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毓明性侵养女——每一个性侵者,应该被宫刑!

鲍毓明性侵养女——每一个性侵者,应该被宫刑!


这么晚睡不着,因为气愤。相信大家都知道了鲍毓明对14岁的养女做出的禽兽不如的事。现在舆论沸腾,真相暧昧不明,虽然网友都要求严惩此人,但只怕证据不足,这个恶魔精通法律,反而可能无法被定罪。

对于这样的事,曾经做过记者的我,常常会有一种无力感,气愤又悲痛,可是什么都做不成。警察不作为,报警没有用,那个被伤害的孩子一定感觉行走在暗夜。还好,《南风窗》把这件事报出来,不然,孩子从哪里看到希望?

从2010年当记者的第一天,便有《南风窗》陪伴左右,因为报社订阅的《南方周末》会赠送《南风窗》杂志。这样的事件被《南风窗》爆出来,我们自然欣慰——恶魔的面具被摘下,但又心痛,然后呢?

然后,我不知道。

发生这样的悲惨的事,和社会环境有关,和教育有关,和法律有关。

首先,这无疑是性教育缺失下的悲剧。很多父母对性闭口不谈,孩子怎么可能知道自己被侵犯了。我的一个朋友和我说,她小时候在公园散步,碰到一个白发老头,还带着眼镜,给人们算命。她好奇的凑过去,那个老头就说给她算命,让她伸出手。那个老头顺着她的手摸到胳膊,再往上,她吓坏了,拔腿就跑。要知道当时围观的还有别人,但是无人制止那个老头。她直到打上车,都心惊胆战,频频回首,害怕那个老头追上来。她告诉我,此时她一辈子都没有再去过那个公园,虽然离家最近。但是她也没有敢告诉父母,她只是觉得害怕,却不明白为什么——当时她只有13岁而已,带着这样的恐惧活到现在,至今无法直视带着眼镜的白发老人。她说,怕自己一辈子都要带着这样的恐惧生活下去。如果她知道自己被侵犯了,她可以告诉爸爸,让爸爸揍那个老头一顿,或者让那个可恶的老头付出代价——但是她不敢,她不懂,13岁的她也不敢信任何人。

我们这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受到性教育,尤其是农村,少的可怜。只记得初中的时候上生物课,讲到生理知识,老师让我们自己读那一段。我第一次来例假吓得哭了好久,我以为自己要死了。

本想我们的下一代会好一些,毕竟我们的思想解放了,但为什么鲍毓明的养女14岁了不知道自己的养父对自己所作的犯法的?

我们应该明确的告诉孩子,什么样的行为是侵犯,是犯罪,是坚决不行的。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自己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给父母沟通,而不是独自承受。

鲍毓明性侵养女——每一个性侵者,应该被宫刑!


其次,是净化社会环境。

朋友们讨论生孩子,往往说女孩太操心了,男孩子毕竟省心——的确,在中国当下的环境,一个女孩子想要安全健康的长大,还是很不容易。因为,我们不知道恶潜伏在哪一个角落,但针对女性的恶,总是比男性多。

犯罪心理学家李玫瑾教授说:一定比例的x癖好异常的人就存在于人群中,如果回想一下,很多人可能都会想起小时候曾经遇到过x骚扰。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选择沉默?那是因为,如果遇到了,社会的舆论不会向着受害者,而是认为女性自己不检点。

前几天读了《82年的金智英》,我向很多女性推荐,很多人读了之后都和我沟通,生而为女人,太难了。其中有一个情节让我现在也气愤,女主人公所在的公司女同事上厕所被偷拍,单位男同事看到了不但不揭发,反而互相分享。想想多可恨!我们生活的环境为什么会屡屡出现这样的事?因为对女性的骚扰只要不太过分,他们不会受到舆论的指责,也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即便很过分,女孩子因为害怕,往往不敢伸张,那么有些猥琐的男人就可以为所欲为。

很多时候,例如公交车上地铁上甚至其他场合,即便被骚扰的是一个孩子,很多男性也是真一只眼闭一只,或者留着哈喇子偷看,恨不得伸出那只咸猪手的是自己。他们不知道,放纵恶,总有一天会自食恶果。难道就不想一想,万一这件事发生在自己家人身上呢?

社会上的见义勇为,绝对不仅仅是抓小偷之类的。见到这样猥琐女性的行为,每一个有良知的男性都应该挺身而出,把猥琐男送入监狱。每一个挺身而出报案的女性,我们都应该为她的勇气而点赞!

鲍毓明性侵养女——每一个性侵者,应该被宫刑!

“本以为报案了,上交了证据,警察就会把坏人抓住,但不是这样的,警察会说,这事不好定……”伊藤诗织在《黑箱·日本之耻》中,以传记的方式写下自己被侵犯、寻找证据的血泪史。作者的勇气让人钦佩,也正因为有这样的人,愿意分享自己的伤口和痛苦,警醒世人,让社会一点一点发生改变。这个时代需要这样的斗士,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的勇气,me too we too,相信世界会因为这样而慢慢变好。

鲍毓明性侵养女——每一个性侵者,应该被宫刑!


疫情期间在家,我又读了《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一边读一边心痛,林奕含简直是一个天才,写得如此细腻,但内容那么让人心疼——被老师侵犯了,她不懂,不知道,以为这是老师爱她的方式。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心思异常敏感,有什么都不愿意和父母说,自己忍受着痛与苦,愁与闷,就渐渐长大了。可是有极个别的孩子,永远都无法长大了,因为太痛了,所以选择了离开。

鲍毓明的养女也是,因为太痛了,无法忍受了,多次轻生。好在,她现在选择了坚强面对。但之后的人生呢?就算是这个恶魔被送到监狱,她该怎么面对之后的人生。明面上,我们的社会对这样的受害者给予最大的支持,可是暗地里,如何能做到不指指点点?之前看过一个电影,有一个女孩被强暴了,加害者被关进了监狱,但是小镇居民怪异的眼神成为新的加害者,女孩受不了大家或同情或躲闪的目光,还是选择了离开人世。

现在,我们需要擦亮眼睛,用气愤的眼光盯着鲍毓明这样的禽兽,也用温柔的目光看着受伤的孩子。很多明星纷纷发言,为女孩加油打气。但是之后,我们需要闭上眼睛,对于受过伤的她们,选择假装看不见,聚焦太多眼神的人生,一般人哪里承受的起!

不是每一个女性,都能成为伊藤诗织。但每一个女性,都依然值得爱护。

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有些恶意在滋生。如果可以,每个人都能做一盏灯,汇聚微光,驱逐黑暗,让恶没有生存的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