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人在拉薩,哲蚌寺是一定要去看看的。25路公交車就是到哲蚌寺的,於是,和女兒小雨三人便乘上25路公交車,直奔哲蚌寺而去。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公交車並不直達哲蚌寺大門,而是停在了一個路口,路口往上走一段路才是哲蚌寺,車上有個藏族婦女下車後直接把我們帶到了路口,幫我們找了輛上山的麵包車,一人兩元將我們帶上了山。但每人50元門票沒能 “倖免”,而同車的兩位藏族同胞就沒買門票,我真希望我這個有著拉姆央措藏名的“藏民”能有個真正的藏族身份啊。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車子直接開到寺廟跟前,剛走到寺廟門口,就見一挖土機在那轟隆隆的作業,不知在搞什麼“建設”,連進廟的路都給堵住了。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即使如此,廟門口的香爐裡仍然煙氣沖天,這裡的香火之旺可見一斑。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我也不知這個喇嘛坐在這裡是幹啥的,好像也不是收門票的。他是我進哲蚌寺見到的第一個喇嘛,我要好好拍一下。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我說給他拍照,讓他轉過身來,他笑眯眯的轉過了身,原來真是個帥哥哦。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回放了給他看,他點點頭,很滿意。我說再來一張,拍前一張時他無準備,這張是有準備了,顯然這張拘謹了些,但做標準照還是不錯的。只是當時忘記了記他的名字,改天直接寄到哲蚌寺裡,總有人認識他的。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2007年第一次來拉薩時因為時間緊張沒能來哲蚌寺,這次時間安排的充足,來哲蚌寺是我這次來拉薩必到的地方之一,今天,我來了。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哲蚌寺是黃教六大寺廟之一,原名是吉祥永恆十方尊勝州。坐落在拉薩市西郊約十公里的根培烏孜山南坡的坳裡,系黃教創始人宗喀巴之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於公元1416年創建。解放前該寺僧眾超過一萬人,曾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之一,與甘丹寺、色拉寺 合稱拉薩三大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公元1464年, 哲蚌寺建立僧院,傳授佛教經典。哲蚌寺建成後,很快發展為格魯派寺院中實力最雄厚的寺院。寺內有七個扎倉(又叫僧院),哲蚌寺僧人最多的時候竟達7000多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寺院內部組織制度嚴密。錯欽、札倉、康村和米村為主要的組織。錯欽是全寺最高組織;札倉隸屬於錯欽,相當於分院;康村是札倉的基層組織;米村又是康村的下一級組織。四個札倉分別名為羅色林、果芒、德陽、阿巴。每個札倉各有供茶集會的大殿和經堂。札倉各有自己所屬的僧眾,不同札倉僧眾不能相混。札倉的學習制度,每年集體學習共有8次,每次學習時間15天至1個月不等。學習方法是背誦經文和以因明方式辯論;在堪布前受試及格,由堪布按成績優劣分別登記,授予不同等級的“格西”學位,直到參加大祈願法會,授予最高的“拉然巴”格西學位。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正是因為哲蚌寺在藏地有如此高的地位,上次來拉薩沒來哲蚌寺是個很大的遺憾,這次算是彌補上了這個遺憾。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寺院依山而建,參觀這個寺廟基本都是在爬山。整個寺院規模宏大,鱗次櫛比的白色建築群依山鋪滿山坡,遠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哲蚌,藏語意為"米聚",象徵繁榮。哲蚌寺,藏語意為“堆米寺”或“積米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站在寺後的山坡上可以遠眺拉薩城和拉薩河,可見寺廟的選址還是非常有講究的。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雖然哲蚌寺這三個字早已在我腦子裡“刻”了很久,但它的“模樣”我還真沒在網上看到過。沒想到它是這樣一座寺廟,群樓雲疊、鱗次櫛比,與拉薩城交相輝映,雄奇壯觀。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昨天下午才下飛機,我本想著今天就在暮野旅舍附近走走,看看大昭寺就行了,沒想到竟然一下就來到了哲蚌寺。我有點擔心女兒和小雨的身體狀況,畢竟這是在高原爬山啊,所幸的是還好,她們倆和我都沒什麼特別的不適,不怎麼願意進寺廟的女兒這次也非常有興致的與我一起爬山觀廟。小雨的興致也不錯,還對哲蚌寺的轉經筒產生了興趣。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藏傳寺廟都有轉經筒,哲蚌寺不僅有手轉經筒,還有水轉經筒。轉經筒又稱“嘛呢”經筒,與六字真言(六字大明咒)有關,藏傳佛教認為,持誦六字真言越多,越表對佛的虔誠,可得脫輪迴之苦。因此人們除口誦外,還製作“嘛呢”經筒,把“六字大明咒”經卷裝於經筒內,用手搖轉,把經文放在轉經筒裡,每轉動一次就相當於念頌經文一次,有的還用水力、燈火熱能以及風力,製作了水轉嘛呢筒、燈轉嘛呢筒,風轉嘛呢筒等,代人唸誦“六字大明咒”。由此可見,藏族人民是非常有智慧的民族,動力學的利用還是很棒的。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這種是手轉經筒,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這是利用山上下來的溪水動力做成的水經筒。