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喜歡千古名句有哪些背後的故事?

默深


我最喜歡的是“願得一心人,白首不分離”。很多人爭議可能不是卓文君寫的,不過我更認可這是卓文君寫的,因為她的愛情很完美的詮釋了,什麼是和一人白頭到老,什麼才是真正的真愛,這也是人們畢生對真愛的追求。


從一開始的偶遇

卓文君放到現在就是白富美,而司馬相如就是一個逆襲成功的少年,寫的一手好文章。


司馬相如早期的時候,那真的是一貧如洗,不過他對擇偶的標準也不低,希望找到和他情投意合的妻子。


司馬相如和眾多青年男子一樣,一直持續關注著卓家的卓文君,卓文君詩詞樂器樣樣精通。


這天對城鎮上的男子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卓文君的丈夫去世了,這下卓文君可成了眾多青年心目中的“女神”。


司馬相如自然也不例外,他舉辦了一場宴會,席間他演足了戲,談著一首自己精心準備的歌曲,你可以理解為類似於現代的情歌,這首情歌裡面包含了很濃重的求愛意思。


自然卓文君也精通音律,他聽出了司馬相如的意思,當晚就跟著卓文君私奔了。


這在古代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在古代私奔就是大逆不道。而父親更是斷絕了和卓文君的父女關係。


感情經歷危機

不過,畢竟血濃於水。看著自己的女兒跟著司馬相如過著窮日子,非常不忍心。


就給了卓文君很多金銀財寶,可以說卓文君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事情到這兒並沒有完,司馬相如的文章得到了漢武帝的喜歡,從此司馬相如步入青雲。


隨著時間的流逝,卓文君的相貌肯定也不比當年。在古代,三妻四妾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而司馬相如一直是隻有卓文君這樣一位夫人,可能是周圍的人都是三妻四妾,朋友也有些煽動,司馬相如開始懂了小心思,想要納妾。


但司馬相如沒有那麼大的膽子,還是通過旁敲側擊,詢問妻子的意見。


卓文君此時的內心,一定是悲痛的。想到昔日自己從千金小姐,和你一個窮小子同甘共苦,如今你卻想要納妾。


卓文君傷心不已,就寫下了白頭吟。


作者: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皎若雲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悽悽復悽悽,嫁娶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嫋嫋,魚尾何簁簁!


大意就是,卓文君不能容忍自己的愛情中有灰塵,也不願意和其他的女人共同享受丈夫的愛。如果司馬相如執意如此,她就會和司馬相如離婚。


在古代,都是男人寫休書。從來沒有女子主動提出和丈夫離婚的。


總結

這個故事,給了我很深的啟發,一個人要找就要找三觀相似的,那些能陪你同甘共苦的女人,要格外的珍惜。


畢竟這個世界上能遇到這樣的女人,簡直就是鳳毛麟角。不過也要有司馬相如的才華呀,所以還是要努力奮鬥,努力向上終究會得到你想要的,而不是怨天尤人,說世界對自己不公平。


即使最後沒有得到你理想當中的真愛,人生還有更多精彩的可能,沒必要糾結於此,讓自己鬱鬱寡歡。



成長伴書行


我所喜歡的千古名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比喻接近好人會使人變好,反之亦然。

人很容易受外界影響。

《西湖二集》卷一六:那漢曹大家,她原是班固之妹,所以能代兄續成《漢書》;

蔡文姬是蔡中郎的女兒,所以能賦《胡笳十八拍》;

謝道韞是謝太傅的女兒,所以能詠柳絮之句;

蘇小妹是三蘇一家,所以聰明有才。

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也作:近朱赤,近墨黑。


桔紅蘋果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這兩句話出自《史記》,寫的是西漢名將李廣,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人稱飛將軍。

太史公曰: 《傳》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李將軍之謂也?餘睹李將軍梭俊如鄙人,口不能道辭。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寫的也是李廣。

龍城就是漢代的李廣練兵之地,在今河北省喜峰口附近一帶。縱觀李廣一生主要的時間都在抗擊匈奴,其中每次匈奴重點進攻的漢地天子幾乎都是派遣李廣為太守。

李廣一次狩獵,看到草叢裡的石頭以為是虎,張弓而射,箭競射入石中。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入石鏃中。

——盧綸《塞下曲》

西漢名將李廣,終其一生抗擊匈奴,身經七十餘戰,以驍勇善騎射著稱,匈奴既怕他又敬他,稱他為飛將軍。公元前119年,在漠北之戰中,六十歲的李廣請纓出塞,任前將軍,歸衛青指揮,受命迂迴匈奴單于側翼,因迷失道路,未能參戰,憤愧自殺。李廣愛惜士兵,與士兵同吃同住,他一生做官40多年,家裡卻沒有餘財。

李廣生前不善言辭,但為人忠實心誠。他死後,知道與不知道他的人,都非常悲哀。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李廣時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桃樹李樹不會說話,而它的花朵和果實吸引人,樹下自然會走出一條路。

比喻人只要真誠,就會有感召力,為人所敬仰。也作“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蹊:小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