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高像妲己嗎?謊報軍情,滅亡秦朝,秦朝亡了對他有什麼好處?

于帥觀典


趙高據記載為趙國宗室,幼年受腐刑入宮為太監,後為報復故意亡秦,但這只是一家之言並不足信,

宦者令並不是宦官,而是掌管刑律的官員,精通秦律的趙高深受始皇帝倚重,將愛子胡亥交給趙高教導,秦始皇沙丘突發重病,他下旨調走支持扶蘇的蒙毅,立十二歲的胡亥為太子,命趙高李斯輔佐。

始皇死後,三人秘不發喪,星夜趕回咸陽,路上趙高李斯商議後絞詔殺死扶蘇蒙恬,然後才放心的讓胡亥即位,隨後趙高利用胡亥對自己的信任開始大權獨攬,而舊六國的反秦勢力開始蠢蠢欲動,

隨著大澤鄉起義開始,天下又開始紛亂,但趙高不以為意,他一心排除異己,先殺死秦國宗室,後屠戮不服從自己的大臣,李斯也被構陷而被屠三族,此時張楚大軍逼近函谷關,趙高才慌忙派了從無帶兵經驗的章邯帶領二十萬驪山囚徒前去平亂,

章邯連戰連勝,立下大功,又遭到趙高嫉恨,不久他圍攻趙國鉅鹿時被楚軍打敗,趙高藉此機會下旨要嚴懲章邯,逼得他投降項羽,大秦自此大勢已去,

二世漸漸長大,不在願受趙高擺佈,趙高命人殺死二世,讓他做替罪羊,他自己和楚軍談判自立為王,不成想他新扶立的秦王子嬰卻趁他不備突發政變,殺死趙高,重新奪回大權,但此時劉邦的楚軍以兵臨城下,子嬰只有開城投降,從附庸立國到統一天下歷時六百年的秦國,被趙高胡亥只用了三年就弄得灰飛煙滅。


北極狼人


這該怎麼說呢?

古語: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也就是說,一個人沒有長遠的目光,就必會被眼前的事情利益所困擾。

趙高就是這樣,他一個閹人,想獲得秦王贏政的情睞就必須盡阿諛奉承、拍馬溜鬚之能事,而正直之人是不恥於和趙高這樣的小人為伍,若蒙毅保扶蘇上位,趙高就是死路一條,所以趙高必須滅了扶蘇,擁胡亥坐上皇帝保座,趙高才無性命之擾。

順利的擁胡亥上位殺掉扶蘇一干人後,又覺的李斯等人礙眼,該是除掉李斯,大權獨攬的時候了,於是殺掉了李斯,至於全國各地的反秦浪潮,只精於宮庭鬥爭的趙高不懂,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更拿不出一個通盤的鎮壓計劃,而有本事的人又幾乎被他殺光了,所以趙高對全國的亂局,重新復辟的六國,實在是無能為力,也只能謊報軍情,瞞一天算一天了。


jianchi


趙高並沒有主觀想要秦朝滅亡,只是醉心於權利!

公元前210,秦始皇駕崩;趙高聯合李斯,篡改繼位詔書,並設計殺害原本繼承人公子扶蘇,然後偽造詔書,支持秦二世胡亥繼承大位!

趙高、李斯,一方面擔心公子扶蘇繼位,對他們人身安全造成威脅,一方面也擔心自己的權利受到威脅。始皇帝剛統一六國不久,秦朝兵鋒正盛,趙高、李斯等人,都沒有想過秦朝會在短期內就走向衰亡,他們要的只是自身的絕對安全、手中的絕對權利。

正因為秦朝的強大,趙高等人,也是為所欲為,肆無忌憚的矇蔽秦二世胡亥,比如朝堂“指鹿為馬”,更是直接或間接的耗損秦朝的元氣。

趙高等人,只是醉心於權利,沒有長遠的國家戰略眼光,在他的眼中,只要活著的時候可以為所欲為即可,哪管世道的洪水滔天;趙高的所作所為,加速了秦王朝的崩潰,放在歷史的長河中來看,也可能沒有趙高,還會出現另一個導致同樣結果的趙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