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员工离职都是被迫?企业管理有差错,名声就会毁于一旦

网易被一位前员工发文指出“暴力裁员”后,11月27日晚又一位自称网易前员工的人发文称:曾为网易创造千万营收,因跟主管会议上的一次争吵,被说成是顶撞上级而被劝退,不给补偿不说,还被启动竞业,而且竞业范围非常宽泛,只要跟网易有业务重叠的公司都在竞业范围内,导致至今不能求职,竞业补偿还不够还房贷,生活陷入窘境。


网易员工离职都是被迫?企业管理有差错,名声就会毁于一旦


不过据了解,这位员工有可能是趁火打劫,事实与这位说“暴力裁员”的员工并不吻合。有一名接近网易内部的知情人士回应表示,该作者的行为可以说是“趁火打劫”,他的情况与此前作者的情况完全不同,该文作者并非被劝退,而是自己主动申请离职。

发布者称,自己2011年入职网易,在网易从事技术工作8年,离职前主导的从0到1做起来的项目,年营收达到千万,并且年增长率超过了100%。因跟主管会议上的一次争吵,被说成是顶撞上级而被劝退,不给补偿不说,还被启动竞业,而且竞业范围非常宽泛,只要跟网易有业务重叠的公司都在竞业范围内,导致至今不能求职。虽说有竞业补偿,但是还不够还房贷,生活陷入窘境。

在文章中,当事人对自己的主管十分不满:像我这样辛辛苦苦,殚精竭虑,把一个产品做成公司的几乎每个应用都接入的核心模块,另外一个做到年营收千万,却连续四年没有升职机会,像他那样要技术没技术,要管理没管理的, 却做到了网易中层主管。

他也提出了一些对公司相关人事制度的质疑:网易的绩效,虽然明面上有绩效自评和打分,但最终是以主管打分为准,主管有无限裁量权。至于升职,则完全是暗箱操作,谁可以参加升职答辩,都是主管说了算,最终让谁参加升职答辩,也是不公开的。至于年终奖,虽然自己在网易工作了近8年,从来没有听说过,年终奖是怎么算的,从未公开过。


网易员工离职都是被迫?企业管理有差错,名声就会毁于一旦


虽然有趁火打劫之嫌,但是网易暴力裁员事件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而且在这篇控诉的文章中,作者直指网易内部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绩效考核的弊端,让企业管理弊端暴露无疑。

不管网易公司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的情况,作为企业管理者来说,有员工指出自己公司的管理漏洞,如果不是无事生非,那么一定是事出有因。很多企业都存在管理弊端,只是大小差异不同而已。作为企业管理者,不能在公司内部揪着员工的绩效考核、升迁加薪不放,领导层有很多工作要忙,而下级的人力资源考核部门则是重点负责公司绩效考核和人事变动的关键部门,如果没有给员工提供合理的职位升迁计划以及薪酬规划,是很容易造成员工的情绪波动,甚至出现员工离职潮的情况,极有可能直接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瘫痪。

那么企业管理弊端都有哪些呢?我们经常去查看一下企业管理的成功案例,但却忘记了了解哪些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经常存在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再有效的企业管理方法都是做无用功。

企业管理的六大常见弊端:

1、会议效率不高

会议是企业解决问题和发布指令的集体活动,但是也是一个高成本的经营活动。因为这个活动往往是很多领导者参与的集体活动,每过一分钟,意味着与会人员总数的分钟数,而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并未掌握开会的技巧,都存在“会前无准备,会中无主题,会后无执行,与会无必要,时间无控制,发言无边际”的六无现象。


网易员工离职都是被迫?企业管理有差错,名声就会毁于一旦


2、采购浪费时间

曾经有一家企业,在做一个新项目时,项目组每天的运营成本为8万元,可是其在产品上市前夕,采购部门为了采购10万余元的包装,竟然耗费了一周时间,理由是要找价格低廉的供应商以节约采购成本。整个营销团队因此多等待一周时间无法和客户签约。而这种现象其实在很多企业里均存在。一味的追求降低采购的直接成本而忽略了同时并存的“隐形成本”。当然,降低采购直接成本与本文并无冲突,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企业的采购部门,要站在整体经营的角度综合权衡的各项指标,才能真正控制采购的成本支出。

3、沟通渠道不畅

在大多数企业,你会发现,在同事之间的沟通过程中,会出现严重失真的现象,或词不达意,或答非所问,或百人百解……这种现象,说小了,让很多工序成为无效工序,或失去很多重要机会。说大了,有可能因此给企业带来隐患。

4、加班成瘾

很多老板总认为,员工在下班后“废寝忘食”的“加班”是一种敬业现象。殊不知,这可能隐含着很高的成本。理由有三:第一,加班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工作任务太重,而是员工的工作效率低下造成的,加班意味着低效率。第二,加班耗费更多的员工精力和体力,严重透支员工的健康,长期下去,会让一些重要员工不能长期发挥其效能,并且有为公司带来负担的隐患,比如有的机械操作员工因为长时间加班而导致疲累,造成事故,而企业要为此付出沉重代价。第三,加班员工并不一定“务正业”,有些员工在下班之余,名为加班,利用公司的资源,从事其个人事情,同时还领取公司的加班费,很多企业的重要损失、数据丢失等都发生在下班时间,而加班成为企业“藏污纳垢”的死角。

5、企业文化瞎搞

有人说企业文化如同一个企业的魂,会在其每一个成员的精神面貌中得以体现。这种文化在企业成立的初期阶段就开始建立,他受企业的创始人的文化、习惯、技能、职业、好恶等影响,因此有人说,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但是说企业文化会成为成本,或许很多人不以为然,但事实如此。我们会发现一些企业的员工精神萎靡,做事效率极其低下,无论多么优秀的员工只要进入,不久要么离开,要么也会变成那样,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环境”问题。而这个“环境”正是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如同企业的生命,会伴随企业的一生,只能调整,无法重造。


网易员工离职都是被迫?企业管理有差错,名声就会毁于一旦


6、信用透支

这是一个牵扯到远期回报的成本,诚信经营如同诚信做人。我们发现,很多企业,习惯拖欠供应商货款,习惯拖欠员工薪资,习惯克扣他人,习惯拖欠银行贷款等等,认为这样可以减轻企业流动资金压力。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会成为企业经营的严重隐形成本,首先,供应商一定会将时间成本算在其报价中,这类企业无法采购到最低价格的原料或服务。其次,员工薪资拖欠,违背劳动法规,有被惩罚的危险。而拖欠银行贷款,克扣他人,会给其信用度大打折扣,在企业某一天遇到困难时,会四面楚歌的。无疑,企业为此要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其实其并没有因此获得任何益处。

企业家们可以自查一下,自己的企业是否有这样的现象存在。如果真的有,那么你可能就能顺藤摸瓜找到企业管理问题迟迟不能解决的原因,如果没有,那么可能真的是企业管理方法上存在问题。你可以持续关注我们,为你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那些大大小小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