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主任”馮躍剛的進擊史

從農民到磚廠老闆,到村主任,再到養殖大戶,在腰店村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陳昊的眼裡,“牛主任”馮躍剛是個充滿了傳奇的人物。

從芹菜村驅車到腰店村大概需要1個小時。一下車,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子迎了上來,應該就是馮主任了。看他略微有一點拘謹,說話不緊不慢,似乎與“牛人”的人設有些差距。

“馮主任吧,感覺你挺忙的呀!今年產了幾個牛仔子?賣了幾頭小牛?”開門見山的話題沒有絲毫鋪墊。

“剛賣了6頭小牛,快8萬塊嘞!……”馮主任的臉上像灌了蜜一樣,喜悅由內而外的散發著。

“今年的牛價果真牛!”陳隊長向他豎起了大拇指。

緣起:辦磚廠拿下第一桶金

時間回到2002年,馮躍剛還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每天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一年到頭的全部收入來自賣土豆。做了半輩子農民的馮躍剛意識到,在農村種地,光靠辛勞是沒有辦法從根本上改變貧窮落後面貌的。天生不服輸的他決定變一變。怎麼變?馮躍剛敏銳的嗅到了未來幾年農村基礎建設火熱的味道,於是他當機立斷買下了駕車小學旁的磚廠,當上了名副其實的“老闆”。

“牛主任”馮躍剛的進擊史

果然,馮躍剛的判斷是對的。隨著農村基礎設施如火如荼的進行,磚廠打出來的磚持續熱銷,馮躍剛也因此賺到了創業路上的第一桶金。

轉折:迴歸綠草地 變身養牛人

儘管磚廠的效益一直不錯,但天生愛闖,又善思善謀的馮躍剛並不滿足於此,他預感到未來幾年建築業可能會走下坡路,便尋思著轉型做點其他的事情。

2016年,馮躍剛當選為腰店村的村主任,身上的擔子更重了,帶領老百姓一起脫貧致富的想法也更加強烈了。作為村幹部,他眼見村中的年輕人一批批的外出務工,家中的田地一片片的荒了下來,原來村裡人搶著放牧的草場也因無人問津而雜草叢生。

這麼好的草場,每年綠了又枯,枯了再綠,實在太浪費了!不如用來養點什麼?老馮靈光一動。

牛還是羊還是馬?老馮一時犯了難。琢磨來琢磨去,加上悉心請教了幾個搞養殖的朋友,再綜合市場行情、銷售渠道和養殖技術,他最終決定養牛。

“牛主任”馮躍剛的進擊史

有著超強行動力的老馮,說幹就幹,租地建牛棚、找管理牛廠的工人、研究養殖技術……

2016年,老馮的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式建成,並投入使用。在專家的建議下,他選擇了肌肉發達,產肉性能高,酮體瘦肉多,脂肪少而分佈均勻,乳、肉、役三用的瑞士產地黃牛——西門塔爾作為自己的養殖品種。第一次引進36頭西門塔爾黃牛。2017年,這批母牛順利生下6頭小牛。考慮到村委會的很多事情需要處理,老馮聘請了曹瓊仙一家兩口子專門負責42頭黃牛的放養和管理。

每天上午10點多,曹瓊仙兩口子將牛從牛棚裡放出來,步行半小時到達放牧的草場,牛群悠閒的在山上吃草、張望、打盹兒、鬥架……妻子曹瓊仙就在遠處縫著鞋墊,丈夫牛順平則抽著煙,警覺的查看牛群的情況。到了下午五六點,兩人便趕著肚子吃得圓滾滾的牛群悠閒的往回走。

因為老馮的牛是高海拔原生態草甸放養,牛的品質在市場上屬於上乘。2018年6頭剛出欄的小牛就賣到了8萬多元。

然而,算了一下養牛工人每年6萬元的工資和其他成本,這一年老馮可謂入不敷出。

堅持:找準問題再出發

老馮認真琢磨了過去兩年養殖的經驗,總結了沒有實現盈利的幾個重要原因。一是養殖規模太小,導致每頭牛的人工養殖成本過高;二是養殖的技術有待改善,尤其是對妊娠期母牛的管理技術不高,經驗不足,導致犢牛成活率偏低;三是肉牛生長期的飼料、蛋白質、礦物質等的攝入量達不到生長需求,生長緩慢、出欄時間延緩。

