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真的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嗎,可能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諾貝爾文學獎,是當今世界最著名,也是等級最高,最有含金量的一個文學獎項。諾貝爾文學獎,已經設立百餘年,但自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到目前也為止,我們還有沒有迎來第二個獲獎的作家,實在是讓人感到遺憾。

魯迅真的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嗎,可能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但是,在莫言獲獎之初,就有獎人稱,魯迅也可以獲得諾貝爾文學,只不過魯迅當時拒絕了。

據說,在民國十三年,瑞典漢學家斯文·赫定給另一位漢學家寫信,請求他推薦一名我們的文學家,被推薦者,將會被斯文·赫定,推薦到下一屆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名單之中。

但是,這位漢學家對當時的文學界的瞭解不夠多,於是又請求領導新文化運動的劉半農代為舉薦。但劉半農尚在法國,無暇顧及此事。直到三年後,劉半農回國參加一場婚宴時,才和他的好友臺靜農說起此事。

而臺靜農得知後,立馬寫信給魯迅,徵求魯迅的意見,實際上就是打算將魯迅推薦給斯文·赫定。

魯迅真的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嗎,可能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原本以為,這件一波三折的事情終於平息了,但是一週後,臺靜農接到了魯迅的回信。在信中,魯迅保持了自己一貫的風格,然後義正言辭地拒絕了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提議。

魯迅的原話是:“我不配”。

在信中,魯迅也明確說出了拒絕參選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魯迅認為,不但他不配這個獎項,就連國學大師梁啟超也不配這個獎項。

此外,魯迅還說,他曾經翻譯過《小約翰》,對《小約翰》的作者凡·伊登評價極高,(《小約翰》號稱是“19世紀的《小王子》”,魯迅稱其為“無韻的詩,成人的童話”)。魯迅自認自己的寫作水平,還沒有達到凡·伊登地方高度,因此拒絕諾貝爾文學獎。

魯迅真的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嗎,可能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可見魯迅對諾貝爾文學獎也是很看重的,另外,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魯迅自己的身體,當時魯迅已經開始生病,他擔心自己以後恐不能再繼續創作。如果得了獎卻不能再進行創作,對其他可能獲獎的人來說,很不公平。通過此事,足見魯迅的風骨。

故事雖然令人感動,但故事的真實性卻還有待考證。因為這個故事,一開始僅僅是從魯迅給臺靜農寫的一封信中推測得來的。

當時是1927年9月,魯迅暫居廣州,17日,魯迅收到臺靜農的來信,一週後,魯迅才給臺靜農寫了回信,信中的一段原文是“靜農兄:九月十七日來信收到了,請你轉致半農先生,我感謝他的好意,為我。但我很抱歉,我不願意如此。諾貝爾賞金,梁啟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這錢,還欠努力。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們,誰也不給。倘因為黃色臉皮人,格外優待從寬,反足以長人的虛榮心,以為真可與別的大作家比肩了,結果將很壞。”

魯迅真的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嗎,可能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從表面上看,魯迅確實是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但這只是一封回信,臺靜農寫給魯迅的原文到底是什麼,已經無從查起。

只是在1989年時,臺靜農接受採訪時,回憶起了一段關於“魯迅”和“諾貝爾文學獎”的往事。臺靜農說,那年九月中旬,魏建功在中山公園舉行訂婚宴,劉半農、錢玄還有他都在。

席間劉半農將臺靜農叫出,說斯文·赫定是諾貝爾獎金的評委之一,想為我們的作家爭取一個諾貝爾文學獎,有人推薦梁啟超,但劉半農以為魯迅更合適,於是請臺靜農問問魯迅的意見,結果魯迅拒絕了,此事也就沒有了下文。

雖然大體上和之前的故事差不多,但是魯迅真正拒絕的,可能並不是諾貝爾文學獎,而是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因為從在斯文·赫定心目中,最合適的諾貝爾文學獎人選,應該是胡適。

魯迅真的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嗎,可能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當時曾經給漢學家衛禮賢寫信詢問過,衛禮賢推薦三個人,一是梁啟超,二是胡適,三是徐志摩,並沒有魯迅。

當時衛禮賢就是和劉半農一起商量這件事情的,所以劉半農會推薦魯迅,多半是他的一廂情願。

後來,斯文·赫定多次在其他書信中提到了諾貝爾文學獎的事情,出現最多的人名,就是胡適。1929年2月,斯文·赫定還和胡適談過關於諾貝爾文學獎選人是事情,希望胡適將自己的作品翻譯成英文,但胡適也拒絕了。

直到是你十年後的1939年,斯文·赫定才正式提名胡適為諾獎候選人,次年又提名了林語堂。

魯迅真的拒絕了諾貝爾文學獎嗎,可能並不是我們想的那樣

再後來,老舍、巴金、沈從文等作家,也曾獲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但最後,都未能獲獎。不過,2012年,莫言正式獲獎了,也算是彌補了我們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