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指导作文,父母暴躁,孩子痛苦,不妨试试这样做

每逢周末,父母都会遇到一件头疼的事——指导自家的孩子写作文。

事先申明,我们主张教材中的习作,应该在课内完成,而不应甩给父母来指导,“习作教学”这原本就是语文学科教学应有的任务,或者说是项目。但如今的格局大多是——作文成为周末的一道让人抓狂的作业,父母成为这道作业的监督者。

要是父母会写作,还算是给了一个提升子女写作力量的机会;倘若不会,则成了周末中影响家庭生活的罪魁祸首。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父母,并不擅长习作辅导。

给孩子指导作文,父母暴躁,孩子痛苦,不妨试试这样做

面对现实吧!如今,老师布置了作文命题,整个周末父母和子女都是愁眉苦脸。周一要上交,小孩不得不写,父母不得不充当老师进行指导。这时候,父母很自然地会提出要求,我们称之为“给出命令”。在心里,父母满心期待“小孩应该会”,所以,能够清晰、严格地给出一些写作指令。例如:写景文,就让子女按顺序写,一个一个写;又如写叙事文,总告诉子女写具体,轻巧地说“喏,加个事例不就更具体了吗?”……

我们一厢情愿的以为小孩接受指令就会写,这是严重的误识。

其一,以指令来教,增加的是“恐怖感”。

每次遇到作文,就有那么多的要求,要达到那么多的标准。这是一件很让人头疼的事。

其二,只给指令不给方法,增加的是负担。

有要求,又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任务没达成,自己还要挨骂。所以,每次写作都伴随着不良的情绪体验,都有沉重的心里负担。

其三,指令本身显得空泛,增加的是茫然

不要以为你把指令说清楚了,就万事大吉。很多时候,指令本身也显得空泛。例如“写具体”。该怎么写,才算写具体呢?也许你会说,不就是加个事例吗?加事例确实能够写具体,可事例怎么加,这就是支撑达成目标的方法,就是学习的内容。事例本身,不是说加就加的。没说清楚,就连“写具体”这一指令也更加让人迷茫。

我们给的“扶梯”,给的“辅助”,给的“方法”不够,只给出“指令”当然是行不通的。

举统编三年级上册习作《我来编童话》为例,再次帮助大家理解。

给孩子指导作文,父母暴躁,孩子痛苦,不妨试试这样做


父母都以为小孩儿一定会编童话,小孩都是故事大王。所以,似乎只要告诉小孩要大胆想象,就能编出童话了。请注意,这里的“大胆想象”就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典型的指令。所以,我们说起来的时候也会理直气壮。可没想到,子女编出来的童话,却是干巴巴的“一句话”——“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点+做了一件什么事”。最多再写写“他很高兴”“他很快乐”“他们幸福地在一起”……有个圆满的大结局,就万事大吉了

而每逢此时,父母可能会继续耐着性子鼓励说“请大胆想象,不要干巴巴的。平时你不是总说得没完没了么?为什么不写下来呢?”我们哪里知道?从说到写,又要经过一次转化,并不是只要会说就一定能写的。可见,只给指令,会写的就会写,不会写的,就只能以失败告终。

那么,不给指令,又要给什么呢?当然是给辅导,而是分层分级,逐步辅导。还以《我来编童话》为例,换一种方式辅导,看看结果如何。当子女编出了“一句话童话”时,我们还可以指导进行三个层次的添加,不断提升。

第一层指导:添加角色

可以让子女模仿本单元的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给自己写的童话故事增添一个“伙伴”。

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开篇就说出两个伙伴,蟋蟀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当故事中有了伙伴,伙伴间就可以对话,就可以行动,还可以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拥有各自的喜怒哀乐。小孩的故事为什么写不下去?也许是因为“独脚戏”很难演下去吧。所以,增添一个角色,让“大胆想象”有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给孩子指导作文,父母暴躁,孩子痛苦,不妨试试这样做


第二层指导:加写环境

可以让子女在故事中增添环境描写。这里说的“环境描写”对于三年级小孩而言,无法直接理解,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环境。依然可以借助课文,用本单元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让子女理解“环境描写”。

课文中写到美丽的圣诞树,看似繁华的街景,写到餐桌上那喷香的烤鹅……父母可以告诉子女:学习课文中的写法,当故事中提及一个“地方”的时候,就顺势往下写一写:这个地方有什么,这个地方感觉怎么样?所谓“写环境”,就是带大家去看一看你心中看到的样子,心里存着的图像。

例如,小孩在故事中写到:国王在森林里散步

指导可以鼓励小孩继续写:散步时,发现森林里有什么呢?有翠绿的草地,穿插点缀着几朵小蘑菇;有苍劲的大树,树干上还爬着环绕缠绵的藤蔓;还有密不透风的枝叶,仅吝啬地洒下小小的光斑……瞧,就这样,从低处到高处,逐一将心中的森林场景用文字呈现在故事中。


给孩子指导作文,父母暴躁,孩子痛苦,不妨试试这样做

第三层指导:加写故事

《我来编童话》最重要的写作点,就是编出一个好故事。怎么编呢?“编”是有方法的,有步骤,有路径的。并非只要“大胆想象”就能编出来的。依然可以通过课文,借助文中提供的方法。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会做三件事:说说话;想想心事;做最想做的事。

要指导小孩看到这个“编”故事的模板,让他在自己的故事中增加三个内容: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起话来;让故事中的人物想起心事;让故事中的人物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用阅读中获取的写作模板,加入自己想象中的内容,就合凑着编出了童话故事。此时,有了之前的角色添加,有了之前的环境添加,再编出一段故事,连缀起来,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原创的童话故事了。

还说那个“在森林中散步的国王”。可以编出一个经典的故事:国王在森林里散步。这是一座静谧的森林。大树都是百年以上的,需要三个人合抱;整座森林里都长着最嫩最绿的草。(添加环境)散步时,国王遇到一只兔子(添加人物),小兔子跑得很快,国王急忙追逐兔子。居然,跟随着兔子进入一个神奇的时光隧道……

也许,世界名作《爱丽丝梦游仙境》就是这样的吧。

给孩子指导作文,父母暴躁,孩子痛苦,不妨试试这样做

父母在指导子女写作文时,不能总是给“指令”,不要把作文辅导变成威胁恐吓。也不要总是潇洒地说:你先写出来,待会儿我再读,再给你改。父母应该给予切实的帮助,教方法,指出写出来,写好来的路径。长期如此辅助,小孩就会养成先构思,先布局,再用文字表达的习惯。同时,每次写作也就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能书写出心中意思,达到真正的练习提升的目标。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作文辅导##父母辅导作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