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經常野釣的老釣點在不改變餌料的情況下一天好釣一天不好釣?

雨中落蝶


釣友好!我是野釣小菜鳥,很高興能夠回答這一個問題,因為像你這樣的現象我也曾遇到過。因為我經常在同一個老釣位釣魚,以前這個問題我也曾經向帶我釣魚的老師傅請教過,下面呢,我把老師傅給我的解答分享出來:

同樣的餌料,而且是同樣的時間段在同一個釣位釣魚,有時候好釣,有時候不好釣,我們從以下5點來分析:

1:氣壓。氣壓的高低對魚口有著很直接的影響,在氣壓高的天氣,水中溶解的氧氣量將會大大提升,這個時候,水中的魚進食性也是會隨著氧氣量提高也增大,也就是說,氣壓高的天氣比氣壓低的天氣,魚更容易釣。悶熱的天氣,氣壓會降低。人都會覺得悶,更何況是魚呢。

2:風。很多人或許覺得這個無關緊要,其實這也是錯誤的,風的影響跟氣壓一樣重要,但是有區別在於:無風,魚口相對較差,微風魚口較好,風大時反而口較差。那是因為風太大了,水面波浪太大,反而水裡得魚會收到驚嚇,而躲在深水處。

3:溫度。有些地方溫度不穩定比較常見。比如同樣的時間段,今天氣溫25度,明天變成30度。也有可能天氣溫度高一點,下雨過後明天氣溫降一點。這種氣溫會出現魚口非常不穩定的情況,有時候溫度適宜反而沒口,降溫了也有可能魚狂口的時候,這些都是收到了溫度的影響。

4:人為影響。人為影響大家都有可能碰到過,比如作釣之前,有電工或者網工光顧過釣位,也有可能有船經過干擾到魚,導致釣位底下魚非常少,無人干擾的時候底下魚比較多,所以會出現魚口不穩定的情況。

5:魚群活動影響。這麼說吧,水中的魚兒是活動的,尤其是野釣的時候,那些魚不會每天同一個時候出現在一個地點,它會到處遊走,魚口好的時候,某天經過你窩點的魚比較多,魚口差的時候,那是碰上了窩子附近沒魚,窩子裡面沒魚,你用什麼餌料都是沒用的,這種情況是最經常遇到的,這也是很多老釣友常說的:釣魚其實很多時候要看運氣。

正所謂釣無定律,有時候釣不到魚真的不是技術不行,跟魚開口有很大關係,魚不開口的時候想釣魚真的難。





野釣小菜鳥


你好!我是臺釣醉刀,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關於你這個問題我以下幾點看法,希望能幫到你。

一、天氣。如果天氣悶熱和時常的氣溫變化是導致魚兒不開口因數是很直接的,要把握看你出釣的時間段,夏天最好最好早上與晚上,中午天氣悶熱魚經常不開口!

二、密度。如果魚的密度不夠,就很難把魚誘到自己的窩點,就會出現今天有口明天沒口,所以說今天剛好有魚在你釣點附近就上魚了!明天去釣魚沒在你的窩點周圍所以就難釣了!

三、人為。如果昨天魚被電工,網工這些人光顧了,魚兒受到了驚嚇!傷的傷死的死所以魚兒自然也不開口啦!

以上個人見解!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醉釣刀刀


承解答問題,儘量細緻,明瞭的宗旨為釣友解惑。釣魚“留大放小”,“垃圾帶走,分類放置”。

為什麼感覺經常野釣的老釣點在不改變餌料的情況下一天好釣一天不好釣?個人的觀點如下:

天氣原因導致

釣時不同導致

水情問題導致

我們知道,在老釣點釣魚好處很多。比如:誘魚時間短,水底相比較乾淨,釣位好提竿等等。也可以這樣說老釣位利用的好可以大幅度降低“空軍”的幾率。

在老釣點,一段時間釣魚人很多,一段時間基本上沒有釣魚人。主要是為啥?答案很簡單:魚口。

實際上,老釣位就不一定就代表魚口一定就好。主要原因是它們活不活躍?而影響它們活躍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幾點:

