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祕的角落》:作惡的不是小孩,是有毒的父母

《隱秘的角落》:作惡的不是小孩,是有毒的父母


這個夏天,不怕暴曬,怕你跟我說:“一起去爬山嗎?”


聽了就讓人毛骨悚然,因為張東昇說完這句話就在山頂殺了兩個老人。


接著,他還密集殺了老婆、王立、王瑤、朱永平等人。


這個殺人狂魔,白天還一本正經披著“文質彬彬”教書匠的人皮,恐怖到令人髮指!


結合原著《壞小孩》一起看,其實比張東昇更“壞”的或許是朱朝陽。


朱朝陽貼著“乖孩子”,“成績優異”,“奧數天才”的閃亮標籤,懷抱被愛澆灌的“童話”嚮往。現實卻一次次逼迫他從“童話”走出來,伸出惡魔的利爪,掐滅遙遙不可及的愛之火。


朱朝陽“黑化”以後,比張東昇更可怕,甚至操控張東昇成為自己的“殺人工具”。


《隱秘的角落》:作惡的不是小孩,是有毒的父母


本該有“童話”的孩子,不知不覺幻化成殺人於無形的“惡魔”,真相讓人不忍直視。


其實,孩子的世界從來都是純淨的,真正作惡的是掐死孩子“童話”的父母,他們才是毀掉孩子的“隱形兇手”。


1

孩子最嚮往的童話,是父母才能給的


孩子都是讀著童話成長的,所有孩子都向往著童話中的理想世界:受父母保護,充滿愛,沒有煩惱,不受傷害,遇見美好的未來,幸福地和相愛的人在一起……


孩子走向內心童話的旅途中,父母是引領者,陪伴人,更是幫助孩子抵達的築造師。


美國家庭治療師薩提亞提出,一個人和他父母所在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種聯繫有可能影響他的一生。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如同遺傳密碼一般,刻進孩子的人格、行為模式中。


孩子最嚮往的童話,只有父母才能給予。


好的父母不僅可以給到孩子足夠多的愛,還可以有效促進孩子健全獨立人格的發展。


當張東昇在課堂上津津樂道數學家笛卡爾的童話故事時,朱朝陽睜著發亮的眼睛,聽得津津有味。


顯然,朱朝陽心中也有一個童話,在父母的護佑下快樂長大,夢想成為天才數學家,擁有一段至死不渝的愛情……


為此,他傾盡努力,每次考試穩拿第一,見到父親就取悅討好,一味屈服於母親的操控做個乖兒子。


《隱秘的角落》:作惡的不是小孩,是有毒的父母


父母離異造成他內心的殘缺,使這份嚮往和期待更為迫切,他甚至希望霸佔父母完整的愛,希望父親重新回到自己身邊,做父母心中唯一的好孩子。


對於支離破碎家庭中的孩子,擁有一個完整的家就是最美麗的童話。


朱朝陽他內心愛的缺失,只有父母可以彌補,但離異的父母無法給予。


這給朱朝陽的心理埋下了叛逆的火種,讓他一邊沉醉於自己幻想的童話,一邊又在一次次失望中親手撕毀。


在朱朝陽編制的童話畫面裡,自己長大後是個健全陽光成功的人,而不合格的父母偏偏讓他越長大,越成為“張東昇”。


在不合格的父母影響下,朱朝陽的性格和心理出現了陰霾,並且把錯誤的思想、觀念內化成自己既定的人格和行為模式。


從而,朱朝陽離童話越來越遙遠,離罪惡的深淵越來越逼近。


孩子從童話走向罪惡只有一步之遙,這一步取決於父母播撒的是愛,還是毒。


2

有毒父母,怎樣一步步掐死孩子的“童話”?


美國心理學家蘇珊·富沃德在《原生家庭》這本書說過,如果父母負面行為模式持續存在,始終支配著孩子的生活,就可以稱之為“有毒父母”。


朱朝陽的父母,是典型的“有毒父母”。


父親朱永平,是個不負責任的父親,離婚前就開始出軌背叛家庭,拋棄周春紅和朱朝陽。


《隱秘的角落》:作惡的不是小孩,是有毒的父母


之後他娶了新媽王瑤,生了女兒朱晶晶,一門心思撲在新家庭,更不在乎朱朝陽,偶爾的看望也只是敷衍。


那次,他帶朱朝陽去買鞋,朱晶晶一來就把他搶走了,剩下朱朝陽一個人失落髮呆。


朱朝陽心底極度渴望父愛,而父愛更多給予了另一個孩子。


父愛的缺失,讓朱朝陽內心孤獨,撕裂疼痛。


另外,母親周春紅也是個不懂愛的女人。離婚以後她獨自操控著朱朝陽的生活,每天晚上都要逼朱朝陽喝下一大杯沸騰的牛奶,如果他敢拒絕,她就歇斯底里抱怨、責罵。


周春紅一直活在被老公拋棄的怨恨情緒中,為了彌補老公愛的缺失,她把所有的愛寄託在兒子身上,以緊緊抓住和控制兒子,來撫慰內心愛的失衡。


在她強力控制下的朱朝陽,漸漸失去了獨立的人格,內心幾乎窒息崩潰。


《隱秘的角落》:作惡的不是小孩,是有毒的父母


她的眼睛只有兒子的成績,從來不關心兒子的真實感受。當班主任跟她說,朱朝陽在學校性格孤僻不合群,被同學孤立排斥時,她還覺得兒子性格沒問題,孤僻也好,以免交到壞朋友。


