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作者:Tony

排版:Elaine


上週末,新西蘭最熱鬧的事情

莫過於阿登姐的憤怒。

衛生部的一篇推文提到奧克蘭南區和西區民眾必須去檢測,而這很快被否認了。總理阿登姐雖然沒有提出要追究任何人的責任,但她認為衛生部誤解了政府要表達的意思,向社會公眾傳遞了錯誤的信息。

最新的英文先驅報網站甚至報道,阿登姐表示,在疫情防控的重大事項發佈上,僅相信各部長(當然包括總理)的信息,而不要看衛生部網站。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這個表述和做法恐怕會引起反對黨的異議。尤其是在臨近大選前夕,這樣更有利用疫情為現任政府競選連任義務宣傳的嫌疑。

我曾經在《疫情下的新西蘭》系列的《疫情下的新西蘭(10)違反禁令的衛生部長 》一文專門分析過新西蘭的內閣制。我們日常談論的現任工黨政府,其實僅指議會的總理和正副部長們等少數人,並不包括其他人員。比如衛生部,部長屬於工黨政府,但其實由總幹事負責,總幹事及以下工作人員都不屬於工黨。


來自總理的憤怒


但我今天想聊聊阿登姐的這個反應,因為這是不尋常的事情。我上一次記得阿登姐發怒還是三年前說的“這是什麼時代了,女人什麼時候生孩子,不需要別人來決定。”。那個時候她還只是工黨推出的一位年輕的總理候選人,而今天她已經在總理任上幹了快3年,再次面臨大選。

換句話說,阿登姐並不是一個容易在公眾面前發怒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被激怒,這是一個成年人的修養,更是西方政客基本的涵養,畢竟大家都是議會激烈辯論最後的倖存者。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那麼為什麼,這次她怒了?

按常識來說,一個人憤怒的事情肯定是她在乎的事情。疫情防控是目前工黨最大的“政績”,所以這則通告產生了大量負面的社會影響,阿登姐當然是不高興了。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媒體上,包括社交媒體上,對衛生部公告都是持質疑的,認為這是不是政府隱瞞了什麼重大的疫情信息?

如果突發情況政府已經知道,那麼就該早點建議大家去檢測。畢竟奧克蘭還在Lockdown,那個時候大家還沒有上班,對社會造成的成本最低。如果突發情況政府也是週末剛剛才知道,那麼為什麼還是堅持在週日通知繼續正常降為二級,打開奧克蘭的封閉?所以不少人都因為此事對政府和實際疫情產生了懷疑。

Ardern said the Government has "stepped up our expectations" of Aucklanders. However, she said the messaging was "wrong" on ads and messaging around people in South Auckland and West Auckland needing to get a test, even if they had no symptoms. She said the message still stands, but the top line message was an "oversimplification." She said she was "incredibly angry" about this. She said there was an attempt to keep a message simple, and it has been done "badly". "We are not asking every single person in West and South Auckland to get a test."We are not asking 700,000 people to get a test." she said. "It was a mistake."

看看新聞採訪裡,以口才好,善於公眾溝通聞名的總理阿登姐的表述,讀完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她說沒有任何人為此需要負責,這是一系列小的錯誤造成的意外。這種一如既往看似寬容,實則和稀泥的表述,其實迴避了給與公眾一個合理而清晰的解釋。

疫情期間造成負面影響的事情還有很多,包括前衛生部長違規事件,還有強制隔離頻繁出現的問題。所以阿登姐為什麼這麼在意這件事情,我還是沒想清楚。那麼真實的疫情是不是像很多人猜測的,政府有可能隱瞞了啥呢?


