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擎科普:繼碳基芯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芯片

碳基芯片來了,彎道超車!


光子芯片來了,彎道超車!


似乎蘋果三星已經被按在地上摩擦,淪為了過去式的老爺車。


近日,有人提到,關於中國科研人員研發的光子芯片,如果能成功,那麼將可以應用於華為。而相關人士透露,這主要是因為首個軌道角動量的波導光子芯片被其研發出來,進一步實現光子OAM(軌道角動量)能在波導中近乎無損的有效傳輸,且就此申請專利。

猛擎科普:繼碳基芯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芯片


手機的芯片


一般情況下,芯片工藝的製作是從設計研發,到生產,再到封測三大階段。後兩者還需要用到我們常說的光刻機,這也是製作環節的硬核。它的工作原理類似相片曝光,利用具光線的曝光將掩膜版中的圖形紋理給印在硅片上。


所以我們先了解下常見芯片,手機芯片(chip)都是硅材質,且大多采用單晶硅。晶圓(Wafer)就是半導體載體的硅晶片,在該晶圓體中每個小點的單體晶片則是裸片(Die)。

猛擎科普:繼碳基芯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芯片


設計芯片時,需要使用EDA方式


即通過CAD軟件採用EDA方式實現集成芯片的設計,而設計如果無法做好,則不能達到集成效果,只能算是強硬的拼接。


而手機廠在設計中,要將這一系列的芯片組合在一起,怎麼說呢?由於為了不佔據空間,採用的ARM(英國一家設計公司)精簡指令設計模板,如果單一的芯片,性能非常差。因此要將每個芯片集成起來,但此項技術是大部分企業沒有突破的,僅有蘋果,ARM,高通,三星等為數不多的企業能做到。


這就是為什麼蘋果的集成芯片性能好出那麼多,以及英特爾比AMD同nm級下,依然比ADM性能強大許多(AMD也是集成,但是沒有英特爾做得更好)。其他的企業,一般都是把芯片黏貼在一起組裝的,並非做到了集成。

猛擎科普:繼碳基芯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芯片


集成芯片是由哪些芯片構成的呢?


一、CPU(即中央處理器),它會在手機或者電腦中進行計算,相當於核心大腦。


二、GPU(即圖形處理器),用於顯示圖形工作處理,目前手機中大多為3D的GPU,間接的給CPU減負,也是除CPU外最核心的一塊芯片了。


三、NPU(即神經網絡芯片),主要負責視頻,圖像等多媒體數據處理。


四、MCU(即單片微型計算機,擴容芯片),將CPU的頻率跟規格縮減,另一個作用是把運行內存等元件統一的整合在單一芯片中。


五、ASIC(即定製集成電路),將所有元器件集成在電路中,相當於我們常說的電路板,可根據客戶設計單獨定製。


六、DSP(即數字信號芯片),利用硬件乘法器,來達到對各種數字信號處理的計算工作。


七、FPGA(即半定製電路),是設計可調控,生產即固定的可編程器,彌補定製電路不足與編程器電路數缺陷。


八、SOC(即可定製芯片),屬於系統級別,常見的有可用於視頻電話等方面(但在國外,其功能遠遠不止於此),也可以包含CPU、GPU等等。因為具備複雜指令的IP核,加上定製化,導致功能非常多。這個產品的技術含量極高,很少有企業能做出來,目前我國的企業都倒在了這裡。SOC芯片是未來手機最主要的發展方向,因為其運行能力遠強於其他芯片。


