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美國政府推動研發新冠疫苗具政治色彩

法國《回聲報》網站5月1日刊登題為《在美國,新冠疫苗研發競賽也是政治問題》的文章。文章編譯如下:

美國此次行動令一些人想起了“曼哈頓計劃”:美國在二戰期間採取秘密行動研發原子彈,賭的是這會最終帶來和平。在美國抗擊新冠疫情之戰中,“曲速”行動的目標是明年1月底之前掌握新冠疫苗,而這種疫苗不僅要有效還要能夠大批量生產以保護美國民眾。

彭博社報道說,為了達到目標,白宮動員企業、政府機構乃至五角大樓共同努力。截至5月1日,美國已經有逾6.2萬人死於新冠肺炎。行動如果成功將會是一個壯舉,因為一般來說要在12至18個月內研製出疫苗都被認為是近乎奢望。

特朗普4月30日被問及該問題時重申了上述目標,然而並沒有就彭博社所說的3億劑疫苗問題展開。據美國《國會山》日報報道,具體目標是年底能製造出1億劑疫苗(美國人口為3.28億)。白宮應對新冠疫情工作組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4月30日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採訪時稱這一目標“可行”。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前局長斯科特·戈特利布指出,在研究疫苗的全球70個科研團隊和企業中,有近20個有能力和經驗進入實質研發階段,而其中只有五六個是美國的。美國最領先的生物製藥企業莫德納公司已經開始在志願者身上進行臨床試驗。

戈特利布認為,為了加快進度應當讓所有相關方一起行動,從上游的監管者到下游的企業,以便能在實驗室進行疫苗有效性研究和進行動物試驗的同時檢測在研疫苗的安全性。他還建議督促企業分享自己擁有的資源。

而福奇4月30日接受NBC採訪時解釋說,儘管想迅速生產出足夠民眾使用的大量疫苗,但是“在開始生產前是不可能得到答案的。可能會(因為主動出擊)冒很大風險,只有開始生產後才能知道行還是不行”。資金方面應該沒有太大問題:國會已經撥款35億美元用於疫苗研發生產。

有人認為,在衛生層面之外,疫苗研發生產對於美國來講還具有戰略意義。戈特利布在《紐約時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中指出:“新冠肺炎改變了世界歷史。很顯然,今後公共衛生也是一個國家安全問題。”他寫道,在這場疫苗研發競賽中,“第一個越過終點線的國家也將是第一個重振經濟及恢復全球影響力的國家”,而美國有可能是落在中國後面的“第二個”。

另外,美國指責世界衛生組織並與之關係交惡,如今已被孤立在國際合作之外。華盛頓可能會被排除在世衛組織和很多國家的努力之外,無法共享資源和優化疫苗研發工作。

對於正在謀求連任的特朗普來說,疫苗研發也是一個政治問題。在民意支持率反彈之後,特朗普的光彩最近幾周已經暗淡下來,選民們很難認同其抗疫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