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指数发布

5月7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在京发布《2020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第三方评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指数为65.21,环比下降6.83%,同比下降9.8%,为2019年以来的最低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改革热度指数”课题组认为,疫情导致经济社会的活跃度明显下降,以及“两会”的推迟,是今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指数暴跌的主因,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二季度的改革热度指数大概率会回升到正常水平。

2020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指数发布

报告亦显示,六大改革领域的热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党建领域下降幅度最大。在三大城市群方面,京津冀地区继续保持首位,粤港澳大湾区(不含港澳)首超长三角。

2020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评估结果呈现特点:

1.从六大领域来看,经济领域得分74.81,政治领域得分58.09,文化领域得分63.13,社会领域得分65.96,生态领域得分67.42,党建领域得分61.73。生态领域超越社会、文化领域,位居第二,政治、党建领域较低;与上一季度相比,六大领域均有下降,其中党建领域下降幅度较大。

2.从四大区域来看,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改革热度指数分别为66.52,67.12,64.49,63.35。中部地区连续两个季度高于东部地区,居于首位,东北地区第三,西部地区居末位。

3.从城市群来看,京津冀地区继续保持首位,粤港澳大湾区(不含港澳)首超长三角。三大城市群改革热度均比上一季度有所下降,但仍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京津冀地区改革热度指数为68.83,粤港澳大湾区(不含港澳)改革热度指数68.16,长三角城市群改革热度指数为67.8。自2019年第三季度分城市群统计改革热度指数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不含港澳)首次超过长三角城市群。

4.从四大维度来看,宣传度得分51.51,参与度得分81.37,反响度得分41.34,获得感得分79.12。反响度较低,参与度相对较高。与上一季度相比,获得感下降明显。

5.从31个省市区来看,京、沪、渝、津四个直辖市和陕西、河南位居前列,东部地区河北、江苏,中部地区安徽和西部地区内蒙古进入全国前10。与上一季度相比,内蒙古、广东进入TOP15。

2020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评估的主要结果:

1、从领域来看,政治领域改革热度值偏低,党建领域降幅高于其他领域。第一季度,经济领域得分74.81,政治领域得分58.09,文化领域得分63.13,社会领域得分65.96,生态领域得分67.42,党建领域得分61.73。

除社会领域外,其他领域一季度热度值均为自201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经济领域改革热度值领先其他领域,但呈下降趋势;党建领域改革热度值降幅高于其他领域。

2020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指数发布

六大领域改革热度指数变化。

2、从区域来看,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降幅明显。第一季度,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改革热度指数分别为66.52,67.12,64.49,63.35,比上一季度均有下降。其中,西部、东部地区的降幅较大。

2020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指数发布

四大区域改革热度指数。

3、从城市群来看,京津冀地区继续保持首位,粤港澳大湾区(不含港澳)首超长三角。

京津冀地区改革热度指数68.83,长三角城市群改革热度指数67.8,粤港澳大湾区(不含港澳)改革热度指数68.16,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也是自2019年第三季度分城市群统计改革热度指数以来,粤港澳大湾区(不含港澳)首次超过长三角城市群。

4、从维度来看,获得感明显下降。第一季度,宣传度得分51.51,参与度得分81.37,反响度得分41.34,获得感得分79.12。与上一季度相比,四大维度均下降。其中,参与度处于高位,反响度最低。

2020年第一季度改革热度指数发布

改革热度指数维度分析。

5、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改革热度指数TOP15:

北京74.55,上海71.5,重庆70.65,天津70.18,陕西69.05河南69.01,内蒙古68.57,安徽68.37,河北68.19,江苏67.90,贵州66.96,广东66.81,山东66.59,山西66.55,浙江66.51。

其中, 内蒙古自治区提升9名,广东省提升6名,陕西省提升5名,河南省、上海市、山东省、贵州省的排名较上季度均有上升;上一季度TOP15省中的江西省、宁夏自治区在本季跌出TOP15。

6、31个省会城市改革热度指数TOP15:

北京74.55,郑州73.33,成都72.67,广州72.15,西安72.07,昆明71.88,上海71.5,济南71.26,南昌70.86,贵阳70.83,沈阳70.65,重庆70.65,武汉70.37,杭州70.33,南宁70.21。

其中,武汉市提升13名,郑州市、昆明市提升9名,杭州市提升8名,贵阳市提升7名,上海市、沈阳市、西安市排名较上季度均有上升;上一季度TOP15省会城市的天津市、南京市、呼和浩特市均在一季度跌出TOP15。

7、337个城市改革热度指数TOP15

长治75.45,北京74.55,陇南74.02,六安73.49,晋城73.38,郑州73.33,南通73.29,防城港72.92,马鞍山72.78,成都72.67,齐齐哈尔72.59,广州72.15,西安72.07濮阳71.97,昆明71.88。

相比上一季度,北京、成都、南通、长治、晋城、防城港、陇南一季度继续留在TOP15,广州、西安、郑州、昆明、六安、马鞍山、齐齐哈尔、濮阳则跻身TOP15。

8、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改革热度指数:

北京74.55,成都72.67,广州72.15,西安72.07,上海71.5,济南71.26,沈阳70.65,重庆70.65,深圳70.41,武汉70.37,杭州70.33,天津70.18,长春70.11,青岛70,南京69.35,哈尔滨68.67,宁波68.4,大连65.49,厦门63.59。

其中,武汉市、沈阳市提升6名,上海市提升5名,杭州市、西安市提升4名,深圳市、哈尔滨市提升2名。青岛市、宁波市下降8名,天津市下降5名,重庆市、南京市下降3名。

9、318个副省级以下城市改革热度指数TOP15:

长治75.45,陇南74.02,六安73.49,晋城73.38,郑州73.33,南通73.29,防城港72.92,马鞍山72.78,齐齐哈尔72.59,濮阳71.97,昆明71.88,滁州71.87,开封71.76,镇江71.47,保定71.42。

相比较上一季度,长治、马鞍山、防城港、陇南的排名均有上升,南通、六安、晋城、镇江排名下降。郑州、昆明、齐齐哈尔、濮阳、滁州、开封、保定跻身TOP15,郴州、徐州、江门、新乡、眉山、铜陵、宜宾跌出TOP15。

10、337个城市按区域改革热度指数TOP5:

东部地区:北京74.55,南通73.29,广州72.15,上海71.5,镇江71.47。

中部地区:长治75.45,六安73.49,晋城73.38,郑州73.33,马鞍山72.78。

东北地区:齐齐哈尔72.59,沈阳70.65,长春70.11,大庆68.91,哈尔滨68.67。

西部地区:陇南74.02,防城港72.92,成都72.67,西安72.07,昆明71.8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