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戰場 盡本色 葆風采——記路井鎮人民政府退伍戰士王尉昭的軍人本色

“只要在‘戰場’上不倒下,那就爬起來繼續幹,不能辜負上級交給自己的任務,不能當‘逃兵’”,這是王尉昭經常說的一句話。2020年1月,復原後,他將自己的“戰場”轉至自己的家鄉路井鎮,成為路井鎮人民政府一名普通的職工。

疫情防控勇擔當

新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全國,王尉昭便這樣經歷了自己在新單位的第一個春節假期。大年初二,單位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組,他成為其中的一員,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負責返鄉人員信息的收集,原本安排幾人輪班收集彙總上報返鄉人員信息,他說自己家就在這裡,來回方便,就一人主動承擔了這項任務。白天上班時間,他收集基礎信息,保證不漏一人;晚上,他利用下班期間,彙總核對返鄉人員信息,保證不錯一人,並蒐集整理疫情防控注意事項,向返鄉人員及時傳達,第一時間預防疫情的發生,為路井鎮疫情防控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農業生產顯本色

疫情好轉,開展復工復產工作便迫在眉睫,路井鎮作為農業大鎮,王尉昭作為經濟發展辦辦公室的一員,他走向田間地頭、走進園區查看疫情防控及復工復產情況。剛開春4月,一場霜凍突然襲來,路井農作物受災嚴重,王尉昭及時向各村瞭解受災情況,彙總上報,並積極聯繫專家,請教彌補辦法,第一時間向群眾宣傳災後生產自救措施,動員群眾開展農作物自救,盡最大可能減少農民朋友的損失,並號召大家種植玉米,彌補災害帶來的農業損失。後來,在小麥條鏽病防控期間,王尉昭一邊積極學習,一邊在麥田排查,對不確定的病田,通過微信照片向專家諮詢,並給群眾提出生產建議,他犧牲節假日和休息日將藥品送到田間地頭進行群防群控,有效控制了小麥條鏽病對糧食生產的危害,確保了小麥豐產豐收。

普查工作亮風采

出於對工作的認真、負責,在脫貧攻堅工作普查期間,被單位派出,王尉昭成為一名國家脫貧攻堅普查員。2020年7月26日中午,正在參加全國脫貧攻堅入戶普查時,突然感覺說話吃力,咬字不清,嘴角抽搐,但是他還是堅持到工作結束後才給領導彙報身體情況,到當地醫院檢查後確診為勞累過度,抵抗力下降引起的腦部神經炎,導致左邊臉部面癱,醫生要求住院觀察,不然會留下後遺症,導致永久性面癱。但是,他那句口頭禪再一次迴盪在自己的耳邊,不能做逃兵,爬起來,繼續幹。於是,王尉昭強烈要求不住院,繼續參與普查工作,把一天三次的點滴壓縮成一天兩次,凌晨4點開始掛點滴,8點正常參加工作,晚上9點鐘工作完了又回到醫院打點滴,就這樣一邊按照醫囑治療,一邊工作,帶病工作十幾天,順利完成了脫貧攻堅普查任務。

如今,王尉昭來到單位快一年了,他表示,將努力工作,盡職盡責,不退縮,不放棄,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揚一名軍人在戰場上的本色和風采。(通訊員:安婷婷)

新戰場 盡本色 葆風采——記路井鎮人民政府退伍戰士王尉昭的軍人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