九、BIOS(輸入輸出芯片),在啟動後,對硬件檢測與初始化功能。屬於只讀存儲器,不供電情況下也可以保留數據。


十、CMOS(臨時存儲器),保留BIOS中的設置信息及系統時間,日期等,臨時存儲器,斷電後數據丟失。


十一、DRAM(即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短時間保留數據,需要定時刷新。


十二、NAND(即閃存),它的存儲數據不易丟失,斷電後依舊可以保留數據,提升了存儲容量,一般保障重要數據。


十三、SRAM(即靜態隨機存取存儲器),與DRAM相反,不刷新可保留數據,不過斷電後依然數據丟失。


十四、ROM(只讀存儲器),斷不斷電都可以保留數據,雖然不是硬盤,但功能類似於電腦硬盤。


十五、IC(電源開關芯片),顧名思義按鍵開關後,該芯片帶動電源。


十六、LED(發光芯片),手機信號燈一閃一閃的,有時候綠色有時候橙色,就是這個芯片在搗鬼,當然除此之外,還負責照明技術。


十七、CIS(傳感器芯片),需要配合CIS傳感器,兩者聯通點對點收發,如攝像頭至CIS芯片的圖像處理等。


十八、永久芯片(別名打印機芯片),因為屬於壟斷型芯片,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但類似於北斗,大多軍用。壽命長,無差別工作。


十九、M芯片(視頻監控芯片),在國內屬於被壟斷領域,由三大企業掌控,據說國外的該芯片性能更好一些,但一直無法進入市場。


二十、航天芯片,被壟斷行業,倒是有一家民企,未來或許會國企改革。


二十一、北斗芯片,具備基帶芯片,RF射頻芯片及微處理器的芯片組,國內壟斷企業。


二十二、載波芯片,電力網絡收發器,具體參數不詳,壟斷行業。


當然芯片的種類有很多,還有物聯網,AI(人工智能,甚至是互交功能),RFID(視頻識別),雷達,網卡等芯片。手機的設計商們,需要把以上核心的芯片集成在一起,才能最大化性能。

猛擎科普:繼碳基芯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芯片


光子芯片是什麼原理?


單光子芯片由英特爾和美國加州大學共同研製,把原本具備發光屬性的磷化銦,跟硅的光路融合至單個混合芯片裡。於是在增加電壓後,磷化銦的光,便會衝進硅體晶片中的波導,從而產生持續的激光束,最終由這種激光束來驅動手機芯片上的器件。


同樣的原理在光纖中早已上演,不過其導體為玻璃或塑料。


我們的軌道角動量波導光子芯片,是將以上光在通過波導內以後,能夠高效高保真地傳輸低階OAM模式,傳輸效率約為60%。此外,三比特中那“高維量子比特(qutrit)”態,也比硅導體的雙比特“量子比特(qubit)”態要好,該波導確實有可能對高維量子態擁有操控和傳輸的能力。

猛擎科普:繼碳基芯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芯片


光子芯片VS硅芯片


事實上,電流傳播速度大約等光速,為3×10^8m/s。光子芯片速度比硅芯片提高50倍,功耗卻只有其1%,確實能夠極大壓縮成本。

猛擎科普:繼碳基芯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芯片


那麼光子芯片是否可以實現


但是,根據目前的研究表明,仍然無法讓OAM存在於芯片內部。這一方面是由於生產設備問題,另外一方面,則是傳輸中,無法掌握具體數據。以及由於扭曲光本身是自旋波導,加上螺旋形波陣的反衝,導致最後沒有找到合適的位置。


不過磷化銦會致癌,屬於2A類呼吸級致癌物,當然主要原因還是技術層面的問題。曾經英特爾就表示,此項技術依然需要很久,至少不是目前(十年內)可以做到的,當然等可以研發出的那天,標誌著硅光子芯片成本的壓縮。

猛擎科普:繼碳基芯片之後,華為轉向光子芯片


超車的方向很重要


常常有人說就算我們研發了5nm芯片或者光刻機,但是西方科技肯定更領先,絕對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要彎道超車云云。


其實這是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或者說基礎才行,如果在條件未充足的情況下,那麼就像一輛三輪車想以60碼速度超過汽車,在彎道上就會翻車,沒什麼可以繼續老話長談的。甚至在芯片領域,我們什麼都沒有,研發,生產,設備等等,這就更應該紮實基礎。


哪怕要彎道超車,也選擇我們較有優勢的領域,超到全球一流或者頂級,這個可能性總比芯片來的高。不知道樓下的讀者們,是怎麼認為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