新西蘭真實的疫情


既然阿登姐已經闡明瞭政府的態度:不是要求,只是建議西區和南區的有症狀的民眾去測試。那麼唯一合理解釋就是,政府(包括阿登姐)認為這兩個區存在一定社區傳染的隱患。大家都知道奧克蘭有社區傳染,但說實在對於手工記賬式新西蘭防疫工作來說,這個跟蹤難度不小。

目前出現的社區確診雖然零零星星,但南區是這波疫情的起點,也是確診人數最多的區,所以政府鼓勵南區民眾去檢測,這個合理。那麼,為什麼西區也要?這個沒有解釋。

政府沒說那麼多,但數據還是有不少的,我們自己看看數據。接下來四個表格都是我根據衛生部網站原始數據做的,數據起點是8月11日首例本地確診開始,數據剔除了海外入境隔離區的數據,因為這部分和本地沒有關係。

我們先看第一個,Auckland DHB。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這個奧克蘭不是我們平時理解的奧克蘭,而是類似華人俗稱的中區。新西蘭的確診個案分佈地是按照DHB,也就是地區衛生局來統計的。奧克蘭作為新西蘭最大城市,所以按人口分為Auckland,Manukau和Waitemata三個衛生局管轄。Auckland的情況其實還好,最近2周基本都是1個,但昨日再次出現了

3例

這第二波疫情目前看到的源頭,大家談虎色變的南區,就是Manukau,它在這段日期的單日確診數據如下。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目前來看,這個區域有下降的趨勢,但說峰值已經過了,還說不準,比如前天就還有5例,但昨天的情況其實比中區還要好,真實情況到底怎樣呢?這隻有通過檢測才能評估,所以衛生部呼籲南區的去檢測也是合理的。

很多華人,包括我自己都疑惑不解的是,為啥呼籲西區的有症狀也儘快去檢測呢?當我把Waitemata這個數據拆開看的時候,我就明白了。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Waitemata DHB其實並不僅是西區,還包括了北岸。但既然衛生部是呼籲西區群眾有症狀去檢測,那想必這個數據裡大部分其實是西區的。從數據來看,雖然情況沒有Manukau那樣明顯的早期峰值,但反而是西區最近一週有過一次確診小高峰。

不過平心而論,無論這三個區域,病毒的社區感染規模都極為有限。更重要的是,目前查到的絕大多數基本還都是南區最開始的那一例有關聯。最後,合到一塊我們來看看奧克蘭作為一個城市整體的疫情是這樣的。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這個數據是剔除了入境隔離區的,也就是說,這都屬於社區感染。下面的綠線是奧克蘭以外唯一目前有確診的

懷卡託地區,兩例確診都與南區有關聯,其中最近的一例是上週五。看了這些數據,我們怎麼看來接下來的防疫呢?

如果只是看這個數據,說實在我還是不太瞭解衛生部為什麼要對南區和西區發出一個通知。因為就這三個區的社區感染情況,其實都在個位數,從統計學上來說可能意義都不大。

目前除了這次二次疫情的源頭存疑,並有極少數社區感染鏈以外的確診以外,新西蘭整體的二次疫情其實風平浪靜。


這次疫情與第一波有何不同

新西蘭的第二次疫情,

其實和3月初的那次差別極大。


首先,規模完全不同。第一次疫情最高單日新增接近100例,這次最高單日也僅到達過13例,兩則沒有太多可比性。

其次,形態完全不同。第一波疫情是有明顯的波峰波谷,呈現標準的圓錐形;而二次疫情至今基本上是一條平線,從未有過像澳大利亞維州那樣的高速增長期。

最後,內部結構不同。第一波疫情以輸入型為主,後期開始有一定社區感染;二次疫情卻是社區感染開始,並佔主要部分,但社區感染源頭至今不明。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為什麼會有這些不同?


主要原因是兩個:

入境人數大幅下降+奧克蘭封城早。


第一次疫情時,特別是早期還有大量人員入境,而輸入性感染一直都是新西蘭的主要構成。到了這一波疫情,日均入境人數已經到了低位。而且在第一波疫情和第二波疫情之間,新西蘭還引入了強制隔離,所以一度出現了102天無本地確診的優秀防疫成績。

如果一個國家打算採取拒病毒於門外的防疫國策,那麼守住邊境就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式。這是新西蘭,澳大利亞目前的狀況,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兩個國家目前來看還是控制得住的。

