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编随笔」早在50余年前中国就应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正文

在迎来建国70周年的2019年,我学习了医学论坛报"壮丽70年新中国医学力量"的有关报道,再一次为50余年前我国痛失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难得机会而深感遗憾。

早在1965年,也就是笔者进入大学本科学习的第2年,我国就庄严宣布(科学通报与中国科学中、英文简报),我国已开创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新纪元——成功合成了牛胰岛素。1955年胰岛素的化学结构才首次被阐明,当时《自然》杂志曾预言:"合成胰岛素将是遥远的事",但没想到仅3年后我国科学家就敢果断的以此为课题立项,并经过多个国内顶尖科研单位、上百人至数百人长达6年多的团结合作、艰辛努力后终获成功。笔者一直认为,这一项科学成就获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甚至绰绰有余,其科学价值甚至要超过青蒿素的发现,更何况这一成果的取得是在距今50余年前。但为什么最终却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呢?其原因可能并不在其科学价值的大小,而因其他难以解决的"技术"原因。

胰岛素合成是十分复杂、漫长的过程,至今恐怕也没人能说清当时到底有多少人参与了该研究,谁又是最主要、最关键的贡献者。20世纪50年代我国无论经济实力还是科研条件都相当薄弱,那又为什么敢于立下这一让人吃惊的课题呢?据报道,1958年夏天王应睐先生等9人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开会,讨论科研立项时,有人突然喊了一句"合成一个蛋白质",此人是谁已无法知道,但肯定不是王应睐本人。无论如何,最先提出合成牛胰岛素这一设想的就是实力雄厚的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因当时世界上已确定了一级结构的蛋白质只有胰岛素一种,自然课题就是合成胰岛素了。1958年9月以钮经义为首的小组开始了蛋白质前多肽——催产素的合成,并在当年10月成功获得了催产素的粗制品。

非常明确的是1958年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并启动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一开创新纪元的课题。但此后因任务过于庞大,人员与技术严重不足,他们又联合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并与北京大学签订了三方合作协议,由以上3家国内顶级科研机构共同协作,以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整个过程中主要参加者就有百人以上,不同时期与不同的关键任务又都有各自的领军人物与主要完成人。胰岛素有A、B两个肽链分别有21个与30个氨基酸,在经过数月"大兵团作战"合成失败后,1961年开始精简、重组研究队伍,1963年上述3家研究机构重新合作。1964年8月由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成功合成了30个氨基酸的B链,1965年5月由北京大学与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成功合成了21个氨基酸的A链。最后在1965年9月3日由杜雨苍完成了A链与B链的人工合成,冷藏14d后,于9月17日清晨终于观察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结晶,至此宣告成功合成了牛胰岛素。

1966年4月4日王应睐等3人应邀参加欧洲生化联合会,由龚岳亭代表中国做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学术报告,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66年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蒂斯尤利斯曾专程亲临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考察这一成果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诺贝尔奖委员会主席亲自造访,目的应不言自明了吧,但最后为何震惊世界的开创性研究却与诺贝尔奖无缘呢?据说根本原因是找不出一位代表人物来。众所周知,诺贝尔奖不授予团体与机构,只授予个人。此项研究有3家机构合作,主要研究人员就有数十位甚至上百位。除前面提到的王应睐外,还有带领团队第一个合成多肽的钮经义,第一个自主生产氨基酸的陆德培,第一个将天然胰岛素拆合成功的刘望夷,第一个合成长度达10个氨基酸链的张中碚以及前面提到将A链、B链合到一起的杜雨苍等。如果研究团队自己不能推选出公认的最主要贡献者,在当时政治环境下诺贝尔奖委员会也将束手无策。当时国内提倡团结攻关,不提倡突出个人,也可能有关部门并不"稀罕"诺贝尔奖这一"洋奖"。据说最初在决定青蒿素是否能获诺贝尔奖之时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只是因"有了聪明人,采取了聪明的做法",最终才确定出屠呦呦为最重要的贡献者,其他人成就虽然巨大,但也与获奖无缘。

为了肯定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这一伟大成就,1966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专门发表了题为"用毛泽东思想打开'生命之谜’的大门"的社论,1982年7月在恢复国家奖后该成果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主要完成人有钮经义等8人。1997年香港求是基金会再次授奖,此次除获国家奖的8人外又增加了陆德培的名字。

笔者一直在想,倘若50年前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能成功获诺贝尔奖,对我国整体科研与创新水平将起到多大的推动作用!在诺贝尔奖的激励下,我国一定会在全社会树立起专研科学的风气,一定会提前数年、数十年出现更多诺贝尔奖级的世界著名科学家,世界闻名的创新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