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作者:Tony

排版:Elaine

圖片:未標明都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接上集:夢裡的那片海


我決定第三天帶孩子們去螢火蟲洞。

從考古來看,早期的毛利人已經發現過懷託莫螢火蟲洞。但直到1884年,來自Kawhia(就是我們這幾天住的這個小鎮)的當地毛利酋長Tane Tinorau才帶領英國勘探人員Laurence Cussen 和 Fred Mace 到了洞口,他們是從今天遊覽的出口乘船進入,為洞穴上方“漫天繁星”驚歎不已。前兩位後來還多次探索了洞穴。

從1889年開始,Tane Tinorau和妻子就組織了洞穴遊覽服務賺取收入,這裡是新西蘭最古老的旅遊景點之一。在後來的一百三十多年裡,政府曾經奪取了所有權和管理權,但1989年還是最終糾正錯誤,將土地和山洞歸還給了酋長的後代,她(他)們就是你今天在景點看到的絕大多數工作人員。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懷託莫地區的形成很簡單。3000萬年前還在海底,各種海洋生物和貝殼的殘骸經過數百萬年的沉積和擠壓形成了石灰岩。後來地殼運動將這個地區推出海面,水流將地下的岩層挖得千瘡百孔,形成了至少300個地下洞穴。懷託莫螢火蟲洞只是其中一個而已。

我們其實來過兩次了,我自己更是做為導遊來過這裡近百次,就像是自家後院一般的熟悉。但這次我希望帶孩子體驗一些不一樣的東西,那就是懷託莫三大洞穴之一的努阿庫裡(Ruakuri Cave),它的洞口入口非常非常特別。

從Kawhia前往Ruakuri,有兩個選擇,走31號轉3號,路況相對更好;走Kawhia harbour road,路會更繞,但你可以看到很漂亮的瀑布和巖洞景觀,春季你還能看到很多捕撈銀魚的人,更有樂趣。考慮到Sunny特別暈車,我們還是選擇了更好走的第一方案。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Ruakuri,毛利語,Rua 是 Den,即野獸的窩,Kuri 是 Dog,所以中文可以譯作狗窩,大概400-500年前就被當地一個部落酋長年輕的兒子發現了,當時在洞口附近他被野狗襲擊,後來人們發現了野狗藏身的隱蔽洞穴。和螢火蟲洞不同,這個洞穴的入口附近被毛利祖先用做Urupa,即墓地,這也讓洞穴後來的商業開發成為難點,因為穿過墓地會有違毛利傳統禁忌。

最後設計師想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Ruakuri Cave也因為這個方案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現在的入口就在下面這片貌似普通的岩層裡,你能看到很漂亮的沉積結構,告訴你這塊土地曾經在海底深處。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打開電閘門進到裡面,漆黑一片。導遊會引導大家扶著欄杆站好。隨後電閘門緩緩關閉,燈會慢慢打開,你可以點擊下圖感受一下效果。

