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不讓掰開藥片吃,那是有科學道理的

這世界無奇不有,有的人自以為很聰明,更有的人以為自己會看病。

其實,自己會看病並非奇怪的事。大家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有些時候會給自己下診斷呢?比如,頭疼腦熱、流鼻涕,不用掐指一算,就會認為自己感冒了。結果也正如自己判斷的,一場感冒而已。因此,久而久之就會嘗試給自己看病。

醫生不讓掰開藥片吃,那是有科學道理的

據我們當醫生的經驗,文化水平越高的,自己看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尤其是最近一些年網絡越來越發達,幾乎沒有信息死角,有症狀就上網去查了。因此,這部分高學歷、並且自己查資料的患者是醫生比較頭疼的。看病過程,就像一場考試一樣:患者就在那裡靜靜的聽著,就看你說得對不對。那種感覺,讓人很不舒服。

前幾天,我們就遇到一位自以為會看病的患者。經過一系列術前檢查以及醫生的診斷,發現她患有膽囊結石、膽囊炎。

這樣的病,相信有一定醫學常識、甚至生活經驗的都知道,不算什麼大病。然而,就是這個看似不大的病,其手術卻被我們麻醉科停掉、推遲了,而且是不止一次的停手術。

醫生不讓掰開藥片吃,那是有科學道理的

當把這個消息告知患者和家屬的一剎那,隔著有一米多都能感到對方的憤怒。這就是現狀,一個醫生極度弱勢的大環境。

其實,事情本可以有迂迴的餘地、或者可以不停掉手術。但患者的自以為是和家屬對醫生的態度,讓我們只能按規矩來。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這個患者本身患有高血壓。一個將近70歲的人,如果血壓調不好,勢必增加圍術期心腦血管意外的風險。

醫生不讓掰開藥片吃,那是有科學道理的

患者本人認為自己吃了十多年降壓藥了,對自己的血壓瞭如指掌,不需要醫生干預。然而,在術前麻醉訪視的過程中發現,其吃的降壓藥中含有利血平成分,不符合住院手術的要求。她吃的那種降壓藥雖然效果也很好,但只適合沒有太大事件的生活中吃。如果遭遇到手術創傷、或者疼痛,其血壓很有可能波動。並且,在全麻過程中,還可能發生頑固性低血壓。因此,在術前訪視的同時,我們科醫生果斷就把這臺手術停掉了。

儘管她們心有不悅,但在我們麻醉同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解釋下,總算答應好好調血壓、過幾天再做手術了。

然而,七天之後,又被我們麻醉科停了。這次不是別的,而是她自以為是的不聽醫囑導致的。

醫生不讓掰開藥片吃,那是有科學道理的

按照醫生的要求,她吃一種緩釋降壓藥和一種短效降壓藥。但是,由於她的血管硬化非常嚴重,血壓一直高居不下。看到血壓下不來,在她家裡內部、甚至她們病房都滋生了醫生水平不行的情緒。

到了第四五天的時候,血壓依然維持在150/90多。看到這樣的血壓,她有些著急了。於是,她就開始琢磨怎麼讓自己血壓下來。她想到,既然醫生每種藥只讓吃一片,我偷偷加一點不就行了?

就這樣,她趁別人不在的時候把藥掰開了。並且,她刻意選擇早上護士測血壓之前的一小時吃。就這一招,果然血壓一下就“正常”了。

醫生不讓掰開藥片吃,那是有科學道理的

千算萬算,她忘了還有麻醉醫生術前訪視的這一關。為了準確掌握患者的血壓,我們都會在訪視的過程中親自測一次血壓。就在臨手術的前一天,我們科同事例行去訪視。反覆測量幾次,血壓始終是高的。看到這個情況,我們同事讓她把吃的藥都拿出來。

然而,藥瓶裡赫然躺著半片降壓藥,並且是那個緩釋片。

追問之下,她如實說是早上吃的。這下,我們同事明白了,為什麼血壓記錄上的血壓都很好的原因。而她這樣掰開緩釋片,會嚴重破壞藥物在體內吸收的速度,很有可能會出現短時間內藥物過量的情況。

醫生不讓掰開藥片吃,那是有科學道理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同事毫不客氣的把這個手術又停了,這次推遲三天。

也許很多人不理解,但這確實是為她好。為了減少圍術期的血流動力學波動,術前讓血壓處於穩定水平、讓降壓藥在體內達到穩定的濃度是很重要的。然而,她的自以為是徹底打亂了這個計劃。因此,麻醉醫生才果斷把她的手術停了。

在此,特別提醒大家:看病的時候,一定要聽醫生的!

參考文獻:

1.李剛, 杜磊, 芶大明,等. 對圍術期高血壓管理的一些看法[J]. 臨床麻醉學雜誌, 2009, 025(002):182-183.

2.鄧碩曾, 宋海波, 劉進. 麻醉醫師如何應對圍術期高血壓的挑戰[J]. 臨床麻醉學雜誌, 2008, 24(009):819-820.

3.李軍. 圍術期高血壓管理專家共識[J]. 臨床麻醉學雜誌, 2016, 32(03):295-29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