朱朝陽灰暗、敏感、感到自我毫無價值的性格缺陷,也就在有毒父母反覆循環的傷害和忽略下逐漸壯大,為他日後的“殺人誅心”種下惡的根脈。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提過一個術語:“陰影”。也就說,不能在陽光下呈現的心理,最後就會躲入陰影中,但它不會消失,而會以我們不能控制的破壞性的方式出現。


當朱朝陽和普普上教學樓教訓朱晶晶不要欺負別人時,朱晶晶大喊大叫:“爸爸說了,他只喜歡我,不喜歡你。”


這句話激怒了缺失父愛的朱朝陽,他兇狠地說:“你再說一句,再說一句!!”


朱晶晶是霸佔朱朝陽父愛的“敵人”,他嫉恨她,按照這個心理邏輯她從樓上掉落的那一霎,朱朝陽很有“見死不救”或“有意推下”的嫌疑。


王瑤懷疑朱晶晶是朱朝陽殺的,朱永平帶著錄音筆試探兒子,當朱朝陽發現這隻錄音筆那一刻,僅存的一絲對父愛的幻想徹底破滅。


《隱秘的角落》:作惡的不是小孩,是有毒的父母


朱朝陽就此一步步走向“黑化”的深淵,藉助張東昇這把刀,殺害了破壞他童話夢想的所有人。


從朱朝陽打開門留宿朋友嚴良和普普,折射出他本性善良的一面。但是長期受到有毒父母的傷害的他,最終以破壞性的方式作惡人間。


孩子的罪惡,都是有毒父母播種的。


3

擁抱內在小孩,練習“治癒童話”


心理學家榮格認為,不論男女,當他們邁向中年,都要與過去的自己告別,開始與“陰影”搏鬥。


我們無法選擇父母,但是可以選擇和“陰影”告別。


我們要擁抱內在受傷的小孩,幫助自己找回純真美好的“童話”。


蘇珊·福沃德博士提出一個“治癒童話”的練習,這個練習很簡單:


你學著用童話的語言和形象去描述你過去的生活。


你可以把自己描繪成可愛的小公主或者溫和的小王子,與邪惡的國王、醜陋的怪獸或是惡龍一同生活在黑暗的森林,或者破舊的城堡裡。


你可以將發生的爭吵、角鬥、災難描繪成黑死病、暴風雨或者任何你能想象到的東西。


這個童話故事不要以“我”來陳述,要用第三人稱完成,以“她”和“他”的視角展開描述。


《隱秘的角落》:作惡的不是小孩,是有毒的父母


這樣有助於你從全新、更加客觀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讓你和你的童年創傷拉開距離。


童話故事是你生活的比喻,開篇可以設置悲傷情節,過程可以設置曲折情節,但結局一定要描畫得充滿希望。


通過自己的樂觀描述,在頭腦中構建出足夠多的美好畫面,並且當作語文作業寫在紙上,這對於無法想象自己可以擁有美好生活的你而言尤為重要。


因為,通過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勾畫,你便有了具體明確的目標。一旦設立了清晰的目標,你就有了滿血復原的動力,沉浸曾經遭遇的創傷的刺痛,也就會轉移到新生和未來的目標上隨之消退。


《隱秘的角落》:作惡的不是小孩,是有毒的父母

示例:


很久以前,公主波利生活在破舊城堡裡,她的遭遇十分悲慘。母親被廢除封號,自己被國王冷落遺棄。遇到相愛的諾亞王子,又被國王強行拆散。


可憐的波利蜷縮在自己的角落,沉浸在無盡的孤獨裡。


然而,波利萬萬沒想到,一個仙女飛到她面前,對她說:“公主,快收拾好行李,帶你到另一個地方去?”


波利有些驚慌失措,猶豫說:“可是我習慣了這裡的孤獨,我怕飛不出去封閉的城堡!”


“不,你一定可以的。”仙女輕柔地說,“你可以騎上我的憂傷翅膀,它載我飛了很遠,去過很多美麗的地方,現在它也會帶上你去快樂的地方。”


剛開始練習,你或許不相信這樣的童話故事可以治癒你的創傷。但經研究證實,“治癒童話”是治療童年創傷效果最好的練習之一,只要堅持反覆練習,你會收穫原生家庭創傷被治癒的感動和驚喜。


童話是每個孩子嚮往的美好,擁有童話也是孩子不可剝奪的權利。


遺憾並非所有人的童年都是一部童話,抑或是場不堪回首的噩夢。


世上根本沒有作惡的壞小孩,有的不過是掐死童話的父母。


父母掐死的童話,自己激活。


願每一個陰暗的隱秘角落,都能找到童話復活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