰役的1次勝利,一舉扭轉了朝鮮戰爭的大局。

1950年12月11日,美國《時代週刊》評價這次戰役為“敗北——對美國來說從未有過的最大的敗北”,《新聞週刊》則拿此戰與同樣12月份發生的珍珠港事件做了對比,並發表了以下評論:“也許這是美國曆史上自珍珠港事件以來在軍事上遭受的最慘痛的失敗。

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驚人意志力

志願軍官兵們在冰天雪地的數九嚴冬裡,穿著春季的單衣單褲,吃著乾硬的炒麵,抓一團雪塞在嘴裡,手裡拿的是極其簡陋的武器裝備,在連生存都難以保證的情況下,連續激戰五天五夜,打破了美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央視一反常態播放:這場中美軍隊的較量,打得美軍跪地投降

1081高地上的志願軍官兵們,冒著零下40度的極寒溫度,沒有一個人逃脫或退縮,最後全連以俯臥戰壕的戰鬥姿勢全部壯烈犧牲,成為一個個永不傾倒、巍然屹立的冰雕。此情此景,讓趕到志願軍陣地的美軍團長不由地肅然起敬,對著靜靜趴臥在陣地上的中國軍人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認為他們是“值得尊敬的對手!”

央視一反常態播放:這場中美軍隊的較量,打得美軍跪地投降

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在戰鬥的最後關頭引燃了手中的炸藥包,如巨人般用鮮血和生命兌現了自己的承諾;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回國前面向長津湖方向脫帽鞠躬,淚流滿面、不能自持……這些震撼感人的場景,無疑是對這場戰爭最好的註解。

這樣的戰士、這樣的軍隊,所擁有的壓倒一切敵人的英雄氣概,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是所有軍人的榮耀,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傳奇。這種不朽的民族精神應當大書特書,讓先輩們的這種精神,去感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樹起我們民族的精神豐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