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淮軍裝備比日軍好,為何打不過?致命弱點在軍隊體系

回顧甲午戰爭,有一個問題一直讓人困惑:參戰的淮軍在裝備好於日本陸軍的情況下,為什麼在朝鮮一潰千里呢?

01 淮軍的裝備

淮軍是晚清由李鴻章組建的一支漢人武裝。因為其創辦者、將領、士兵主要來自安徽江淮一帶,所以在後世上被稱為“淮軍”。在剿滅太平天國、捻軍的戰鬥中,淮軍逐漸壯大。湘軍退出歷史舞臺之後,淮軍逐步成為晚清國防主力。

甲午戰爭中,淮軍裝備比日軍好,為何打不過?致命弱點在軍隊體系

淮軍被李鴻章視為其私人武裝,在軍備上其實一直很捨得投入。

1865年時,淮軍就裝備洋槍三、四萬杆,組建6個開花炮隊。

1877年,淮軍還學習德國建立克虜伯炮隊。英國的馬提尼、法國的哈奇開斯,德國毛瑟等世界名槍,淮軍均有裝備。甲午前夕,淮軍還裝備了當時最先進的後膛連發槍。

甲午戰爭中,淮軍裝備比日軍好,為何打不過?致命弱點在軍隊體系

由此可見,淮軍在武器裝備上的更新換代是緊跟當時世界潮流的,並不存在裝備落後一說

當時李鴻章派遣四路援軍進入朝鮮,以盛軍為主,加上東北的奉軍和部分毅軍。盛軍可以說是淮軍戰鬥力最強,裝備最先進的部隊,是李鴻章最為倚重的部隊。武器裝備也更不可能落後。

02 日本陸軍的裝備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敵人——日本陸軍的裝備如何?

甲午戰爭中,淮軍裝備比日軍好,為何打不過?致命弱點在軍隊體系

日本陸軍當時裝備的主力步槍是村田18年式單發槍。單發槍對比連發槍,射速低下。連發槍速達到每分鐘10一22發,當時淮軍就使用的就是德國毛瑟連發槍。而且淮軍還裝備大量加特林轉管機槍,這種機槍日本陸軍更是沒有,結果甲午一戰日本人從淮軍手裡繳獲了大量加特林機槍。

在火炮方面,甲午之戰中日本陸軍裝備的是舊式青銅炮。而淮軍的火炮是德國克虜伯火炮,甚至有部分先進的德國克虜伯管退式快炮。從火炮上而言淮軍的火力遠在日軍之上,日軍的舊式青銅炮不論在性能還是射程上是比不上淮軍的鋼炮。

03 為什麼打不過?

綜上所述,實際上淮軍在武器的質量和性能上是遠遠超過日本陸軍的。從我們現在的視角來看,這種裝備情況下,淮軍再不濟也該打個平手吧;可實際上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淮軍的潰敗?

第一,淮軍主帥畏敵不敢戰。

甲午戰爭中,淮軍裝備比日軍好,為何打不過?致命弱點在軍隊體系

甲午朝鮮淮軍主帥是直隸提督葉志超。此人懦弱不堪,正是在此人的指揮下朝鮮局勢一發不可收拾。

葉志超在戰前就試圖裝病逃回國內,請朝廷准許自己開缺回津就醫調養。被盛宣懷痛斥“朝廷依託甚重,豈能言退”這才勉強留在朝鮮。

局勢緊張時,葉志超遲遲不做準備。等到戰事開啟,他又當甩手掌櫃,讓各軍將領自行防守,完全不居中調度。

平壤之戰初期,淮軍還是打的不錯的。城南防守戰是淮軍擊斃日軍將校以下140人,兩個中隊的日本軍官全部被打死。

然而在左寶貴戰死北門失守後,葉志超以為局勢不可控,逃命心切,決定放棄平壤,讓各軍掛出白旗退兵。結果在撤退過程中被日軍伏擊,淮軍一時間亂成一團,死傷慘重,當場被打死1500餘人,被俘683人,丟棄輜重裝備餉銀價值庫平銀1000餘萬兩。日軍繳獲連發槍就有550挺。

正所謂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第二,軍隊體系的落後是致命弱點

甲午戰爭中,淮軍裝備比日軍好,為何打不過?致命弱點在軍隊體系

淮軍的軍制其實是沿用了明朝戚家軍的營軍體制。營是湘軍和淮軍的基本編制單位,同時也是最大的編制單位。這種體制在國內面對太平天國,捻軍時沒有問題,甚至是先進的。

而在近現代西方軍事體制中,團是重要的基層編制單位,有參謀和通訊人員輔助指揮。團以下還有營--連--排--班四級體系,有大量的基層軍官組成基層指揮體系。而淮軍這種古老體制下,軍官數量是很少的,營官之下缺乏基層軍官,每營只有營官和幫帶各1名,下有前後左右親兵各五哨,哨官各1,哨長各1輔助(親兵營不設哨官。)更不要提參謀機制。

淮軍雖然重視裝備,但是在“西學為體,中學為用”的思想之下,大部分淮軍軍官和士兵實際上並沒有完整和系統地接觸過近現代軍事思想。淮軍將官“ 問將領皆四十以外人,不覺老將至矣!再遇艱鉅,未知尚堪磨淬否?”

因此,淮軍實際上只是一支拿著先進武器的古典陸軍,近現代陸軍的毛都沒有摸到。

甲午戰爭中,淮軍裝備比日軍好,為何打不過?致命弱點在軍隊體系

相比之下,日本陸軍指揮後勤體系更為完整,基層軍官數量和素質遠超淮軍。

日本西南戰爭後,日本陸軍模仿德國體系建立起完整的軍事指揮後勤體系,還在國內建立了一系列的陸軍學校培養基層軍官。日本陸軍常備軍是以師團--旅團--聯隊--大隊--中隊--小隊--分隊的軍事體系,而戰時還可以將不同師團組成兵團。

在大型會戰中,日軍這種體制更能發揮協同指揮作用,指揮效率更高;而淮軍這種營制由於基層軍官缺乏且素質低下,指揮混亂的情況更加突出。比如平壤之戰,葉志超實際下面有20個營的兵力,這些軍隊還分屬不同派系,指揮的低效可想而知了。

因此淮軍的失敗說明了這不是兩隻軍隊的較量,而是兩代軍隊的較量。是近現代化軍隊對古代軍隊的碾壓,時髦點說就是一次降維打擊

第三,李鴻章的小心思

甲午戰爭中,淮軍裝備比日軍好,為何打不過?致命弱點在軍隊體系


李鴻章等淮軍官僚在國戰之時,還想著保存實力避戰的小心思,延誤戰機;

淮軍一直被李鴻章視為私人武裝,是其在官場的資本,如果淮軍打沒了,其在朝廷的地位必然下降。所以淮軍在戰場上自然不可能全力應戰,作戰意志不強,對面的日軍卻是殺紅眼,要把大清拉下馬;兩相對比,焉能不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