但千防萬防,總難免會有邊境管控的漏洞。而在不小心輸入的疫情稍有苗頭的時候,政府就必須下重手封城。

這種強硬的方式對於控制病毒在境內的擴散是有效的,對於澳大利亞,主要疫情還是控制在了維州;對於新西蘭,雖然還是出現了懷卡託的兩例,但整體來說還在可控範圍內。

可是這種嚴防模式也在逐步走進困境。


新西蘭式防疫模式的困境


企圖徹底將病毒拒於國門之外的做法,看起來頗為有效。但這種模式也有致命的弱點,它要長期奏效取決於兩個因素:疫苗儘快問世+持續有效的封堵國門,後者是為前者拖延時間。

首先,我覺得疫苗開發不容樂觀。

這一切都和Covid19這個病毒的特殊性有關。經過了這半年的知識普及,今天我們大多數人都知道了新冠病毒COVID-19,屬於單鏈RNA病毒,既是單鏈,又是大分子,這類RNA病毒從遺傳學性狀來說,就是非常容易變異的。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我們熟知的RNA病毒還包括流感病毒、SARS病毒、MERS病毒……這類病毒與天花,皰疹等我們熟知的DNA病毒不同,後者能產生比較穩定的抗體,所以開發的疫苗是穩定的、有效的。但RNA病毒抗原變異性快,這決定了研發新冠病毒疫苗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歐美國家,流感每年都是帶走老年人生命的重要因素。流感疫苗雖然早就有了,但每年都需要更新,因為就像押寶一樣,你也不知道今年流行的是哪種流感。這大概率就是我們今後要面對新冠病毒Covid19的情況,事實上現在它已經有了多個變種。

就在幾天前,香港還出現了全球首例二次感染的實例,醫學證明二次感染的病株有所不同,換而言之,他感染的是不同變種的Covid19。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我不是說疫苗不會來臨,而是說不要期待一勞永逸的疫苗。我們大概率就需要和這個病毒共同生存下去,就像我們不會試圖在全球消滅流感。這個世界有國家嘗試永遠的拒流感於門外嗎?恕我孤陋寡聞,答案好像也是沒有。

就是說,這個病毒是防不住的,它總會找到機會突破你的邊境管理漏洞。從這點來說,我對持續邊控能達到效果是持悲觀態度的。那麼病毒一旦突破防線,你可能就需要採取封城的方式追堵,而這對社會經濟體系的破壞是巨大的,也不可持續。


其次,民眾對封城的支持持續下降

這一次奧克蘭的兩週多“封城”,其實大家都有親身的感受,那就是輕鬆。沒有之前的害怕,也沒有太多的警惕,除了更多的人終於戴起了各種各樣的口罩,整體氣氛要放鬆得多。

週一奧克蘭解禁了,我昨天在開始寫這篇文時就查過紐航網站。奧克蘭飛皇后鎮的航班,當時看到接下來三天只有幾張票,從週四開始就沒位置了。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接下來呢?除了6號和7號還剩少量座位,所有飛往南島皇后鎮的航班也都是滿座了。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除了飛走的,其實更多是自駕離開奧克蘭前往羅託魯瓦,陶波,科羅曼多,派希亞等奧克蘭周邊地區了。我一位在內皮爾的朋友開玩笑說,他們當地人要去2號公路設路障,擋住要來的奧克蘭人。我說那還有划著遊艇,帆船出來的啊!下圖為解禁首日的奧克蘭國內機場。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離開的人,有的是想補給自己一個假期,有的是覺得奧克蘭可能還會封城,早點出去度假,還有的打算搬到其他地方遠程辦公等等。前幾天很多人討論週日阿登姐會不會繼續延長封城,我都是說,除非特別嚴重的疫情反覆,否則她都不會隨便延長,因為她也在估量民眾的心理承受力。

每一次封城,民眾的耐心都會失去一些,對於封城得失的思考也會更多一些。


再次,經濟下行壓力凸顯。

封城這樣極端的做法,對於服務業這類就業人口比例較高的行業是致命的。封鎖邊境已經讓外來遊客降為零,封城就更大幅降低了本國居民活動對經濟的推動。奧克蘭人都在家(或在家辦公),這些街頭巷尾的餐廳,咖啡廳都承受著極大的生活壓力。

