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好,學會這些,再去看病吧

用最直白的話語,告訴你更專業的醫學信息!

醫院,就是一個社會熔爐,在醫院工作久了,什麼情況都能遇到。針對就診這塊,遇到最多的情況就是,患者或家屬完全不清楚病人的情況,一問三不知,這對治療的開展帶來很大的困難;所以,這一期,我們做個簡單科普,如何告訴醫生我不舒服?

為了自己好,學會這些,再去看病吧

作為一個醫生,當患者來就診時,我們必須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情況,只有這樣才能對患者的病情做出正確診斷及治療,那醫生會問的問題,就是患者或家屬應該知曉並準確告訴醫生的事。

一:主訴:患者或家屬自述患者的症狀或(和)體徵、性質,以及持續時間等內容。

什麼意思呢?簡言之:患者之所以到醫院看病的最主要的原因,以及這一原因的相關信息。

比如:

疼痛:醫生會問你:哪裡痛?,痛了多久了?,怎麼個痛法?(昏痛?針刺樣痛?刀割樣痛?火燒樣痛?絞痛?隱痛?等等),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會痛?持續痛還是間斷痛?有沒有什麼情況會加重或緩解疼痛?

嘔吐:什麼時候開始的?吐的東西什麼樣子?吐的有多遠?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會吐?吐完嘴裡會不會酸澀或者苦?

拉肚子:拉了多久了?大便性狀(成性?糊狀?蛋花樣?稀水樣?;大便顏色:黃色?黃褐色?深褐色?褐色?柏油樣?白色?)一天拉幾次、

看,所有的症狀都會問你:部位、持續時間,性質,

除了上面的,還會問:有沒有同時有其他不舒服?做過什麼檢查沒有(哪裡做的?什麼時間做的?結果是什麼?)?做個什麼治療沒有(比如用過什麼藥,名字,劑量,一天吃幾次,吃完後效果如何)

二:既往史 醫生向患者問詢的患者既往的健康狀況和過去曾經患過的疾病等方面的問題。

簡言之:以前有什麼病?什麼時候診斷的?做過什麼治療?治療效果如何?

尤其慢性病:比如高血壓、會問你:高血壓多少年了?最高血壓水平多少?平時是否吃藥?吃什麼藥(名字,劑量,一天吃幾次,)?吃藥後有沒有監測血壓控制在什麼水平?等等;

三:個人史:①出生地及居住地:注意出生地及居住地區與某種傳染病或地方病的關係。②生活與飲食習慣。③過去及現在的職業及工種。④冶遊及性病史。

生活習慣主要關注:抽菸、喝酒,比如抽菸:抽菸多少年了?一天抽大概幾隻?如已戒菸,那戒菸多少年。

通過了解這些信息,醫生才會知道,病人主要的訴求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同時,通過對病情信息的採集,做出一個大概的診斷方向,並對患者的身體大概情況有一個瞭解,這樣可以有方向性的開具檢查、檢驗,最後才能準確診斷,治療。

如果你能充分的瞭解清楚上面的這些信息,那對你的病情的診斷和治療是有很大幫助的,甚至可能少花一些錢,節約一些診療時間;你都記住了嗎,記不住就關注我,需要時候翻出來。


預告:

下一期我們講:如果家有老年人,作為兒女,你該做些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