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找藉口!職場中沒有那麼多的「我以為」

職場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有很多人會拿「我以為」做擋箭牌,以為這樣別人就會原諒你的過錯,殘酷的現實告訴你,你以為你是誰?


別再找藉口!職場中沒有那麼多的「我以為」

【1】我以為「我最好」。

職場中不缺眼高手低的人,簡單的舉個例子,我曾經在面試的過程中遇到一個非常自信的人,做這個工作很簡單,那個工作很簡單,我也不反駁他,直接讓他上手去試,結果做的事慢慢吞吞一塌糊塗漏洞百出。我說你看吧,這些工作看著簡單,做起來不容易,想要把它做好,更需要下一番苦功夫。他回答一句,我以為我能做到最好——這個面試的人最終沒有被錄取。

【2】我以為「不關我的事」。

一個做銷售的工作人員,在給客戶發產品照片的時候犯了一個小錯誤:因為照片的像素錯大,對方查收的時候不能完全顯示,客戶就懷疑,這個銷售人員的態度和誠意。領導瞭解過之後,批評該銷售人員,該銷售人員還來了一句:這是設計人的工作,我以為不是我的事兒,領導更惱火了,責怪該銷售人員你自己沒腦子嗎,不懂得從客戶的角度考慮問題嗎?你這就是工作失職!


別再找藉口!職場中沒有那麼多的「我以為」

【3】我以為「領導會體諒我」。

小強是某公司生產部門內工作業績最好的員工,由於該部門沒有領導,老闆沒有招新人也似乎沒有給他升職加薪的意思,工作兩個月之後,小強提交了辭職申請,之後小強的同事告訴他,當初老闆不招人也沒有調新的主管,就是想考察你的組織管理能力是否能勝任主管一職,你好歹也堅持三個月呀,結果就幹了兩個月就離職了,小強很驚訝的說:我以為老闆會體諒我,哎,後悔…

【4】我以為「你會幫我」。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初入職場,說話做事不招人喜歡,因為太大大咧咧。找別人幫忙總是吩咐的口吻,難得聽見他說一個謝字。慢慢的同事都不喜歡和他交往。領導找他談話,他就說,大家似乎都在排擠他,沒有人教教他該怎麼做。領導笑了,作為一個職場新人,進入公司要抓緊時間融入。大家都有工作要忙,沒有義務去主動教你。有甚麼問題你要主動去問去學。

總結:

進入職場誰都不會一帆風順。與其說「我以為」來做擋箭牌,還不如說「我下次一定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