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不進口飼料及用於製造飼料的糧食,現在養殖行業會怎麼樣?

Arrow24368577


中國不可能不進口糧食。我認為國家進口糧食,不是現有耕地養不活十四億人。而是鼓勵農民種植經濟作物,讓農民增加收入,讓錢袋快鼓起來。


正眼觀世界a


關於題主所陳述的飼料及製造飼料的糧食進口,更多的主要指飼料原料大豆及添加劑維生素等,由於維生素、大豆特別是大豆我們國內種植量不足而需求又大,因此進口也是順應形勢。

關鍵詞:大豆、維生素、畜禽養殖、新冠疫情

1.大豆:說到大豆不光是食用方面需求,還有飼用方面需求也是巨大的。諸如食用方面有我們常見的豆製品(豆漿、豆腐、豆油、豆奶粉),飼用方面有大豆壓榨副產品(豆粕)。據USDA數據2020年我們國內大豆產量為1810萬噸,缺口達9150萬噸,試想一下,這麼大的大豆缺口進口或是必要的,且進口占比達85%。

2.維生素:主要是飼用方面需求量不容小覷,而歐洲特別是德國、荷蘭是除我們國內外最重要的維生素生產主產區。諸如飼用方面的單體維生素含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D3、維生素E、維生素k3及生物素等仍需進口。

截止5月14日今日頭條數據顯示,德國新冠疫情累計確診174894人。由於疫情暴發加劇運輸、人力等成本增加,近一段維生素部分單品價格較年初上漲了一倍多。

3.畜禽養殖(以生豬養殖為例):當前的生豬存欄量增加,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介紹,一季度末全國生豬存欄量為32120萬頭,比上年四季度末增長3.5%,其中能繁母豬存欄3381萬頭,增長9.8%。

據悉4月份不少豬企生豬出欄量都環比增加→牧原銷售生豬124.7萬頭,環比增長6.67%;溫氏銷售生豬86.42萬頭,環比增長1.43%;正邦銷售生豬48.68萬頭,環比增長19.95%;新希望銷售生豬31.04萬頭,環比增長15%。生豬存欄量的增加或提升維生素及豆粕等需求量,一定程度上又引發諸如維生素、大豆等飼料原料或添加劑的大量進口。

結語:由於畜禽養殖離不開飼料供應,而飼料生產的原料豆粕、添加劑維生素等,這二者特別是大豆進口依賴程度高,其漲落受外圍市場行情及新冠疫情影響較大,特別是前一段港口大豆供應緊張時,國內豆粕漲幅較大,對飼料及畜牧業生產造成不小衝擊,加劇了成本上漲、引發了眾飼企被動漲價。總體而言,有些飼料原料進口依賴性高,對我們飼料及畜牧業生產影響或多或少,在一定時期內適量進口或仍無法避免。你說呢?

我是發財馬,專注飼料與畜禽養殖技術分享,歡迎寄語!2020-05-14


發財馬


這個問題真的到了那一步,我認為還是好事,前段時間我才回答過同題的話題,進口與出口都是商品交換而已,絕對是根據自己的國情情況需不需要交換而已。這種是大國經濟策略我們不說了。但中國人喜歡跟風,中國有很多老闆有錢,我順便舉個例子,我們廣西種沙糖桔剛開始4年前,少量的沙糖桔種植戶發財了,後來有眼光的人看中了商機投資以及貸款借款等等,僅僅是荔浦市的沙糖桔種植遍地開花滿山遍野荒山野嶺都種上了,我不說利弊,但絕對拉動了市場經濟,以此連貫的產業蓬勃發展,所以我說如果中國沒有和不準備進口飼料或者糧食,在這個消息確切的肯定半年內,中國有眼的光一切企老闆個體戶,會瘋狂的投資這個行業,丟荒的農田可能很快有人看中,飼料加工業和製造業會春筍般朝氣蓬勃發展起來,現在養豬行業絕對是個最好的例證。所以說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更多的情況是靠國家的政策形勢而定的,當然將就這個話題國家不會用我們老百姓話說的因小失大而放棄廉價進口糧食和飼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