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涅槃後並未留下佛經?佛教史上的四次集結到底幹了什麼?

釋迦牟尼涅槃後並未留下佛經?佛教史上的四次集結到底幹了什麼?

(北暮講古印度文化第74期)

文|北暮

釋迦牟尼在創立佛教之初,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當時的婆羅門教對於這種新興教派,都是持打壓態度的,而古印度的底層人民又因為缺少文化知識,很難去深入瞭解佛教這一新興教派。而且,釋迦牟尼涅槃前,並沒有留下書籍和指導性的思想。

所以,釋迦牟尼在世的很長一段時間,儘管他非常努力的去宣揚和發展佛教,可整個佛教,仍然只是在周圍的幾個國家之內有傳播度。

釋迦牟尼涅槃後並未留下佛經?佛教史上的四次集結到底幹了什麼?

佛教的指導思想的確立,以及典籍的整理,發生在釋迦牟尼涅槃之後的四次集結。正是因為有了這四次集結,這才確立了佛教的地位,讓後來加入佛教的人,有了學習的方向。

第一次集結

佛教史上的第一次集結,發生在佛入滅以後,這次集結的地點在七葉窟。這次集結主要確立了三藏經書——經藏、律藏、論藏。經藏記載釋迦牟尼的言行、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