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幹部應當“四為、四不為”,你是不是村民心目中的好乾部?

導語:村幹部是農村的一面旗幟和標杆,尤其是在對外方面,從村幹部的身上就能看出一個村怎麼樣。單純看某一農村的村幹部,其實看不出來什麼,但是以一個鄉鎮為整體,看這個鎮上所有村的村幹部,與其他鄉鎮所轄村的村幹部做對比,大概就能看出一些,比如說村幹部在鄉鎮開會這件事。

村幹部應當“四為、四不為”,你是不是村民心目中的好乾部?

但凡經歷過多個不同鄉鎮開會的人,不難發現縣城的鄉鎮中村幹部開會場景和山區村幹部開會場景還是有比較明顯區別的,當然這個是有點極端的對比,但是區別有三方面,一是會場紀律,二是衣著穿戴,三是文化程度;從整體上看都是前者優於後者。那這是為什麼呢?當然很大程度上是由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但是也並非僅僅如此,那麼在此就必須要提到當下村幹部的選擇標準,其中就有“四為、四不為”,具體指哪些呢?一起來看看。

為村民服務,不為己謀私

這裡說的就是村幹部應當有為民服務的意識,也就是當選村幹部的初衷需要純粹一些。純粹的初衷就是要樹立為民服務的意識,而不能是為了村幹部手中的權力,有了權力更應當為村民做主,而不是從中謀取一己私利。有這種思想的村幹部必定也走不長遠。

村幹部應當“四為、四不為”,你是不是村民心目中的好乾部?

為人作風實在,不為虛假之事

村級組織算是最最基層的組織,村幹部每天處理的各種事務都離不開村民,都關係著村民的點點滴滴。所以必須得辦具體的實事,來不得半點含糊。唯有得到多數村民的支持和滿意,才能在村中立於不敗之地;如果村民有了難事,村幹部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或者對村民敷衍了事,那怎麼能得民心?又怎麼能做全體村民的主心骨呢?

村幹部應當“四為、四不為”,你是不是村民心目中的好乾部?

為人處事要公,不為偏倚之事

農村中大大小小的事務都壓在村幹部的頭上,而且在村內村民基本上都認識,當然其中不乏和村幹部熟絡的人。那麼村幹部在平時難免遇到熟人辦事、碰到與熟人有干係的事務甚至遇到一些賄賂之人,在這樣的時候,更應當做到公平、公正,不能為蠅頭小利而卑躬屈膝,不能做出有違公允之事。

村幹部應當“四為、四不為”,你是不是村民心目中的好乾部?

為人謙虛好學,不為小人之事

作為一名村幹部,不僅要接地氣,熟悉農村,更應該謙虛好學,學習關於農業、農村、農民的各項法律法規以及政策方針。尤其是要多多學習法律,做到懂法守法用法,用法律來治理農村,不僅可以約束村民的行為,也可以衡量村幹部自身的行為是否存在違法違紀現象,從而及時糾正。學習的知識面廣了以後,在管理農村時才能遊刃有餘,而且這也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明辨是非,不為小人之事。

村幹部應當“四為、四不為”,你是不是村民心目中的好乾部?

結語:村幹部都是在家門口工作的一群人,看著普通,實則作用很大,帶頭作用起好了能夠帶領村民發家致富;如果帶偏了,也能阻礙村經濟的發展。所以村幹部是鄉村治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對於村幹部的這“四為、四不為”,你有什麼看法呢?一起來說一說吧。

如果喜歡筆者文章的話就關注筆者、點個贊、評論一下、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哦~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文中有不足之處,還請提出寶貴意見,歡迎大家來說一說自己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