天氣原因導致

天氣影響釣魚的因素很多。比如:氣壓,晝夜溫差,溫度,風力風向,下雨,下雪等等。今天我就聊聊最主要的氣壓,溫度,風力風向這三點。

氣壓

氣壓是可以直接影響魚口的,因為氣壓高低是影響水中溶氧量多少的重要因素。氣壓高,水中的溶氧量大,魚兒就比較活躍。氣壓低,水中的溶氧量低,魚兒就不活躍。

溫度

淡水魚一般較為適宜的溫度是15-25攝氏度(除個別魚種外,比如草魚,鰱鱅)。也就是說,氣溫高於25攝氏度,或者低於15攝氏度時,魚兒的活躍度都是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風力風向

一般的情況下,颳風對於釣魚是很有利的,因為颳風可以增加水中的溶氧量。但在風力過大的情況下同樣也是不好釣魚的。

就比如前段時間我的作釣經歷:當天的風力是4-7級大風,剛開始風小的時候,還有些魚口。隨著風力加大,魚口驟停。這很有可能是魚兒受驚躲深水去了。

另外,風向也是一個影響釣魚的因素。比如說:刮正風向的魚口就沒有偏風向的魚口好。在夏季刮西南風就沒有其它風向好,而冬季刮西南風魚口就好等等。

小結:

上述是對作釣影響較大的三點天氣因素,其它幾點同樣也是不能忽視的,比如:下雨,下雪等等。現在天氣軟件很多,也很及時。個人認為,養成作釣前查看天氣情況是很有必要的。

釣時不同導致

釣時的選擇在一年四季都是有所不同的,因為作釣時間和溫度及季節有著直接的關係。這個話題就太廣了。就以現在我這邊來說吧!

現在剛立夏,氣溫基本上都在15攝氏度以上,有時最高氣溫甚至達到35度。這對於釣時的選擇影響很大的。我們知道,現在釣早晚最好,但具體時間段呢?這個也是和當天的溫度有著直接的關係。

釣早時

個人認為:在晴天作釣的話,從早上6點到上午9點較為合適。如果在陰天或者多雲天氣,這個時間段還可以往後延長一點。因為這時9點後,氣溫還不是很高。

釣晚時

個人認為:具體是下午3點到傍晚這個時間段。如果當天的氣溫很高,達到了30多度,就是下午3點的時候氣溫還是很高,就需要再晚一點可能更好。

釣中午

這個季節,釣中午效果確實不是很好的,主要原因還是氣溫的問題。但是,如果作釣當天晝夜溫差小,中午氣溫不高,中午下雨(小雨)這樣的情況,中午同樣也是可以作釣的。

小結:

實際上釣時的選擇,也是溫度的選擇。溫度適宜了,魚兒就活躍,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魚兒活躍度就下降,這是不變的真理。另外,在同一時間段魚口的好壞可能還存在著魚兒覓食規律的問題。

水情問題導致

水位上升或者下降

看到這個小標題,可能有些釣友會講:“漲水魚,落水蝦”呀!個人認為這句話總結的有些片面的。比如:漲水在氣溫高的時候好釣魚,在氣溫低的時候就未必好釣魚。這句話主要考慮的方向是食物。就算是溫度高的時候,在水位不穩定的情況下,同樣也是不好釣魚的。主要是因為水中的魚兒在面對生存環境突變的情況下,大都選擇深水區躲避造成的。它們在水位穩定後才會出來覓食的。

水域有異常情況

我就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早上到了釣點,看到水的表面有一層油油的東西。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肯定是不好釣魚的,因為很有可能水中會缺氧導致魚兒不開口。事實卻是如此。到了上午8點多的時候,起風了,這些油油的物質被吹散了,魚口也就隨之來了。

小結:

水情也是影響我們作釣的3大因素之一,是很重要的。主要是因為魚兒生存環境改變了,它們感覺到不舒服了,不開口,不怎麼活動也就在所難免了。

當然了,影響老釣位魚口的因素還有很多,比如:天熱時,老釣位,味型比較雜,容易出現亂口現象,老釣位由於小魚較多,掠食性魚類光顧造成魚兒不敢進窩的情況等等。

引申一點:

在老釣點釣魚,有一點情況是需要注意的,就是雜魚鬧窩的現象。所以,在老釣點作釣,個人建議使用清淡味型或者本位味型為主的餌料。因為這類的餌料,個型大一點的魚兒較為青睞,而小雜魚不是很喜歡。

寫在最後:

對於在老釣點魚口不正常的情況,說白了,還是魚兒對於生存環境適不適宜的問題。如果各方面條件合適了,舒服了,它們肯定會大面積活動的。而老釣點食物較多,魚兒養成覓食習慣,肯定是哪些常來這個釣點魚兒的首選對象。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不錯,就請點個贊,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謝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