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佔用了大量時間,為何國家如此重視,甚至超過了漢語?

博士愛教育


當前英語學習的熱衷程度確實不次於漢語學習,甚至超過了漢語!

學英語的初衷是適應國際潮流,跟國際接軌,慢慢的變成了升學、工作應試考試的硬性要求。畢竟當前中考、高考要考英語,分值比重還不低,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到中學學英語已經到了狂熱化的程度。

在我們的周圍,學生們無論大小,人人手中拿著英文單詞在苦讀苦記,或是聽英語音頻練口語。書店裡的英文教輔,雅思託福出國考試教材,無論何時都是最暢銷的,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甚至有些還在上幼兒園的小孩子漢語還沒學好園裡就開始教英語,或是被家長送去機構學習英語。

高中生更是有過之而不及,有些人甚至還沒高考就開始背大學四級考試的單詞了。高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普遍高於語文,相比語文他們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英語學科。

在我看來這肯定不是個好現象,這顯然偏離了正常的學習軌道,學校或家長們忽視對孩子們語文和傳統文化的教育,讓孩子過早接觸英語,或是狂熱的重視英語,這樣無異於使孩子在語言邏輯和傳統文化方面缺乏認識,處於很大的的劣勢。

不過情況正在發生轉變,無論國家還是個人已經注意到了這個現象。國家已出臺政策在未來的高考中在試點地區加大語文的高考分值比重,加強古詩等傳統文化的教育程度,降低英語的比重,英語開始一年兩考,出臺等等措施給英語學習熱潮降溫。有的家長們也意識到了學好語文對於增強邏輯理解能力的重要性,開始加強孩子們的閱讀能力,重視語文閱讀和學習。

英語固然重要,但它畢竟只是一種國際語言交流工具。而語文是我國的國語,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根本所在。當前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在國際上地位的提高,自身的話語權也在加大,漢語將來勢必會作為一種新的國際語言登上國際舞臺,廣泛應用於國際社會,外國人學習我們的漢語勢必也會成為一種新的熱潮!

我們應該理性看待英語,加強漢語的學習,培養孩子們對傳統文化的熱愛,重視好我們的母語學習!

感謝持續關注頭條


sdenjoy


英語就是一種語言工具,它在西方盛行。在對外開放的大門之外,是必須要學習的。那些有志於去聯合國、參加對外貿易,駐外使節工作的人員必須有良好的英語基礎。但是大量的實際情況是多數人畢生不去外國,一輩子建設自己的國家。基於此,在中國學校裡舉國上下全民學外語就是一種巨大的浪費。為了學英語,幾乎放棄了我們的漢語言學習,從小學開始,到中學,再到大學,英語就像幽靈一般如影隨形,浪費了多少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英語就是對外語言,它就那麼重要嗎?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毛筆字書寫早已被擠出了課堂,把英語做為主課,顯而易見弊大於利。建議從大學開始學英語,而且只是做為選修課設置。


東方強漢88


英語給移民的人方便,對大部分人有一點用處,對利用英語賺錢的人有用。英語跟母語一樣重,全世界絕無僅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