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就地就業|村裡流轉土地種黑核桃,村民一手收租金一手拿薪金

就近就地就業|村裡流轉土地種黑核桃,村民一手收租金一手拿薪金

盤旋拉昇、空中懸停、勻速噴施……4月10日,在菏澤市定陶區半堤鎮劉平坊村6400畝黑核桃林上空,無人機正在噴施農藥,黑核桃樹一排排列隊,一直延伸到視線的盡頭。林下按板塊間作種植的經濟作物,洋蔥、西蘭花、中藥等長勢喜人。

“疫情穩住啦,我們也復工啦!去年,我家的耕地都流轉給了菏澤愛華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聘用我當工人,不算地租,幹零活一天能收入80到100元,比自己種地時收入高了不少。”正在中藥地裡幹活的村民劉其松高興地說。

“起初,我對土地流轉存在很大的顧慮,但是經過鎮村兩級幹部的政策引導,自己又算了算收入支出的經濟賬,覺得還是流轉合適。”劉其松介紹,為了解決群眾的後顧之憂,承包商提前發放了流轉金,並簽訂了流轉協議,讓農戶吃了顆定心丸。他也放心地把自家7畝耕地全部流轉了出去。

劉平坊村共有耕3200畝。土地流轉前,村裡大多數村民只種植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很少,種植結構單一,加上這兩年糧食行情不穩,大夥收入很有限。村黨支部書記劉軍營介紹,看到村民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累死累活賺不了幾個錢,他和鎮村兩級幹部心裡特別著急。但是怎樣才能幫助大夥擺脫這種現狀呢?

“我們村地處牡丹機場附近,又臨近菏澤市的要道長江路,交通便捷,區位優勢十分明顯,把土地集中起來發展集約農業是條好路子。”劉軍營說,經過一番考察,去年6月,他們決定發揮區位優勢,引進外來資本,發展觀光農業。

“起初,部分村民對土地流轉持有一些看法,不同意流轉土地。”劉軍營說,為打消村民們的顧慮,他帶領村“兩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開好支委會、黨員大會、群眾代表會,同時會同鎮農委和管區幹部入戶宣傳政策,統一思想。去年年底,劉平坊村村民終於達成統一意向,全村3200畝耕地,以及相鄰兩個村莊部分土地,共計6400畝耕地順利流轉給了菏澤愛華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由該公司統一發展觀光農業。

劉軍營介紹,目前,這片流轉耕地共栽種了林果兼用的黑核桃樹12萬棵,而且已被列為國家戰略儲備林項目,有望打造成全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黑核桃生產基地。林下則打造板塊經濟,以每畝200元的價格返租給村民種植矮稈經濟作物。天氣轉暖後,村民已種下洋蔥、西蘭花、秋葵等多種作物,實現了流轉土地最大化利用。

“現在,村民們每畝地可拿1200元的土地流轉金,並且隨著小麥價格的上漲還會增加。最主要的是,公司還將2000多名村民吸納為公司員工,讓他們不出遠門就有活幹,實現了家門口務工。”說起土地流轉帶給村民們的好處,劉軍營打心眼裡替大夥高興。

農村大眾報記者 姬飛燕 通訊員 梁紹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