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兩個年輕中鋒沈梓捷和範子銘,誰的潛力、成就更大?


不少中國男籃的球迷都對現階段的國家隊非常擔心,因為易建聯正逐漸老去,中國男籃的下一個領軍人物遲遲沒能出現。

即便是王治郅撐起內線的時代,中國男籃也不是完全依賴中鋒的球隊,他們在鋒線上有著胡衛東和鄭武等強悍的球員。但是從姚明開始,中國男籃徹底轉型成主打內線的球隊,鋒線和後衛統統變成了姚明的幫手,成為輔助角色。

但是從姚明再到易建聯,中國男籃的內線實力也在下滑。如今易建聯還是世界級的球員,他身後的王哲林和周琦卻能力更差,根本無法在世界大賽裡獨當一面。這樣一來,球迷就將目光放在了新一代內線身上,比如沈梓捷和範子銘。

不過這兩名有潛力的年輕人其實也有著明顯的缺點,那就是個人持球進攻能力不夠強,技術不夠細膩,“武器庫”不夠豐富。

目前,沈梓捷和範子銘都還更多地在靠個人身體素質打球,其中沈梓捷身高臂長,彈跳力不俗,在防守端威脅更大;範子銘身體強壯,爆發力不錯,但還不夠細膩。想要成為更好的中鋒,沈梓捷和範子銘或許可以先學一下姚明的勾手。

在還沒增重的時候,姚明就是一個技巧型中鋒,能在上海隊跟劉煒一起下快攻。到了NBA,一開始姚明在內線的腳步也很華麗,不輸後來的斯科拉,贏得了“上海舞步”的稱號。依靠自己的身高和柔和的投籃手感,姚明的勾手近乎無敵。只要在合適的距離倚住位置,並接到球,姚明轉身就是一個穩穩的勾手得分,非常輕鬆。

要是能學到這個招數,沈梓捷和範子銘不說接班易建聯,自己也能更進一步。


德譯洋洋


好問題!關注這兩個優秀中鋒,其實也是關注中國籃球的未來。筆者認為,目前成就,沈梓捷佔據優勢,而年齡小一歲的範子銘的潛力更大。

都是“星二代”,籃球基因強大。

沈梓捷,出生於1997年9月3日,身高209CM。沈梓捷的外公馬金壽,是20世界中葉江蘇男籃的主力球員,外婆張曉紅是當時的女籃國手,父母也分別是江蘇男排、江蘇女籃的主力球員,可以說,沈梓捷出生在體育世家。

範子銘,出生於1998年9月5日,身高210CM。範子銘的的父親範立臣是廣東男籃的主力球員,母親姜英曾經效力於遼寧女籃,這也是範子銘曾經代表遼寧才加全運會青年籃球比賽的原因。

在中國籃壇,類似他倆的“星二代”很多,在他倆前面有阿爾斯蘭、李京龍等,在他倆後面,有趙義明、張鎮麟、李祿瞳、餘嘉豪等。中國籃球人的後代開始井噴式湧現,這或許會給中國籃球助力,如何培養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經歷不同,二者成就不同。

二者都有國青經歷,也都是國青主力球員,二者都是2016年參加職業聯賽,不同的是,沈梓捷從深圳出發,範子銘從廣州隊出發。起步的俱樂部不同,造成了二者目前成就的差異。

沈梓捷在深圳的上場時間,穩步增加,上個賽季已經成為主要輪換球員;而範子銘在廣州隊,第一個賽季就達到了沈梓捷第三個賽季的出場時間,但是隨著廣州隊陣容調整,第二個賽季範子銘出場時間受限,這也是他離開廣州遠投新疆的原因。從出場時間來看,沈梓捷顯然在逐漸取代李慕豪,同時受益於深圳的雙小外打法;範子銘初到新疆,還在適應。

得分、籃板和助攻數據和二者的出場時間基本一致,上個賽季,深圳隊和新疆一樣闖入四強,沈梓捷得到了更多的鍛鍊機會。

看看本賽季的數據對比:

本賽季,經過國家隊歷練的沈梓捷,得到了更多的出場時間,基本坐穩主力位置,得分、籃板、助攻數據也全面提升;範子銘的命運出現了一點小波折,本來他有望本賽季成為球隊的先發中鋒,可是周琦的迴歸,徹底打亂了他的計劃,他的上場時間受限,得分數據略有提升,助攻、籃板在下降。