當眼睛適應了黑暗的環境後,你會發現其實自己站在一個巨大中空建築的頂部,一個螺旋下降的環形樓梯帶領你走到地底深處。很夢幻的感覺,孩子們開心的扶著欄杆一起往下走去,很好奇會看到什麼。周圍很安靜,只能聽到水滴的聲音和迴音。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當你終於走到底部時,你能看清那是一塊石頭。水滴從天花上落下,剛好落在石頭上。就像奧克蘭博物館入口一樣,你可以沾一點水,這在毛利文化裡代表解除禁忌,你被允許進入這塊曾經的禁地。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這個巧妙的設計繞開了原來入口的墓葬,從更高的位置螺旋下降到達底部的隧道口。這項耗資數百萬紐幣的工程既保留了對原住民文化和習俗的尊重,又給遊客一個更不一樣的體驗和感受,證明保護與開發並不必然矛盾,而要看你的決心和價值觀。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接下來我們就是在大大小小的溶洞裡穿行。這裡的石鐘乳和石筍發育很完全,各種形狀千奇百怪。不過為了保護洞穴內的自然生態,減少干擾,這裡只有白色冷光照明,而且遊客過後即關閉該區域燈光。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我們還能看到正在參加黑水漂流(新西蘭 地底深處40米探險)的遊客,我對那次震撼心靈的漂流至今難忘,那屬於真的一生必須來一次的項目。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這張圖你可以感受一下洞的大小。和中國很多大型溶洞比起來,這個南半球最大的溶洞確實算不上視覺盛宴,尤其是燈光相對更為樸素,所以就更難立體的展現千奇百怪的奇觀。但你可以看到最原生態的洞穴,能看清楚鐘乳石和石筍的原色。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地下洞穴非常人性的設計為無障礙通行。對於那些輪椅出行的旅行者來說,或者推嬰兒車出行的父母來說,真的是非常的方便。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努阿庫裡洞穴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那就是你可以在這裡和螢火蟲合影。這在新西蘭商業洞穴裡是唯一的一個,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個洞穴的參觀是小團,而洞穴又特別大,所以對螢火蟲的打擾相對較小;而且步道也比較平整,不容易因為拍照出現事故。

參觀的全程幾乎都能看到無數螢火蟲,雖然不如懷託莫螢火蟲乘船時看到的那麼密集震撼,但你走1個小時,周圍看到的螢火蟲不重複的感覺卻又不同。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因為是石灰岩,所以稍微細心你就能看到各類化石,除了貝殼,生蠔等外,你還能看到鯨魚的化石。毛利嚮導會允許你親手撫摸化石,感受那穿越千萬年留存的生命痕跡。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在參觀的後半程,我們穿過一個倒心型的隧道,非常有儀式感。它是天然形成,只是地面做過清理處理,方便行走。行走其間,你會有種穿越星際的感覺,彷彿隧道的盡頭是另外一個時空。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其實隧道的盡頭

是我們進來的那個螺旋樓梯。

我私下裡問了毛利導遊一個問題。為什麼毛利人會在4-500年前選擇這裡做為禁地埋葬祖先?他沒有直接回答我的問題,但給我講了一個小故事。這麼深的山洞本應該是黑暗,死氣沉沉,了無生機的;可是當你進入這個洞口後卻發現猶如進入另一個世界,那裡水流潺潺,溶洞的天花板上繁星點點,猶如人間不夜天。

我仔細想了想他說的話,想到書籍提到秦始皇陵內部的記載:“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這麼想想,和這個地下洞穴內山川河流,銀河星辰是一個道理了。這個山洞的入口就猶如連接生死兩個世界的節點,古代毛利人將逝去的親人埋在這裡自然別有不同意義。

到地心深處去探險 || 皮龍亞狂想曲(4)

懷託莫地區是Tainui毛利人離開卡菲亞後往內地滲透的早期生活區域。下午回到卡菲亞,老爸又在碼頭釣魚,我去看他的時候和遇到的幾個當地人聊天。我關於那條大船為什麼最後停在這裡的問題還是沒有答案,倒是2天后在Raglan時我無意中得到了關於這條船更多的信息。

當晚小雨,天氣不大好;第二天天氣預報是多雲。我祈禱能有一個好天氣,因為我計劃穿近道去婚紗瀑布,如果天氣不好,那就只能走更遠的路了。我們將從皮龍亞山的西側北上,然後在Raglan停留2晚。如此一來,我們基本繞著皮龍亞山轉了一大圈了。


下集:山谷裡的婚紗瀑布 || 皮龍亞狂想曲(5)


往期文章精選


蝴蝶翅膀很漂亮,但它自己看不到

疫情下,最後一批中國遊客(全集)

阿布日記: 發財的白日夢 (11-15)

賭王上週來過新西蘭,你知道嗎?

奮鬥到底 或 平庸至死?這部史上最火的軟文,無意中告訴了我們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