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運還是茶運? 工業與茶葉的第一次邂逅

中國茶葉工業之初(上)

茶葉通向西北之路漫漫,為方便隊伍運送,茶葉往往是壓制成硬實的磚形運輸,這種方式已經經歷過數百年。

過去人們用著傳統的磚茶壓制工具,這種工具需要四個壯漢來操作,配以磨盤石頭進行壓制,這種方法每分鐘可以生產六塊,這種效率在現在看來或許不值得一提,可是這種工具的使用卻是在很長一段時間作為先進生產工藝的代表。而隨著19世紀末,清朝正在經歷著劫難,鴉片戰爭爆發,清帝國的大門被打開大量的外來資本和新興工業技術流入中國,這也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茶葉這種傳統的手工業也正在經歷著變革。

國運還是茶運? 工業與茶葉的第一次邂逅

漢口,漢江與長江交匯之處,九省的物資集散地,中國四大名鎮之一,1861年因《天津條約》漢口正式開埠,外商雲集。在威廉·烏克斯所著《茶葉全書》中稱:“約在一八五0年,俄商開始在漢口購茶,於是漢口成為中國最佳之紅茶中心市場。俄人最初在此購買者為功夫茶,但不久即改購中國久已與蒙古貿易之磚茶。”可見這裡是當時茶葉生意重要樞紐與集散中心。也正因為如此外國商人與中國商人一場關於茶葉的爭奪戰也就此拉開序幕。

國運還是茶運? 工業與茶葉的第一次邂逅

圖為當時茶商駱駝和通向俄國鐵路

明清時期,中國茶商以木筏為工具,載著從南方收購上來的茶葉一路沿著河道一路將茶葉送到漢口,由漢口在轉運至中國邊疆。在中俄簽訂《恰克圖條約》後經駝隊運往俄羅斯的茶葉,價格會翻到六倍之多,駝背上的茶葉利潤誘惑著俄國商人上百年之久。而就在兩場鴉片戰爭之後,俄國商人終於找到了契機,中俄《北京條約》的簽訂,除了讓中國失去了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之外,俄國還得到了讓商人在中國遊歷經商的特權。

國運還是茶運? 工業與茶葉的第一次邂逅

圖為漢口碼頭

為了控制茶葉的源頭,取得高額的利益回報,當時俄國人的目標便是當時最好的產茶區位於湖北省的羊樓洞,俄國商人在此地租地開廠,當時中國的第一座茶葉工廠“順豐磚茶廠”就此建立。其實早在古時這裡就有著許多中國商人在這裡開店設分號,但是隨著外國勢力的進入,中國本土商人的衰落也由此開始。當時根據種種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外國人把持著中國海關,國外的商人只需要在海關一次性上稅就可以正常開展貿易,反觀中國商人卻是“逢關納稅,於官抽離”,這樣造成的就是中國商人無法與外國商人抗衡。

國運還是茶運? 工業與茶葉的第一次邂逅

圖為漢口順豐磚茶廠

當時外國人之間也是存在競爭的,這種競爭雙方正是俄國和更早一步進入這裡的英國。當時的俄國以比英國更高的價格收購茶葉,在本地僱傭當地百姓開設茶廠,採用先進的機械工業化加工方式,自己加工節約成本,俄國商人便以這種方式開始了戰勝英國商人的第一步。進而俄國開始設卡,壟斷茶葉原料的產地,通過水路將茶葉原料直接送往漢口,繼而在漢口本地建立工業化的生產體系生產茶葉,高效的蒸汽機和上千名勞工在這裡日夜不停的加工著茶葉茶磚,這種方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將當時還在從晉商手中收購成品茶磚的英國商人逼上了絕路。而最後一根稻草便是交通,俄國人打通了茶葉的新銷路,由漢口經過長江水道抵達上海,轉海路到達天津,在通過陸路將茶葉送往恰克圖直至歐洲。俄國和英國的茶葉之爭也由此結束,時間不過短短十年左右。從此漢口外商之中只剩下俄國一家外商獨大。

國運還是茶運? 工業與茶葉的第一次邂逅

圖為羊樓洞茶葉

文章皆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