總之,二者的經歷不同,包括國家隊經歷也包括俱樂部經歷不同,造成了二者暫時成就的不同,沈梓捷顯然成就高很多。

未來可期,範子銘有望逆襲。

本賽季中斷前的最後一輪比賽,新疆對陣廣東,雖然新疆隊輸球了,但是頂替受傷大外斯托克斯出場的範子銘,拿下了26分12個籃板的大號兩雙。他用強勢表現告訴阿指導,給我機會,我能行。

看看上面對比圖中的數據,進攻得分範子銘雖然比不上沈梓捷,但是進攻效率範子銘遙遙領先,命中率方面,範子銘也是遙遙領先。範子銘,現在需要的只是出場時間。

看看二者的投籃熱圖對比:

投籃分佈圖對比,一目瞭然,二者籃下出手都比較多,但是範子銘的命中率更高,中距離投射,顯然範子銘更加優秀,沈梓捷出手數太少,賽季目前只有16次,只有右側的中距離靠譜,而範子銘的火力點右側、中間和左側幾乎遍佈。二者的三分線外投射能力都一樣糟糕。

總之,範子銘的基本功更加紮實,命中率和中距離對比沈梓捷更加出色,符合未來中鋒的標準,更容易拉開空間,也能很好地客串4號位。

結束語:沈梓捷和範子銘,都是中國籃球的“星二代”,是不可多得的籃球人才。沈梓捷如果能加強命中率訓練以及中遠距離投射練習,就能快速突破瓶頸、躋身國內頂級中鋒行列;範子銘現在需要上場時間,如果能加強三分線外訓練、升級對抗能力和策應能力,範子銘有希望成為複合型鋒線人才。

建議在坐穩國內主力位置之後,二者能有機會到歐洲鍛鍊,也許不久的將來,他倆都有希望登陸NBA。


劍客聊體育


範子銘不見得比曝光太多的沈梓捷潛力大


姚明退役後,隨著朱芳雨、王仕鵬、孫悅和王治郅的老去,中國男籃不可避免走了下坡路。去年的世界盃,分組已經佔盡東道主的地利,但我們還是沒有小組出線,從實力看也合情合理。

從內線看,王哲林是傳統中鋒,周琦和易建聯只能算大前鋒,易建聯由於對抗突出,也可以頂到中鋒去打,但瘦弱的周琦,面對外國選手的包夾,根本無法在內線立足。

深圳隊沈梓捷和新疆隊範子銘,是大家公認的易建聯接班人,那麼他們二人誰潛力更大呢?

我們不妨從中鋒和大前鋒的職責與要求,來判斷他們。

中鋒主要職責:

1、保護籃板球。

2、守護禁區,及時幫助隊友補位,組織對方在內線的進攻。

3、進攻時,中鋒經常有機會站在靠近罰球線的禁區內(此乃整個進攻場的中心位置)接球,需要具備良好的導球能力,將球往較適當的角落送出。

大前鋒擔任的任務幾乎都是以苦工為主,要搶籃板、防守、卡位都少不了他,但是要投籃、得分,他卻經常是最後一個。所以說,大前鋒可以算是籃球場上最不起眼的角色了。

大前鋒=中鋒身體+後衛技術,從這樣的要求看,我們的球員普遍位置職責不清,大有怎麼樣輕鬆怎麼樣來的感覺。

如今沈梓捷是深圳隊正印中鋒,範子銘是周琦的替補,偶爾也有打出雙塔的時候,效果也很好。這兩位球員都很年輕,具備接班易建聯的實力。我們現在就多方面比較二人:

12.8分+6.8板+1.4助攻+1.0搶斷+1.7封蓋(沈梓捷) 7.9分+4.3板(範子銘16.3分鐘)

從這個數據看,好像沈梓捷遙遙領先,甚至有過威風八面的絕殺,但範子銘的高分很多,打廣東得26分,賽季最高分30。

一般來說範子銘技術沒有明顯的缺點,各方面技術手段很均衡,具備長期培養和重用的基礎,但是由於長期擔任替補,他的潛力沒法盡情表現,存在被耽誤的可能。

沈梓捷成名日久,身體素質最接近易建聯,但最近傳出私生活問題,進攻手段太簡單,投球太接近籃下,策應能力也不突出,看起來已經到了瓶頸。

所以總體來說,他們都應該轉會,如果安於現狀太久,天分也會被浪費。沈梓捷的轉會,需要變換生活環境,逼自己更刻苦上進,在新球隊對自己提出新要求。

範子銘不能安心當週琦替補,在CBA混,他各方面數據肯定不如周琦,但要和外國人拼,國家隊還要寄希望於他,所以小范必須要改變給周琦打替補的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