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決戰私有化

一紙政令後,光伏行業迅速走低,很多大企業的日子也都不好過,尤其在近期2018年財報發佈季很多光伏上市公司的財報都很“難看”。但有一家企業卻在逆境中追求絕對的反彈和“逆襲”。這家企業就是“全球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導者”——漢能薄膜發電(0566.HK)。

漢能薄膜發電公佈的部分核心經營數據如下:

漢能決戰私有化

在停牌的數年裡的漢能本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如今面臨退市之危的漢能薄膜在醞釀、執行更大的資本戰局——即港股私有化、征戰A股。

大約兩個月前(2月26日),漢能薄膜發電與控股股東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漢能移動能源”)發佈聯合公告稱,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方案獲得香港證監會批准發佈,漢能薄膜發電股東將以換股方式獲得新公司股份,並尋求在A股上市。

4月25日,漢能薄膜再發“漢能移動能源作為要約人通過計劃安排方式對漢能薄膜進行計劃的通函”,該計劃安排的最終目標是進一步為漢能薄膜迴歸A股鋪平道路。

要知道在當前的經濟及產業環境下,登陸A股猶如“千軍萬馬共過獨木橋”,光伏巨頭晶澳、天合等早已從美股私有化,而前者在借殼上市A股的道路上仍在艱難前行,後者則杳無音訊。漢能敢於此時踏上回A征程,憑什麼?

賦能天下 劍指科創

據筆者從漢能內部瞭解得知,此次征戰A股漢能薄膜選擇的第一登陸地點是“科創板”!

而《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管理辦法(試行)》中重點提到:發行人申請在科創板上市,應當符合科創板定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優先支持符合國家戰略,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市場認可度高,社會形象良好,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

這短短一句話中“科技”、“核心技術”兩個詞共出現了四次,可見政策制定者對科技企業的重視程度。而漢能敢於在薄膜發電這一賽道上征戰,底氣在於其擁有該領域的核心技術。

早在2012年到2014年,漢能先後併購了德國Solibro公司、美國MiaSolé公司、Global Solar Energy公司及Alta Devices公司等四家領先的海外薄膜技術公司。

事實上,併購僅是漢能獲得技術的手段之一,其更為核心戰略關鍵是它一直保持著高規模的研發投入——近七年間(2012年-2018年)漢能薄膜研發投入規模合計達39.08億港元,佔7年總營業收入的比重達7.74%——其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均高於“3%”這一高新技術企業門檻。

漢能決戰私有化

通過全球技術整合和創新,漢能掌握了全球領先的銅銦鎵硒(CIGS)和砷化鎵(GaAs)技術,無論從產業規模,還是核心技術儲備及研發速度上,漢能確實成為全球薄膜太陽能行業真正的領導者

據公開消息,漢能薄膜打破了多項世界紀錄;1.Solibro玻璃基 CIGS量產冠軍組件轉換效率達到18.72%;2.MiaSolé柔性組件的轉換效率達到 19.4%;3.GSE三代組件研發轉換效率提升至19.3%;4.Alta Devices的砷化鎵單結組件量產效率達到25.1%;5.單結電池效率達到29.1%,一年內兩次刷新自身保持的單結世界紀錄;6高效硅異質結(SHJ)電池研發效率也達到 24.23%,打破中國紀錄。

目前漢能薄膜在全球範圍內累計專利申請超過10200件,2018年每天申請專利超過30件;2019計劃專利申請數量達到20000件,每天60件。

“漢能早已不是一家光伏企業”,近日漢能薄膜執行董事張斌如是說。在他看來,漢能依靠核心技術已擁有“賦能”之力,憑此漢能已成功進入建材、汽車等領域。

據漢能薄膜最新財報披露:2018年漢能完成的廣東河源華僑城BIPV項目,是漢牆產品第一個商業應用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單體建築裝機量最大的漢牆項目。據悉該項目裝機容量為236.7KW,合同金額為2600萬元。(只是在研發漢牆產品的過程中,漢能就產出了超過700件專利及專利申請。)

而漢能的漢瓦產品斬獲素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iF金獎(50多個國家的6375件作品參選)。這讓漢能“使每一棟房子房子都成為零能耗的發電站”的理想正在變為現實。

