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人生,就是一個選擇和被選擇的過程。

上大學選專業,畢業後選工作,談戀愛選對象;選什麼樣的髮型,選節假日去哪兒玩,選什麼時候跟領導彙報工作等等,無時無刻不在做選擇。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選擇,就意味著要去利弊權衡、取捨,要去承擔選擇的後果,這會讓我們產生各種猶豫、糾結和懼怕,造成不想選、不會選、不敢選,以及漏選、錯選。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不選,也是一種選擇

關於選擇,我們遇到的第一個困惑就是:沒得選。

父母逼我結婚、生孩子,我沒得選;

工作不爽,但又不知道能幹什麼,我沒得選。

其實此時你已經做出了選擇:不選。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我們更喜歡去強調“沒得選”,而不會說是“我不選”,有兩個原因:

  • 一是逃避責任。

“我不選”是我做出的決定,就要為以後的事情負責;而“沒得選”是客觀的原因,與我主觀無關,我不需要為這個選擇承擔後果。

  • 二是不用改變。

不是我的選擇,我也沒得選擇,只能這樣了,我就不需要再時間精力去找其他可能性,再去嘗試任何突破了,隨遇而安。

選擇不選,你就可以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別人,推給客觀,這隻會增加你的怨氣,而你不去選擇、不尋求改變的最終後果,還是要自己承擔。

因此,沒得選,是你選擇了不選,而且是一種消極的選擇。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選項太少,是因為條件太多

做選擇的第二個困惑,是選項太少,候選項中沒有我們想要的最佳選擇。

剩男剩女就是這麼剩下來的。

前幾年有一篇漫畫網文《我心中的10%先生》非常火,博主期待有一個身高、年齡、收入、飯量、知識面、人際圈、體貼度、愛意、主動性、生命力等10個方面都比女生高出10%的理想先生,10%×10=100%,就可以獲得一個100%的理解伴侶。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下面我就用理科直男的方式打破這種浪漫的泡沫。我們假設這位女生屬於中上水平,100分制中得70分,那她男朋友就是77分。如果低於77分的都不考慮,那就只剩下23%的人可以選擇。

10個項目,也就是23%的10次方,大概是4.14×10的-7 次方,也就是大約240萬人裡面會遇到1個。

每個人在適齡期間,能夠深入瞭解的人不超過150個(包括同性)。

也就是說,這個女孩需要16092輩子才能遇到1個符合她要求的10%先生。

而且,對方還不一定挑中她。

如果女孩條件更好一點,分數更高一點,遇到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一件這麼浪漫的事情,被我講得這麼殘酷,這是分分鐘要掉粉的節奏呀。

問題出在哪裡?

條件設置太多。

想面面俱到,就面面不到,你永遠找不到一個符合你所有條件的選項。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選擇:先做加法,再做減法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怎麼樣的?

先做加法,再做減法。這個過程中,容易出現兩個錯誤:

  • 一是加漏了。

在選擇前,必須羅列出各種條件,不斷地做加法,把能考慮到的所有可能性都列出來,特別是那些必要條件,不能忽略,也不要減輕權重。

但由於我們的經驗、閱歷、視野和條件的限制,不可能把所有的選項都考慮到。

因此,選擇是受你的視野所限的。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 二是減錯了。

當你“什麼都想到”時,你是無法做出選擇的,因為裡面摻雜著大量不必要的條件,會出現無數干擾因素。

此時就要做減法,把次要的條件一個個排除掉。

前幾天有個朋友在找工作,他的要求很樸素:事少、錢多、離家近。但託了不少人,找了好幾家公司,都沒有完全符合心意,要麼事多,要麼錢少,要麼離家遠,總覺得不滿意,結果越找越差,越找越心焦。

我問他:三個條件必須減一個,你會減哪個?他說事少。

再減一下呢?離家近。

還是覺得錢比較重要。

於是他挑了那家收入最高的公司,越看越中意,然後就覺得另外兩個條件都不重要了。

選擇對象也是一樣道理,先把自己想要的條件都列出來,再從其中找出1-2個自己最在乎的條件,控制好比例,其他的只做參考,相信會有不少人能入圍你的候選池。你就可以再優化自己的條件,挑出最匹配的那個。

此時要注意千萬別減錯了,刪掉了必要的條件,把本來必須考慮的,甚至是重要的條件忽略了,最終會造成錯誤選擇。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價值觀,就是你覺得什麼最重要

那應該依據什麼來作決定:排除哪個條件?保留哪個條件?

你的價值取向。

價值觀,其實是一個很實在的概念,就是:你覺得什麼更重要,你覺得什麼最重要。

當你作出了選擇,就給出了“什麼最重要”這個答案,也就做出了“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個決定。

如果我那個朋友選擇“事少”,他就想成為一個慵懶的人;

選擇“錢多”,就想成為一個富有的人;

選擇“離家近”,就想成為一個顧家的人。

每個選項背後,都是一個不同的“自我”。

選擇,就是不同自我的競爭。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因此,當我們在做選擇時,不應該猶豫,而是應該進行自我的探索。

當你不知道如何去選的時候,當你還在憑感覺選的時候,最應該問的問題,並不是當前決策的各種利弊,而是先要問自己:“我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這才是你做選擇的首要依據。

用這個理念,你也可以去觀察一個人,分析他是怎麼選的,他為什麼會這麼選,以及他這麼選是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選擇的不斷疊加,就鋪成了一條自我塑造之路

選項的背後,只有價值觀嗎?

遠遠不止。

價值觀是你過去所有經驗、體會和感悟的總和,選擇是你當下的行為,而影響的又是你未來的走勢。

往回看,選項是你的價值取向;往前看,選項是一條條通往未來的路。

我們不能用靜止的思維去看待一次選擇,而是用時間的維度去思考。

每個選項背後那條路的盡頭,都是一個個完成了的,卻又完全不同的自己,而這條路就是一個自我塑造的完整過程。

你當下的選擇,是這個過程啟動的第一步,也是整個自我創造的第一步。

後面還有很多步,你只有一步一步走出去,才會知道下一步又該如何去走。

但不管怎麼走,你的目標和方向可以始終保持不變,你選得會比別人更自信、更堅定。

被剩下,是因為選擇太少,還是不會選擇

清楚這個道理,可以降低你做選擇的難度。

決定雖然依舊是艱難的,但你不會再被環境,或者問題本身所支配。

比如,不會再去為“領導打壓我,我要不要辭職?”“男朋友不上進,我要不要分手”等一些由受他人和環境影響而產生的問題所困擾。

選擇,最終是在選走一條什麼樣的路,你就是在用選擇,把自己塑造成那個想成為的人。

本篇是系列文章《阻礙成長的認知偏差》中的一篇。該系列文章著力提供新的思考維度和觀察視角,對日常概念中的認知誤區進行糾偏和完善,助力您形成更科學、有效、實用的行動理念,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