不是所有的餐廳都可以轉為團購或外賣,而且轉為團購其實餐廳也是慘淡經營。我記得這次封城前的一天,我開優步時到中區一箇中餐館。不少進店客人都在門外用一些團購軟件點餐後再進店,後來我和老闆聊天,他也很無奈。一份$13塊錢的餐,客人到了門口網上團購一下就只需要付$9.99,平臺再扣$2,店主實際收$7.99,根本就累死累活不賺錢。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新西蘭是個人口小國,僅500萬出頭的人口,很多小城鎮人口僅幾千或數萬。很多南島小鎮嚴重依賴旅遊業,雖然說今後新西蘭也會重新審視如何發展旅遊業,但這些地區不可能在一夕之間同時承受失去海外遊客和本國遊客。而失業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推手,它會改變社會政治生態的平衡。

無論今年大選是哪個政黨(或聯盟)上臺執政,面臨的都是棘手的經濟難題。央行的寬鬆政策已經帶來奧克蘭房價時隔四年的再次啟動,這會進一步的加劇社會矛盾,對這個世外桃源一樣的國家帶來巨大的壓力。

極左的綠黨已經喊出了對身家超過100萬紐幣的人徵收1%的財富稅,超過200萬紐幣的人徵收2%的財富稅,從而去支持為所有非全職工作的人提供每週325紐幣的最低收入(GMI),以確保所有新西蘭人能夠獲得有足夠的尊嚴生活。如果更多人因為經濟下滑墜入貧困,這個本來就極富社會主義色彩的國家將加速向左翼轉向,而那恐怕是很多新移民的夢魘。


最後,新西蘭對南太平洋島國的輻射


因為歷史和文化原因,新西蘭一直希望自己承擔更多南太平洋島國的領袖角色。事實上,庫克群島,托克勞、紐埃這三國本身就是新西蘭王國(Realm of New Zealand)的組成,其中庫克群島與紐埃兩國的國防與外交事務主要由交由新西蘭負責,只是他們依然擁有各自的權利。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薩摩亞曾經也是新西蘭王國的一部分(延申閱讀《

疫情下的新西蘭(19)當年疫情應對不當,新西蘭痛失這塊土地 》),後來獨立出來了。其他南太平洋島國斐濟,湯加等也都因為地理位置和他們與毛利人傳統文化的聯繫,都和新西蘭有著密切關係。

往來這些國家的國際航班很多都是從奧克蘭轉機,而且新西蘭本來就是這些國家極為重要的遊客來源。這些國家目前也是採取類似新西蘭的嚴防死守策略,但如果這樣的情況持續幾年,對經濟的破壞也是不言而喻的。


口罩終於戴起來了


不過最終口罩還是帶起來了。

我最近幾次外出,戴口罩的人比例大了很多。BNZ銀行去激活自己剛收到的信用卡時,門口關著,需要工作人員開門。裡面所有的客人都戴著口罩,辦完每筆業務,工作人員還會對觸摸屏和設備都消毒。

新聞來看,地鐵口都有了賣口罩的小販!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昨天早上,老婆給每個孩子都放了一個口罩在書包裡。最小的若愚在車上就掏出來戴著了,他覺得很Cool。結果回家的時候,我問他口罩呢,他說玩丟了。再問他有多少同學戴口罩,他說十幾個人有四個沒有戴,不過大家都覺得很好玩。

我們就這樣不知不覺適應了新西蘭版的新常態,2.5狀態。

從阿登姐的憤怒,看新西蘭防疫模式的可能困境

不管你喜不喜歡,付出多少代價,也許最終所有國家還是不得不選擇全民免疫的策略。那一天,我們也許會像對待流感一樣看待新冠病毒Covid19,不再有那麼大的恐慌,養成更好的衛生習慣,人與人保持更遠的物理距離,逐漸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而病毒,就在我們身邊的不遠處。

它們不再那麼肆無忌憚。

我們也不再那麼怕它,

更不會試圖徹底消滅它們。

作者:Tony,新西蘭本地自媒體寫作人,獨立旅遊規劃師,抖音:nztony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