據瞭解,2018年漢能在全球32個國家設立公司,其漢牆、漢瓦等產品與多個國際企業簽訂銷售合約:

1.漢能與日本FGS國際集團簽署9億元漢瓦預售合約;

2. 香港天地綠色能源公司簽約成為中國香港漢瓦總經銷商,採購合約金額達1億元;

3. 在太陽能資源豐富的東南亞,集團與馬來西亞合作伙伴近日簽訂1000萬美金的漢瓦代理採購協議;

4. 漢能與韓國West Sea Energy在北京簽訂總價值800萬美金的漢牆採購協議;

5. 漢能與澳大利亞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olutions 公司簽署了為期三年的漢牆及其他產品供貨合約,每年供貨量達到3萬平方米……

漢能“賦能”的邊界還在不斷擴大:

1. 漢能與波音公司旗下極光飛行科學公司Aurora合作,為其大型太陽能無人機提供全球領先的薄膜電池解決方案,使其無人機依靠太陽能提供動力就能有效的無限飛行;

2. 據2019年4月一則新聞:美國宇航局沃洛普斯飛行中心將搭載天鵝座號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這艘宇宙飛船負責向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並將60顆ThinSat小型衛星送入太空。衛星採用漢能旗下美國子公司阿爾塔設備公司Alta Devices製備的砷化鎵太陽能電池供電。這是繼去年11月NASA在國際空間站對漢能阿爾塔砷化鎵薄膜太陽能技術開展測試以來雙方的又一次牽手。

3. 漢能與一汽簽署產品戰略合作協議,以合作開發方式推進量產,以此契機進入乘用車市場。

4. 還與瑞馳汽車公司簽訂銷售合同,為一百臺瑞馳電動車按照薄膜太陽能車頂,此後漢能與瑞馳企業又簽訂了一份總額1億元的戰略合作協議,為後者提供太陽能解決方案。

十幾天前還發生了一件看似與登陸科創板毫無關聯,但又具深意的事件:2019年4月12日,上海市臨港開發建設管委會、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與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簽署合作協議,將共同在浦東臨港地區建設“上海漢能移動能源智能製造產業基地”。

有觀察人士認為,漢能依靠此項目將於上海政府建立一層更緊密的戰略關係,這使其成功登陸科創板或將產生助力。

據上交所公佈首次在科創板公開發行股票5套市值指標之一: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

全球知名諮詢機構埃森哲全球市場預測報告認為,到2020年,全球薄膜太陽能可開發市場規模為114萬億,中國市場將超過20萬億,有望形成我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漢能與上述政策要求的“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科技創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術開展生產經營,具有穩定的商業模式,具有較強成長性的企業”有較高的重合度。

資本局中局


仔細閱讀財報可以發現,2018年漢能薄膜加大了對外投資力度——2018年對外淨投資現金流達9.37億港元,較2017年增長了493.04%。其總資產規模則增長至300.95億港元。

漢能決戰私有化

不過,筆者分析認為,從長遠來看漢能現金流端仍有一些難題急需管理層予以解決。比如儘管2018年漢能薄膜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同比增加了151.43億港元和49.32億港元,但經營現金流卻淨流出7.96億港元。由於停牌時間過長,漢能籌資現金流遇到一定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迴歸A股對漢能薄膜這家企業及其投資者來說,都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要知道“倘若在2019年7月31日之前未能恢復上市交易,聯交所上市部將向香港聯交所委員會建議取消漢能薄膜的上市地位。”

“與公司業務類似的太陽能高科技企業在A股市場大受歡迎,公司及要約人皆認為中國資本市場更具優勢,有助公司的長遠發展。”獨立財務顧問天財資本認為,該提議為獨立股東提供瞭解封股份的機會。“獨立股東最終或可通過特殊目的公司處置在A股上市公司股份而可能釋放股份價值。”

據瞭解,此次漢能私有化計劃必須得到獨立股東於5月18日舉行的法院會議的批准及緊接的股東特別大會通過,才可進行。漢能預計,有關上市重組步驟將於提議完成後六個月內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