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以上知曉血壓”是成年義務還是標題黨所為?嚴肅的話題

18歲標誌著一個人的成年

一說到18歲,各位馬上就會聯想到成年的標誌,是吧?的確,一個人長到18歲,生理、心理各方面就應該成熟,法律層面已經不再承認他還是受人“監護”的孩子,而是一個可以獨立面對世界、獨立承擔責任的成年人了!隨著成年,自然取得相應的權利義務,比如有了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有了進行涉及自身的政治經濟等等方面的獨立決策權。但是,與之相對應的也有承擔社會和家庭義務的責任。難道“18歲以上知曉血壓”也是一個法定的成年人義務?其實不然,目前,這還只是一個號召、一個呼籲。

“18歲以上知曉血壓”是成年義務還是標題黨所為?嚴肅的話題

測血壓

18歲知曉血壓不算太早

自1998年10月8日設立第一個“全國高血壓日”以來,2020年10月8日,已經是我國第23個全國高血壓日了!今年的宣傳主題與去年相同,都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前些年的宣傳主題中多次重複“知曉血壓”的概念,近兩年又突出18歲的年齡概念並非心血來潮,而是基於嚴肅的事實:我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已達27.9%,年輕化趨勢也越來越清晰,但對高血壓的知曉率卻僅為51.6%,也就是說,一半以上的高血壓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所以,號召、呼籲“18歲以上知曉血壓”很有必要,每個成年人至少得為自己負責!

“18歲以上知曉血壓”是成年義務還是標題黨所為?嚴肅的話題

2020年全國高血壓日主題宣傳

知曉血壓才能及時干預

不妨請各位自問一下:你知道何為高血壓?你是否清楚自己的血壓?是否沒有症狀就不可能有高血壓?測量血壓高了但沒有症狀是不是不必治療?吃藥後血壓降了是否就可以停藥了?如果回答正確,我該給你點贊!如果還不清楚,就請關注醫學界的宣傳,響應以上的號召(我寫過幾篇此類文章也可檢索查閱)。目前比較公認的標準是,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經醫學非同日3次測量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如是家庭自測,高血壓的診斷標準降為≥135/85mmHg;如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壓藥物者,血壓雖然低於140/90mmHg,仍應診斷為高血壓。重視高血壓並及時干預的原因在於它是心臟病、腦卒中、腎病發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險因素。而如果不能做到知曉,又如何能夠及時干預呢?

“18歲以上知曉血壓”是成年義務還是標題黨所為?嚴肅的話題

知曉是及時有效干預的前提

年輕人照樣不能肆意揮霍

高血壓分原發和繼發,原發性高血壓與遺傳、生活習性和精神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相關。可能各位也瞭解,高血壓患者還是以年長者更多,但長期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壓力和精神緊張卻是導致青年人早早患上高血壓的最重要原因。而年輕人繼發性高血壓特別是腎性高血壓也很突出。如果不及早引起重視,以為年輕就是拿來揮霍的,肆意熬夜、諱疾忌醫,可能等不到年長的那一天,身體就突然垮了,再來後悔自然也就晚了。

“18歲以上知曉血壓”是成年義務還是標題黨所為?嚴肅的話題

年輕人也該測血壓

介入醫生為什麼參與這個話題

既然知曉血壓是每個成年人的事,關注高血壓當然更是一個醫生所必須關注的事務之一。更為重要的是,介入醫生在確定或排除患者的血壓升高是否存在“繼發性”因素方面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比如,介入醫生可以通過插管造影,明確患者是否存在腎動脈狹窄閉塞的因素,從而明確診斷,然後還能通過球囊擴張、支架成形等微創介入的方式迅速解除這個繼發性因素的影響,從而使這樣的繼發性高血壓實現治癒的目的。

“18歲以上知曉血壓”是成年義務還是標題黨所為?嚴肅的話題

介入植入腎動脈支架治療腎性高血壓

衷心希望各位都響應號召,知曉血壓。關注高血壓問題,也多多關注我吧!

#南方健康超能團##南方健康中醫超能團# #全國高血壓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