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吕蒙,你也能当成功人士

吕蒙(178年 [1] —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吕蒙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进占荆州南部三郡,并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掩护孙权逃生。在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吕蒙代守陆口。袭取荆州西部三郡,彻底击败蜀汉名将关羽,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年末(220年初),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是东吴攻灭关羽的最早倡议者。吕蒙针对于关羽所督的荆州,215年夺取三郡,219年再夺三郡,最终使得东吴国土面积大增,实现了“全据长江”的宿愿。其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学习吕蒙,你也能当成功人士

吕蒙动画影像

要说吕蒙最出名的几件事,就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出身农名,因作战勇敢。得到了一些战功,并很受周瑜的重用。但是因农名出身,不读书籍有勇无谋。日常且粗放豪迈,无为将之格局。周瑜评其:吴下阿蒙。吕蒙倍感羞愧,虚心学习,读边书籍,乐思好谋。苦心人,天不负。终是学有所成,为人称赞。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记载: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还有便是白衣渡江袭荆州,实现了吴国据守长江以南,韬光养晦,再图中原的战略目标的第一步。这虽是第一步,但之前周瑜,鲁肃二人却都没有做到。占据荆州绝非但是因为关羽的傲气所致,其中的战略部署确实是一个大工程。吕蒙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吕蒙作为当时的都督,起着统领全局的作用。其中虽有其他人士的帮助,策划。但不得不说,当时的吕蒙绝对是一级战略家。还有一点请大家注意,白衣渡江并非身着白衣横渡。这里的白衣是便装的意思,当时吕蒙带人便装出发装作商贾才骗了关羽的哨所。

《三国志吕蒙传》记载:“蒙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舟冓〉〈舟鹿〉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遂到南郡,士仁、麋芳皆降。”

从一个普通的小兵到收勋封侯,吕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学习的人物。他不甘居于低贱地位,急切想摆脱这种贫苦而没有尊严的生活,想靠自己的本事获取人生的价值,不能让他人低看了自己,很有志气。他的军旅生涯是艰辛的,也是成果非凡的。

学习吕蒙,你也能当成功人士

三国吕蒙帅气图片

一:学习吕蒙,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吕蒙只有一身勇力,那他是怎么发扬这个长处的呢。加一个敢字,无所畏惧,不怕神鬼魔仙,只怕自己的柔弱不前。他终于成为了一个勇敢的战士,得到上司的评价后,了解了自己的不足。并且这种短处带来的只有害处,那么就去学习,保持恒心,每当感觉投入不进去心烦意乱的时候。就想想后果。我要就这样一生只当一个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的士兵吗。不,我要当引领千军的将军。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在自己的位置更进一步的话终会背淘汰的啊。学习,不知道他下了怎样的决心,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才终于出人头地。可以和关羽那样的顶级武将较量。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地位,决定了你身边交的朋友是大老板还是小员工,决定了你是被命令还是命令别人。当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的时候为什么不去改正呢,优秀的人尚且在前进,你若一直休息,又会有什么成果呢,

二:学习吕蒙,思孙权之所思,忧孙权之所忧,乐孙权之所乐。

上司的想法我要帮他实现,上司的任务我要完成的漂亮,上司的忧愁我要帮他解决。明白自己的身份,了解自己的地位。凡事多动脑子,学以致用,把学习的技能转换成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小到可以拯救一个士兵的生命,大到可以挽救国家的危亡。

学习吕蒙,你也能当成功人士

恪尽职守吕子明

做你可以做的,学习你不会做的。没有人生来应该拥有什么的,会有人在生命中逐渐失去什么。三国英雄并起,若想留名,你就得进步。我们的时代很好,但是生活很困难。不要再想着怎么生存下去,学习你应该学习的一切,发挥你的作用,好好的生活。他可以,你也可以。

参考文献:《三国志吕蒙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