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在世界各國中,只有印度敢扣押美國資產。美國真的不敢反擊嗎?

新文化街男孩


印度為何扣押美國資產


早先,美國機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公開發布調查報告抨擊印度當局,採取嚴酷措施虐待少數群體,要求將印度列為“特別關注國家”。

13億大國印度對此很不滿意,認為宗教因素是自己國家的事兒,美國不行干涉。於是在4月初,印度對谷歌,亞馬遜等多家美企開始徵收數字稅,並稱這些企業只要鎖定印度用戶,就必須繳納。

美國當然想不到印度居然敢這麼做,隨後便警告稱,此舉會讓印度海外貿易遭到重創,增加被報復的風險。但讓人想不到的是,這一次印度居然比美國還剛,4月28日印度直接宣佈凍結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的全部資產,並禁止相關成員進入!

為何在世界各國中,只有印度敢扣押美國資產



印度的發展程度雖然還不是很好,但至少是亞洲大國,在亞洲地區具有舉足輕重的位置;同時印度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市場,因此很多國家都爭相拉攏,不僅日本積極向印度示好,而且印度和俄羅斯以及中國都走得很近。

當然,印度之所以敢硬槓美國,主要還是摸透了美國的小心思,那就是,美國一直把俄羅斯和中國作為假象敵人,如果真要把印度逼急了,到時候印度倒向俄羅斯或者中國,美國的所謂“印太戰略”,就無法推行了。這就是為何在世界各國中,只有印度才敢於扣押美國資產的信心所在!

美國真的不敢反擊嗎

當然不是,只不過美國也看透了印度的小心思,知道印度並不是真心和美國翻臉,這麼做無非是想多要點好處罷了。

比如去年美國對印度取消了最惠國待遇,結果印度居然表示要和美國打貿易戰,最後為了安撫印度,美國直接取消了印度的發展中國家頭銜,把印度提升為發達國家。可笑的是,印度不知是坑,居然還對美國感恩戴德!美國的大棒加甜棗政策確實對印度好使!


綜上所述,美國和印度的關係是相愛相殺,兩者都是社會人,嬉笑怒罵皆為文章,只有永久的利益沒有永久的朋友!所以美國和印度之間不管怎麼鬧,最後都會化干戈為玉帛的!彼此都是為了爭奪更多的利益罷了!


墨雪問心


美國和印度皆為互相利用,至少到目前為止。印度製造業薄弱,需要大量的先進裝備,就必須從美國進口,這樣美國就會大賺一把,印度是個13億人的大市場,發展速度也很快,美國需要這樣的市場掙錢,再者,美國的印太戰略,離不開印度的配合,所以,這兩個國家互相利用罷了!

從國際戰略上講,美國唯恐印度倒向俄羅斯和中國,這也是重要原因。




萬業


印度是一個世界人口13.5億的人口大國,而且不用再過幾年,印度人口數量要超過中國的14億成為了世界第一大國。在這個印度人口高速增長,而中國出生人口2017年1723萬、2018年1523萬、2019年1465萬連續不斷下滑,這樣不用多少年,人口出生數量就會跌破1000萬,扣除人口死亡數量接近1000萬,則人口就會出現負增長,中國穩步進入了嚴重的老齡化社會。而印度的不僅在於人口進入了全球第一大國,而且年輕化的程度非常之高,中國之後的下一個製造業大國的機會可能就是在印度,美國要利用這種債務輸出繼續享受低價物質供應的紅利,美國對印度的容忍就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

我國經濟在2008年以前,人均GDP不到3000美元,步入了中等收入國家。而印度2019年的人均GDP才2100美元,只是我國2015年的水平。當年的美國提出了打造G2模式,美國發展金融產業和高科技產業,我國重點著力於傳統產業、現代製造業和中端產業,可是我們沒有按照美國的發展意圖來發展經濟,而是積極發展科技產業和高端服務業,尤其是以華為為核心的中國高端科技產業的崛起,成為了美國的心病和打擊的對象。

今天,美國又一次故伎重演,想跟印度來一個類似於當年欲於我們合作的G2模式,用印度的人口大國優勢、人工成本低廉優勢、年輕化特色,再一次想讓印度重點發展中低端產業和傳統產業,美國還是繼續維持高科技產業和金融產業的優勢,讓美元外債用印度的產品來提供支撐,實現美國的繼續霸權和經濟優勢。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可以對印度忍讓的最重要原因,有所求才會有所顧忌,而且這種類似G2的方式還會繼續推行。但是美國對印度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搞點石油、倒賣點物質這些都不是大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過去了。如果碰到了美國的核心利益,估計一定也會沒有好果子吃。但印度的國情和民族特色也會制約著印度的經濟發展和改革,要想替代中國的製造業是不可能的,這不僅僅是美國的一廂情願,也是印度的好高騖遠,最終可能變成了一個四不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