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每個人都有的感覺,我們都可以超越自我

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三大人生任務:從事對社會有用的職業或工作、建立卓有成效的人際關係和實現一個人在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中的角色。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自卑與超越》

讀《自卑與超越》|自卑是每個人都有的感覺,我們都可以超越自我

《自卑與超越》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

讀《自卑與超越》有感 文|一顆桂味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的開創者——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的經典著作。這本書通過研究剖析了個人生命中的一系列自卑情結,提供瞭如何克服自卑、超越自己的途徑。 作者認為,自我是可以被認知的,人們通過認識自我,從而超越自我,並能夠改善生活,進一步在親子教育、人格培養、婚姻與愛情、職業生涯、家庭建設、人際關係、社會環境等諸多領域有所突破,取得長足發展。

這本書讀起來有很多概念性的信息,作者舉了很多生活例子來輔助理論學習,我們讀著讀著可能會突然在某一章節的某一段落有所感悟,但是想把這些紛亂的靈感串聯起來卻並不那麼容易。總的來說,這本書環繞著自卑與超越、合作與貢獻、生命的意義三個主題而寫。


01 克服自卑與超越自我

在生活中,我們肯定聽過一句“xxx很自卑。”類似的對自己/他人的評價。顯然,這聽起來並不像什麼好話,而且很少人會直白說自己在xxx方面自卑。但阿德勒卻指出,自卑是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的一種感覺,因為我們都會發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煩惱,那些自己沒有而他人擁有的落差,就產生【自卑感】。

沒有人能長期與自卑感共處。如果我們保持勇氣、直面問題,通過正確的方法和實際行動來解決問題,我們就能改善現狀,最終消除或者減弱這種感覺。

而如果我們不堪壓力,魯莽地採取行動,不再試圖跨越障礙、解決實際問題,而是強迫自己憑空產生【優越感】,那麼我們接下來就會陷入更深的自我欺騙之中,壓力越來越大。——因為這種優越感是虛構的,問題的根源始終還在。阿德勒認為,在任何一種凌駕於他人之上的舉止背後都有一種亟需隱藏的自卑感存在,就比如一個擔心自己太矮的人總會踮起腳尖走路,好讓自己顯得高大一些。

虛構優越感的做法不能真正消除我們的自卑感,但卻是很多人都會選擇的做法。個體心理學稱這樣一種複雜而反常的心理狀態為【自卑情結】。當有問題出現時,如果個體無法恰當地適應或應對,並且堅信他們沒有辦法解決,這就是自卑情結的表現。自卑情結是把自己的自卑感當做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所以,有自卑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假性優越而深陷自卑情節之中。

那麼,如何真正的克服自卑感呢?阿德勒認為有一個唯一直接、現實的方式,那就是改善現狀。比如:當我們感到軟弱時,我們要選擇鍛鍊自己讓自己真正變得更強壯起來或更有能力,增加內心面向生活的底氣,而不是是創造出一些能令自己感覺強壯的情境,選擇讓自己在自己的眼中“顯得”更強壯,虛張聲勢。

克服自卑,在不如人意的生活方面確切地付出行動和努力,改善現狀,我們就會獲得與自卑感相對的真實的優越感,從而超越自我。不過每個人對改善現狀的優越性追求--即【優越目標】的設置是不同的。因而我們可以看到世間多姿多彩的人生。


02 貢獻與合作對諸多領域的影響

阿德勒認為,沒有學會合作的孩子會陷入悲觀和揮之不去的自卑情結中。合作又與貢獻是密不可分的,他們對人生諸多領域都有交互影響,任何對於合作的阻礙都可能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

在親子教育上,家長不能一昧的寵愛孩子。因為被寵壞的孩子只學會了關注自己,以自己為中心,即便到了學校,對他人漠不關心的情況也不會改變,功課對於他們的吸引力只在於能夠藉此贏得老師的偏愛。另外,青春期的孩子都有叛逆心理,如果父母越是想證明他們還是小孩,孩子就會越激烈地反抗以證明恰恰相反。

在家庭建設上,一個家庭應該是一個整體,其中的每一個成員都是平等的。因而父母和孩子們之間的合作非常重要,除非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平等的對待,否則他們就無法發展出良好的社會情感。還有準備二孩的家庭,家長除了完成基本的作為父親和母親的職責以外,需要讓長子女感受到更多的愛意,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地位是穩固的,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孩子已經在父母的引導下做好了迎接弟弟或妹妹的準備,甚至學會了怎樣與新生兒相處並照顧他們,那麼危機就會平平穩穩地過去,而不會帶來任何的負面影響。

