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時篇--題材熱點週期

本來上篇預告這篇要寫超短和指數週期的關係,但是在構思的時候,發現裡面要講情緒週期的內容,直接寫有點跳躍,所以今天接著寫擇時相關的題材週期,擇時的重要性闡述,請移步【擇時篇:指數週期】

上篇講了指數週期,屬於是宏觀到微觀的慢慢認知,接下來我們又要進一步縮小到小一個級別的週期,那就是題材週期。題材週期是貫穿整個指數的大小週期,也就是不管指數週期處於何種級別,題材週期始終存在,只不過在不同的指數級別週期,題材的週期大小不同而已。


先講一句話,人以群分,物以類聚。萬物兼具有等級之分。我不知道原因,但是看到很多現象,想不透可以不想,簡單認知就是自然法則。


股市是什麼,是人類活動裡創造出來必須有的場所,不管是經濟金融發展,融資也好,財富再分配也好,核心是人類進化史的產物。管你怎麼定義,反正這玩意兒就是人搞出來的,最後也是人參與的。


所以股市也就符合人以群分,物以類聚,具有等級之分的底層規則。具體表現形式是價格的波動起伏,而推動力是資金的買賣。而幕後是人的買賣行為。所以資金也就具有了資金群的特徵。資金群所到之處怎麼表現,那就是股票群的價格反應。也就是題材熱點板塊效應的表現。


大週期往上,大牛市,市場的所有資金成群,群起而攻之整體市場。什麼都買,什麼都漲。

中級週期,大部分資金成群,扎推在大部分股票群上,形成了多線條,多題材的上漲行情。

小週期,小部分資金成群,聚焦在單線條零星股票群上,形成了單一題材熱點的上漲行情。核心個股的上漲行情。


即便是按照大中小來分,在單一週期,也還要進行劃分,最聚焦的群體。比如說大週期往上,大牛市,普漲行情,有很多題材,但是不可能說所有題材都爆發漲停潮,不可能4000只全部幹漲停,總有強弱之分。這個等級規則是自然法則,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違背。舉個案例,就好比在一個房間裡面,有一堆火,肯定是火堆溫度最高,越遠溫度越低,離火堆最遠的角落,只能說在房子裡比較溫暖,不冷,但是他絕對不是最熱的。一樣的道理。


以上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表達一個觀點,題材=資金群,而背後大環境決定了資金群體大小,資金群大小也就決定了題材大小。影響題材的最近的因素就是資金群。所以研究題材就是研究資金群,單一資金激不起浪花,群體才能生活,才能打造帝國!才能有勢!三個人成立不了王國!


帝國不是一蹴而就,是會經歷開啟-成長-興旺-衰退-沒落。帝國不是一代而終,而是在歷史長河中交替推進。想想我們的歷代王朝的發展。這個問題很簡單,因為題材也是這麼演繹的!兩者的表現形式不一樣,但是底層邏輯是一樣的。這就是題材週期!


任何一個題材的演繹都會有開啟-發酵-高潮-衰退這四個核心階段,由於市場的動態,中間會有分化和修復階段這2個階段伴隨全過程。只不過不同的驅動源以及不同的背後環境(指數和情緒週期),會導致6個階段的表現形式,表現時間不一樣而已。

具體表現形式和表現時間:


先說大的,如果是大週期往上,那麼題材週期會加長,落實到題材週期就是上升期會加長,衰退期會縮短,分化會很弱,修復會很強,也就是容錯率會很高!也就是上升期,資金群是很聚焦的,很積極的,一旦聚焦就會形成,不容易輕易打散。反之就是對稱的一面。


然後是小的,也就是題材本身的6個階段演繹形式。會根據驅動源不同,出現階段跳躍或者反覆的情況。也就是直接來就發酵到高潮的,或者是開啟之後直接就衰退的,或者是高潮之後還繼續高潮的。而這一塊和前面講的指數環境週期有關,也和超短的情緒週期階段有關係。還和題材的驅動源要素有關(級別、新舊、想象空間)


而對於題材週期的影響因素,站在超短的角度,情緒週期階段更加核心和重要。其他不是說不重要不看,只不過重點是情緒週期階段,因為情緒週期是超短的魂!


如果是上一個週期的題材處於是衰退到沒落的階段(伴隨的超短情緒週期也是衰退到冰點的階段),這個時候就有可能出現開啟再直接到衰退,或者是開啟發酵直接到衰退,也就是打不出高潮,原因很簡單,資金群沒有足夠的聚焦,勢沒有起來,就好比上一個王朝還在沒落之際,兵荒馬亂的,這個時候如果要起義單獨開闢一個新王朝,失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而在冰點後期,差不多到拐點了,空間殺到極致了,題材已經走了多個炮灰了,這個時候比如說重磅驅動消息出來,可能直接就經歷了開啟-發酵-高潮這3個階段,盤面表現形式就是漲停潮出現。所謂的否極泰來,思漲心切!


上面講到的題材形成的“勢”的表現(也是判斷核心線條的元素之一):

1、表像是最簡單直觀的,那就是漲停潮出現(俗稱的板塊效應,漲停多就行,然而實際操作中會發現這種定義去操作會讓你虧的沒有方向,實際還應該結合下面的判斷)


2、漲停潮裡面要具備梯隊:空間龍,前排前鋒龍,人氣換手龍,大屁股中軍趨勢龍,後排跟風雜毛蟲!梯隊就是匯聚各路風格資金扎堆。


3、驅動源:這是勢的核心,也是拉開短線差距的核心。專業術語叫邏輯驅動。大多數人對於判斷題材的持續性主要看三要素:級別、新舊、強度。其實說的太籠統,太表象,帶著量化和線性的思維去判斷!而真正判斷題材持續性這是需要頭腦去思考的!


核心是這個題材具不具備想想空間,能不能讓人對於未來公司的業績可以去估算業績量,然後就是未來對於公司以及人類有多大的改變(說白了就是故事好不好聽,合不合理?是不是可以讓人興奮到想一直聽),把這點想明白了就明白了為什麼有的題材第一天爆發了漲停潮,第二天就全軍覆沒了,無一晉級,所謂的曇花一現題材(1-3天),

炮灰題材!(想想地攤經濟,驅動源級別夠大吧,漲停潮就強吧,但是最後是一地雞毛)(當然和情緒階段有直接關係)


4、大資金戰場。其實有了第三點,就大概率出現1和2。為什麼這裡不是說100%出現1和2,因為能不能出現1和2的結果還要看是否能聚焦資金,而聚焦資金一定是有大資金引導,然後輕易的就能引起共振,資金迅速集合,最後就形成“勢”!而資金是否去,就又要回到前面的關於背後環境的因素了。試問:如果是股災,暴跌,情緒剛好是衰退到冰點的週期階段,其實就是大勢明確往下的時候,大資金大手筆的去引導,能不能迅速輕鬆的聚集資金?


交易路上一個人走得會很慢,但是一群人會走的更遠,有緣結識,彼此珍惜!分享有幫助,請關注點贊轉發,留言區交流,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