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看來這裡風力不夠,要不還可以看到立在山上的風車經筒。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這就是刻在岩石上的六字真言。六字真言漢語音譯為唵、嘛、呢、叭、哞、吽。讀音為唵en嘛ma呢ni叭bei咪mi吽hong。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這個放在小玻璃窗裡的就是燈嘛尼。也就是我們漢地走馬燈的翻版。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供奉的小佛像恐怕被毀壞,整了個小窗遮擋了起來。藏地的人是沒人會故意觸碰佛像的,但哲蚌寺會有遊客來,對於內地的遊客就很難說了,或許是出於好奇或其他心理,摸摸碰碰是有可能的。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有時人的素養並不一定和錢有直接關聯。這些小佛像也用鐵絲網給攔起來了。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這些刻著小佛像的小小雕塑叫擦擦,也是一種祭祀用品,有些做的還十分精美。在藏地遊覽切記一條,不要隨便亂拿供奉的物品,看著這些好玩的東東千萬不要覺得沒人看管就“順手牽羊”,這樣做了,指不定哪會兒你就會得到其他“收穫”。
擦擦周圍是藏民們撒的青稞,算是一種供品。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我們沿著山坡從寺廟下面的僧舍一直往上走。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途中看到半山坡上有好多小小的蝸居,不知這是僧舍還是居士之家。因為寺廟裡也會有居士來此住廟修行。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蝸居邊上就是刻著六字真言的大岩石,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棚子邊上仍然種著鮮花。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山上的岩石上面刻著巨大的佛像並掛著長長的經幡。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後山的高處有一個巨大的曬佛臺,這就是藏曆六月三十日“雪頓節”當天在哲蚌寺曬大佛的地方。雪頓節是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傳統的節日。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因此又叫“酸奶節”。因為雪頓節期間有隆重熱烈的藏戲演出和規模盛大的曬佛儀式,所以有人也稱之為“藏戲節”、“曬佛節”。
2011年的雪頓節是8月29日,我們是趕不上了,這樣的節日能趕上真是一種幸運。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周圍的山巒雄渾壯麗,風光無限。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從曬佛臺下來要跨過一條小溪才能到達寺廟,這條山澗裡到處掛滿了經幡,可見當地藏民對這條山澗的尊崇。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在藏區,在山河路口寺廟民舍等處都能見到印有經文圖案成串繫於繩索之上的小旗,這一面面小旗在藏語中被稱為“隆達”,也有人稱之為“祭馬”、“祿馬”、“經幡”、“祈願幡”。不過,人們更習慣稱它為“風馬旗”,因為“隆”在藏語中是風的意思,“達”是馬的意思。藏族原始宗教認為,山神是地方保護神,它無時無刻不在注視著本地區眾生的安全,常騎馬巡視轄區,保護一方水土和人畜平安。藏族認為,“風馬”在深層意義上指人的氣數和運道,或者特指五行;在靈氣聚集之處(神山聖湖等),掛置印有敬畏神靈和祈求護佑等願望的風馬,讓風吹送,有利於願望向上蒼神靈的傳達和實現。為報答山神和上蒼神靈,每到祭日,人們便虔誠地舉行煨桑儀式,獻上“隆達”。所以製作插掛“隆達”成為不可或缺的儀式。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和西藏一切有形與無形的藝術一樣,風馬旗的創作與傳播,首先也是受宗教意念驅使併為之服務的,它是僧俗信眾精神世界與神靈相通的一種媒介物。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藏區人民無論喜慶生辰、逢年過節,都要插掛五彩風馬旗,象徵著天、地、人、畜的和諧吉祥。逐水草而居的牧人,每遷徙一次,搭完帳篷後的第一件事就是系掛風馬旗,以祈得周圍神靈的許可和福佑;朝聖者結伴跋涉荒漠野嶺,也一定扛一面醒目的風馬旗,祈求免入迷途遇災難;江畔湖邊人們遍插風馬旗,以示對樹靈水神的敬畏與供奉;生活於莽林峻嶺間的人們高懸風馬旗,以示對山神巖神的虔誠與供奉;在聖蹟古剎張掛五彩風幡,表示對神佛祖魂和先哲賢聖的崇拜與禮讚;陽春三月開犁播種,耕牛的頭角上一定插掛風馬旗,那是向土主地母致敬和祈禱,祈望五穀豐登;山河路口張掛風馬是希望舟車無礙;天葬臺附近張掛風馬則是超渡亡靈寄託哀思……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在這裡,風馬旗下就是潺潺的溪水。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曬佛臺後面的山頂上也掛滿了風馬旗。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山下的樹上也掛有風馬旗。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從曬佛臺下去,越過這條山澗,就到了哲蚌寺主寺區。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哲蚌寺寺院佔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規模宏大。寺內原有七大札倉(經學院),後合併為洛色林、果莽、德揚、阿巴四大札倉,西藏眾多的名僧大都曾在此學經,最盛時有僧眾近萬人,是黃教最大的寺院之一。現在寺內的主要建築有措欽大殿、洛色林札倉、葛丹頗章、甲央拉康等,大都是明清兩代陸續修建的。