在學校教育方面,一個班級的所有成員也應該是平等的,只有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孩子才會真正對別人感興趣,並能夠享受合作。因而教師的角色非常重要,他們影響兒童性格的培養,發展和引導學生的學習興趣。變革中的學校教育,不僅應該讓兒童學會為自己思考,還應該讓他們接觸瞭解文學、藝術和科學,併成長為有能力分享整個人類文化,併為之做出貢獻的人。

在愛情與婚姻層面,愛情以及它在婚姻中的圓滿,是對異性伴侶最親密的奉獻,具體表現為生理上的吸引、相濡以沫的陪伴,以及生兒育女的共同願望。許多人首次體驗親密的關係的時候,還不習慣去考慮另一個人的利益、目標、欲求、希望和雄心,他們還沒有做好共同面對問題的準備,因而摩擦不可避免,這時候我們需要記住,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靠努力、關心和合作。

在職業生涯上,影響人們職業選擇的因素是多樣的,比如面臨過疾病甚至死亡威脅的兒童會更想要做一名醫生,父母職業會使得孩子想超越父母所在領域,而如果我們把金錢看太重就會讓孩子以錢為標準選擇職業。(我們可以看到,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影響是深遠的。)

…..

書中舉了大量的例子來論證作者觀點,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直接翻目錄找對應的章節。


03 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個體心理學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揹負三大約束而生:

一、我們都生活在地球之上,地球資源共存同時又受其制約。
二、沒有誰是人類中唯一的存在,我們生活在與他人的聯繫之中,一旦隔絕,即是滅亡。
三、人類由男女兩性構成,愛與婚姻受制於該現實。

由三大約束又引出三個人類問題:

一、我們該如何在地球家園中找出一個賴以生存的方式或職業?


二、我們該如何在群體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便與他人合作並享受合作的益處?
三、我們該如何自我調整,理解兩性的存在以及依賴於兩性關係的人類繁衍問題?

通過研究,個體心理學發現一切人類問題都可以歸類到這三個主題中:職業、社會與性。通過審視面對這三類問題時的反應,人們就能夠了解到他們自己對於生命意義的解讀。所以通讀全書,你會發現意義這兩個字無處不在。

那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呢?——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這本書的英文名直白來說就是生命對你來說意味著什麼。我們可以看到它更強調的是生活經歷的的解讀和生命意義的闡釋。

個體心理學認為,決定人生的不是經驗,而是我們自身賦予經驗的意義。如果我們把某些特定的經歷當作未來人生的基礎,那麼或多或少就已經開始誤入歧途了。生命的意義不為環境所決定。我們通過賦予環境的含義來決定自己的人生。自卑還是超越,是否貢獻與合作,都取決於人們怎麼解讀過往的人生經歷,怎麼選擇未來人生的生命意義。

其中,童年經歷的解讀尤為重要。生理缺陷、溺愛和忽視——這三種情況都很有可能導致當事者從小對生命的意義做出錯誤的解讀。生活在這些環境下的兒童幾乎總是需要外在的幫助,方能修正他們面對問題時的行為方式。似乎只能通過依賴和幫助,他們才能尋找到一種對於生命的更好的理解。

書中提到,最早期童年記憶之所以擁有如此特別的地位,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首先,它儲存了個人對於自我及環境的最初基本判斷。這是他們的第一份表現評估,第一個多少接近完整的自我標記,也是第一次被提出要求。其次,這是人們個體自覺的起點,直至這個時候,人們才開始書寫自己的人生傳記。

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經歷解讀也是不容忽視的,那就是夢境。一項針對夢境和聯想的調查顯示,個人性格無論在夢境中還是現實生活中都不會改變,但在夢境中時來自社會的壓力相對較小,也無需那麼多的戒備與隱藏,因而個性可得以更多的釋放。我們所做的夢反映了我們內心深處的想法、慾望和渴求。

最後,在阿德勒眼裡,個體化的意義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我們不能從社會中剝離出來,所以阿德勒強調,在溝通交流中有效的意義才是真正的意義,個人的意義建立在對他人生命的貢獻上才有意義。真實的“生命的意義”都有一個共同標誌,那就是它們都具有普遍意義——能夠為眾人所分享,為他人所接受。

這些描述聽起來很高大上,簡單來說就一句話:

人不能簡單的只為自己而活


——end——

題外話:第一次知道這本書,是18年的時候心理學老師上課推薦的,當時我把這本書加入了書架,卻放在一旁擱置了。我讀書時有個臭毛病:如果沒有一口氣把這本書讀完,過兩天就會被另一本書所吸引,使原先想讀完的書就不了了之。因為疫情影響,我呆在家終於看完了這本書,但是呢,這本書看起來很好理解,其實好難梳理出思路來(因為各種內容獨立又交叉),所以我前前後後看了至少三遍,花了一個星期才完成這篇讀書筆記。卒。


如果有所收穫,記得點個贊再走哦
關注我可以看到更多讀書筆記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