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入學“送”與“不送”,何去何從?


大學新生入學“送”與“不送”,何去何從?

又一年開學季,丹桂飄香時節,許多孩子拿著舉家欣喜的大學錄取通知書,開始了人生新的里程。作為家長是陪孩子去報到呢,還是讓孩子獨立去開啟新生活的大門呢?“送”與“不送”,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

“送”是因為孩子能考入大學,是全家頭等大事。送的行為,無異於一種慶賀、一種紀念,有著一種神聖的“儀式感”!同時,送表達著家長對孩子的愛護和關心。

“不送”是因為大學是孩子新生活的開始,應該讓孩子獨立去打開此扇大門,以此培養和鍛鍊孩子的自立、自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將為新的生活乃至以後的人生奠定基礎。

由此可見,“送”有送的理,“不送”有不送的道,究竟該何去何從呢?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起了一年前一位朋友做法,細細思量不僅暗挑大指。


大學新生入學“送”與“不送”,何去何從?

同樣是開學季,同樣是開學前的準備和新生報到。舉家激動、興奮之餘,朋友和妻卻穩如泰山。

他們不知道大學所在地的氣候特點,所以不知道該穿些怎樣的衣物,該帶些怎樣鞋襪。他們告訴孩子,要他自己通過網絡等各種渠道去了解情況,根據當地氣候特點,自己選擇衣物和鞋襪;

關於洗漱用具,他們建議如果孩子不嫌麻煩就在家裡採購攜帶,否則就到學校自行購買。

關於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他們對孩子提出了疑問:四年的大學生活是想在手遊、網遊中沉淪,還是想在努力學習專業、勤奮讀書中昇華?根據實際需要自行選擇品牌、型號,三人討論後孩子自己獨立前往購買。

關於報到日程,不管是“送”與“不送”,他們都要孩子自己,進行訂購飛機、火車票,自己計劃去機場、車站的時間以及乘坐的交通工具,然後三人討論看是否有所遺漏。

以上各種準備結束後,夫妻二人突然提出,早出發幾天,到孩子大學所在城市旅遊一番。為此,二人又讓孩子查閱瞭解大學附近的酒店、旅館等情況;瞭解當地城市以及周邊旅遊資源,制定各種一日遊計劃;購買報到日返程的飛機、火車票。

大學新生入學“送”與“不送”,何去何從?

於是一家三口,各自帶一個行李箱,既獨立又協作開始了快樂的報到之旅。

最終,夫妻二人在即將返程之際與孩子在大學門口合影留念,關於大學內的環境,他們說等孩子成了這裡的主人,有資格做一名嚮導的時候再來觀賞遊覽。

聽著他們津津樂道的講述,我當時真的好生羨慕甚至有些嫉妒,因為他們把對孩子的愛做得格外精緻。

如此看來,“送”與“不送”有何區別呢?朋友們你們還有什麼建議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