寺院的主要建築大經堂雄偉壯觀,有183根立柱,柱上的雕刻十分精美,還有精美的織繡經幢、掛幢、唐卡(卷軸畫)以及佛像、壁畫等加以修飾,同時可以容納八千人誦經。寺內還保存有大量藏族的古代文獻和經籍 。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哲蚌寺建築結構嚴密,殿宇相接、群樓層疊,每個建築單位基本上分為三個地平層次,即落院、經堂和佛殿,形成由大門到佛殿逐層升高的格局,強調和突出了佛殿的尊貴地位。其中規模宏大、雄奇莊嚴的措欽大殿,錯落有致;不拘一格的德陽扎倉,粗厚古樸;佈局嚴密的阿馬巴扎倉,高聳森嚴;富麗常皇的甘丹頗章等都是西藏大型建築的代表。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在建築外部又採用金頂、寶幢、八寶等佛教題材加以裝飾,增強了佛教的莊嚴氣氛,使建築整體上顯得更加宏偉壯觀。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寺內共有4個僧院(扎倉)、29個康村。哲蚌寺主要由措欽大殿、四大扎倉(即羅賽林扎倉、德陽扎倉、阿巴扎倉、郭芒扎倉)和甘丹頗章幾部分組成。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措欽大殿(“措欽”意為大法堂)是哲蚌寺的主要建築,措欽大殿位於哲蚌寺中心,佔地面積將近4500平 方米,殿前有一石鋪廣場,有個17級廣而寬的石階。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站在哲蚌寺上看風景。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扎倉是格魯派寺院的學經單位,也是措欽以下的管理機構。哲蚌寺建成初期有七個扎倉,分別由絳央曲結的七大弟子主持,後來各地來寺的僧人不斷增多,根據他們的學經內容和籍貫合併成現在的羅賽林、郭芒、德陽和阿巴四大扎倉,阿巴扎倉是一個為密宗扎倉。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寺廟不僅是個學習的地方,還是一個僧人的生活之地。這組劈柴與金筒“疊加”的畫面是我刻意拍攝的。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這是寺廟的僧舍。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在我們內地的常人眼裡,寺廟的僧人應該是靜心修行沒什麼情趣的,但藏區的僧人並非如此,從這僧舍的窗臺上的鮮花就可以看得出,他們雖身處西部高原,可他們是非常熱愛自然和熱愛生活的。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藏區的人是幸福的,因為他們生活在如此壯美的一個環境之中,我真的好生羨慕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的人們,心胸一定會開闊的。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正是因為這樣,藏民們才會那麼的敬畏神靈,敬畏自然,尊崇神靈為了一心向善,尊崇自然為了保護環境。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這次在哲蚌寺遊覽,最打動我的是藏民們的勞動歌聲。就在我們走進山坡時,我就聽到了他們勞動時的歌聲,等我們轉到最後才看清楚了他們勞動的真實場景。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樓頂上一大群腰圍圍裙的男女藏民,分成幾組,手執木夯,在勞動時此起彼伏的邊唱邊夯屋頂。歌聲統一著步調,夯土的聲音是節奏,合唱著一輪又一輪的歌聲,這就是“打阿嘎”。之前只是聽說過打阿嘎的事情,親眼所見還是第一次。她的魅力有多大,在我的字典裡沒有找到形容她的合適詞彙。總的感覺是,離得很遠是一種空靈,走近了是一種無法形容的感動。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藏族真是一個熱愛生活、懂得生活的民族,勞動中都在唱歌舞蹈。場景歌聲確實非常動人,我沉浸在其中,站在樓下邊欣賞邊用卡片機錄製他們的歌聲。也是這時我下了決心,下次再出遊遠行,我一定帶個小的DV。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哲蚌寺現在正在整修,好幾座房子都在修建中,道路也封堵了一些,有些地方無法走近,3個多小時的遊覽讓我們又渴又餓,看完“打阿嘎”我們就下山了。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上山我們是每人2元坐車上來的,下山時司機看只有我們三人了,開口就要50元包車費,這個價格有點接受不了,乾脆不坐了,徒步下山。下山途中看到了乃瓊寺,因不知道乃瓊寺的來歷,加上走了一下午感覺很累了,沒走進乃瓊寺,只在遠處拍了兩張遠景。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回到驢舍上網翻查資料才得知:這乃瓊寺,雖然看上去很小,但它是歷史上西藏著名的佛教高等學府,每年考中格西學位的喇嘛多出於此,現在仍是西藏的佛學院。另外,乃瓊寺的院落裡的長廊上還有眾多的壁畫內容。
知道乃瓊寺的這個背景之後,非常後悔當時沒能順路進去一遊,但回頭路是無法再走了,只能留待下次去拉薩時再彌補了。

心中的聖地(72)——拉薩哲蚌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