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和父母親吵架後自責內疚嗎?

食域大叔


會的,和父母吵架其實是和自己兒女吵架的感覺是差不多的,吵時憤其不努,怒其不爭,怒上心頭,急得跺腳。

過後想想是不是太過了,她也有怎麼樣怎麼樣的難處,她那麼關心我們,在意我們,而我們稍有不合意不順心就胡亂對他們發脾氣。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他們做錯了什麼,只是我們沒能力過得如意,所以才會對著他們發一毛錢成本都沒有的脾氣,氣暫時是順了,不吐不快,可是往往被我們發脾氣的家人扎心了!

世界上永遠沒有比家人更愛你的爸爸媽媽,所以脾氣不要亂髮,不要輕易做脾氣大本事小的人,在父母有生之年好好對待,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珍惜吧少年!


找回自已


孝順的子女與父母吵架後肯定會自責內疚。不孝子女就不好說了。如題主描述,你肯定是個孝順父母的人。

我是農村出身,小時候家裡特別窮。父母含辛茹苦供我與二哥上了大學,所經歷的苦難我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工作後生活逐漸好轉,但與父母的代溝也越來越大,許多事意見不同發生過爭吵。

最讓我生氣爭吵最激烈的一次是因為收穫玉米。那時家裡有五畝多地,收穫時主力就是我與父母。九月份收玉米時天很熱,又趕上我身體難受,與父母商量著第二天用收割機,我出錢,好說歹說讓他們同意了。但當天晚上10點多,父母給我打電話說:決定不用收割機了,明天一大早老倆口去收,讓我愛去不去。我當時就有吐血三升的感覺,在電話裡就大吵起來了,不過也沒能說服他們。第二天一大早我4點多我也只能回家幹活。連收帶剝幹了三天,然後我打了好幾天吊瓶。

這件事也讓我認清了現實,老人太頑固了。從年輕時就不惜身體勞動養家,勤勞節儉深入骨髓,與他們爭吵無濟於事還惹他們生氣。想改變他們得走迂迴路線。後來有事商量不通時我就找舅舅姑姑幫忙,情況逐漸改變。

題主描述的與父母在孩子教育上有分歧,這是觀念不同造成的,爺爺奶奶多數溺愛孩子,見不得父母教訓孫子孫女。不過孩子還是要教育的,可以避開父母。另外在生活中有意的逐步的向父母滲透正確的教育觀念。

父母都是為了孩子好,雖然有時事情不如他們所想。但我們還是要體諒老人的心,即使意見不同也儘量不爭吵。


人間煙火呲花


我是平子,很榮幸回答這個問題。兒女和父母吵架,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是常有的事,可感到內疚卻是自己有了孩子之後。

記得那是女兒上高二,當時孩子不想上學,好不容易工作做通第二天去上學,可偏偏又出意外了。平常家裡的鬧鐘都按時響,那天早上可能沒電了還是別的原因,就是沒有響,等我醒時已經遲了半個小時,姑娘上學怎麼也趕不上了。叫醒姑娘後,姑娘生氣地直嚷嚷,說我這個媽怎麼當的,連叫孩子上學都會出差錯,看看人家的媽媽。總之,一大堆自己媽媽的不好,別人家的媽媽多好的怨言,一邊說一邊摔東西。起先,我有點生氣,覺得不就是遲到了,至於嗎?可當姑娘摔上門走了的一瞬間,我腦中電閃雷鳴,以前我和媽媽吵架不就是這個樣子嗎?那一刻,40歲的我淚流滿面,我一下子想起媽媽當時默默擦淚的樣子,悔恨、內疚一下子湧上心頭,我第一次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易和委屈,也暗暗發誓再也不會和父母吵架。

這世上,父母最是心疼兒女,可往往傷父母最深的還是兒女,而這份內疚和悔恨往往是在多年之後,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兒女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