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學習新事物好,還是不學好?

用戶張明順


首先,我還是非常贊同老年人多去接觸和學習新事物新知識的。

我們有句古話:活到老,學到老。人的一生都處於不斷的學習和成長之中,無所謂老幼,只是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人們學習的側重點不同罷了。

所謂學習,不僅僅是學習書本上狹隘的知識,打理人際關係,琢磨處事良方,體驗人生百態…都屬於學習的範疇。人生處處皆學問,我們無論男女老幼,都需不斷的去接觸外界,積極主動的去接觸瞭解新事物,不斷的學習新知識,充實自己,讓自己肉身上和精神上都獲得滿足和愉悅。

我們要堅信,學習使人快樂。而不學習,封閉自己,則會使自己和外界脫節,變得孤僻,不自信,不開心。

我們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我們獨自靜處時,啥都不幹,啥都不想,時間會過得非常慢,非常煎熬。這就是因為我們在這種狀態下,無法獲得新的知識,從而內心無法獲得滿足,會變得越來越不安和煩躁。

現在很多老年人都是獨居的,因為他們的子女都得在外面為生活奔波。正因如此,老年人更因該積極主動的多去接觸新事物,學習新知識,讓自己變得充實起來,不然老年人的生活會變得孤苦無依。

當然了,要想讓老人最大限度的獲得愉悅和幸福感,還得靠我們這些為人子女的常回家看看,多多關心他們。

最後,願天下所有老年人都能健健康康,開開心心,安享晚年!


江伢子


退休以後,生活節奏突然慢下來,雖然人輕鬆,但是一時適應不了。每天老一套,早上公園晨練,下午做家務,看電視,聽音樂,還定期景點旅遊,夠得上豐富多彩,但是精神狀態上,卻顯得枯燥無味,後來無意看到頭 條新聞,詩詞,各種評論十分精彩,倒開闊了自己視野,又認識許多各地域朋友,每天在線聚合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勉勵,感覺開心快樂,精神方面也得到充實。看來老年人退休閒著,不如學習新事物,跟上社會步伐。同時又可以活動大腦,防止老年痴呆症,度一個有意義的幸福晚年。


趙涵智爺爺


這個問題肯定的回答不論什麼時候,無論什麼年齡都要學習新事物。我們身處同一個多變的世界,新的事物層出不窮,特別是高科技的今天,如不學習新的東西跟上節奏將一事無成。遠的不說今年的疫情你不懂如何使用手機寸步難行,出門回來進小區要刷卡定位,購買商品一律不收現金手機支付,如果用現金購買找零錢都是問題。去旅遊不懂點高科技術進飛機場存車托運行李都難,自駕車一個立交橋你都下不來。所以對於我們老年人必須掌握新技術新知識。

我知道的中國中醫學界的泰斗劉渡舟老先生,從小受苦幾歲給人家背藥抽笹,每天堅持學習不斷的提高完善自己,成名後還是堅持看書苦心鑽研中醫學,續寫了中醫界的鉅著巜傷寒論》。他老人家每天堅持不懈的學習,除每年除夕夜外都要加班看書,在有生之年為中國中醫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一定要學習他們的“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的精神,適應這個偉大的時代。

學習牛的精神,不放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