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老馮如釋重負。他對照問題立即著手尋找解決對策。針對養殖規模小導致的養殖成本過高問題,老馮立即進行了牛舍的增改擴建,提高養殖規模。在養殖技術和管理上,選派人員到曲靖雙友養殖廠接受養牛技術專業培訓,學習常見病防治技術,並將西門塔爾與本地黃牛雜交,不斷改良養殖品種。

“牛主任”馮躍剛的進擊史

為了在原生態放養的基礎上,不斷改善黃牛的營養結構,提高肉牛品質,馮主任多次諮詢畜牧獸醫專家趙德忠。

“你用青貯飼料就可以。就是天然綠草、玉米杆這些經過發酵製成的。多汁適口,氣味酸香,消化率高,營養豐富,是飼餵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飼料。關鍵還無其他添加,是養殖界的‘草罐頭’,特別符合你的要求!”趙德忠給老馮建議到。

聽了專家的建議,老馮心裡壓了許久的石頭終於落了地。他立即聯繫了做青貯飼料的技術人員,自己又親自跑到廠裡學習。剛開始老馮從廠裡購買青貯飼料,後來專門跑去曲靖學了一段時間,一來二去他也變成了青貯飼料的發酵行家。

有了這三個核心問題的突破,老馮的黃牛養殖變得越來越順利。2019年,出欄10頭小牛,2020年上半年出欄6頭小牛,收益20餘萬元。老馮真正實現了從養牛人到“牛主任”的蛻變。

責任:要帶著大家養好牛,賺到錢

從2016年開始踏入生牛養殖的圈子,摸爬滾打四五年的馮主任也算是養牛界的行家裡手了,從防疫到治病,從配種到生產,從營養改善到技術管理他無一不精。

在和老百姓的日常互動中,他將自己在殖場摸索出來的好經驗毫無保留的分享給了其他的養殖大戶和村裡養牛的散戶。因為看到了西門塔爾這個黃牛品種的優勢,他向村民極力推薦,幾年下來,腰店村的黃牛品種基本都已經改良為西門塔爾。

在學會青貯飼料的發酵技術後,他又向大家介紹青貯飼料的優點,並手把手教農戶如何製作青貯飼料。他還常常利用開村民大會的契機教群眾一些防疫和養殖管理的知識。有農民開玩笑,來開村民大會變成了馮主任的養殖技術培訓會。老馮聽到耳中,樂在心裡,因為他把這些年用錢買來的養殖技術、管理經驗都分享給了老百姓,他覺得踏實,覺得值當。

“牛主任”馮躍剛的進擊史

2017年,村集體資金43萬元正式入股,老馮成立了錦標黃牛養殖專業合作社。“本來吧,這是件好事,但是我總覺著大夥兒願意把錢放到我這,就是對我的信任,我生怕合作社的效益不好,辜負了大家的期望,所以壓力特別大!”老馮對43萬元的入股資金既興奮又忐忑。

“儘管這幾年養牛也沒賺到錢,但是主任依然每年都按時給我們分紅,從來不拖欠。”貧困戶鄭明德說道。

“就算是虧了錢,身無分文,該給老百姓兌現的承諾,他借錢也一定會兌現,絕不含糊!”第一書記陳昊補充說。

帶領大夥兒把牛養好,把錢賺到。這是老馮開設養牛廠,創辦合作社的信條,是他這幾年堅持不懈拼搏的動力,更是他作為村主任帶頭致富沉甸甸的責任與使命。

憧憬:好日子還在後頭

談及未來的規劃,老馮心中充滿了方向感。他很看好生牛養殖這個產業,計劃不斷擴大養殖規模、引進技術、改善管理,在這個領域深扎。爭取養好一頭牛,讓更多的消費者吃到健康、生態、綠色的高品質牛肉,也爭取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養殖發展帶來的紅利。

“牛主任”馮躍剛的進擊史

老馮覺得,反正想好了就幹,幹不好就要思考是哪裡出了問題,然後把那些問題一個個消滅,事情就順暢了!這似乎就是“牛主任”身上的果斷與睿智,也正是他能把事業幹成,贏得百姓尊重的秘訣。

“乘風破浪奔小康,好日子還在後頭呢!”對於未來,牛主任馮躍剛充滿了期待……

編輯:陳耀邦 編髮:範玲瑜(實習)

“牛主任”馮躍剛的進擊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