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就這樣失散了”

人世間不會有小說或童話故事那樣的結局:“從此,他們永遠快快活活地一起過日子。”


人世間沒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帶著煩惱和憂慮。
人世間也沒有永遠。我們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個可以安頓的居處。但老病相催,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了盡頭。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了。
——楊絳《我們仨》


讀《我們仨》|“我們就這樣失散了”

《我們仨》楊絳著

讀《我們仨》有感 文|一顆桂味

1997年,楊絳和錢鍾書唯一的女兒錢媛去世;1998年,錢鍾書去世;2003年,楊絳在93歲高齡寫下散文集《我們仨》。

如果說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喚醒了我對死生的思考以及對青春期衝動之悔,那麼楊絳的《我們仨》則是讓我切身體會到與至親分離之痛。

01

看完書後,我認為楊絳的生命歷程大致是:一個人的孤獨,兩個人的陪伴,三個人的溫暖,最後寂於一個人的落寞。

1928年,楊絳一心一意報考清華大學外文系,當南方沒有名額時,她轉投蘇州東吳大學去讀書,直至1932年她成功的從蘇州東吳大學去清華大學借讀。此為一個人為夢想而努力的孤獨。

也是在1932年,楊絳認識了錢鍾書。1935年,楊絳與錢鍾書結婚,同年夏季與丈夫同赴英國、法國留學。本書楊絳回憶歲月的起始,就是他們一同赴英國留學。楊絳的文筆是風趣的,在留學期間他們的獨立生活可以算是有點艱辛,但經她的文字寫下來好像都是溫馨的小事。

比如,剛到牛津時,人生地不熟,錢鍾書一人出門,下公共汽車未站穩就摔了一跤,楊絳在文中這樣寫道:

他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個門牙

又比如,搬到備有傢俱的房子後,兩個不會做飯的人一起研究如何改善伙食:

.我們搬家是冒險,自理伙食也是冒險,吃上紅燒肉就是冒險成功。從此一法通,萬法通,雞肉、豬肉、羊肉,用“文火”燉,不用紅燒,白煮的一樣好吃。我把嫩羊肉剪成一股一股細絲,兩人站在電灶旁邊涮著吃,然後把蔬菜放在湯裡煮來吃。我又想起我曾看見過廚房裡怎樣炒菜,也學著炒。蔬菜炒的比煮的好吃。

兩個人的相處在字裡行間也可以看出來非常的有愛:

早起,鍾書照常端上早飯,還熯(ran)了他愛吃的豬油年糕,滿面得色。我稱讚他能熯年糕,他也不說什麼,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兒。我吃著吃著,忽然詫異地說:“誰給你點的火呀?”(因為平時我晚上把煤爐封上,他早上打開火門,爐子就旺了。)

鍾書等著我問呢,他得意地說:“我會劃火柴了!”這是他生平第一次劃火柴,為的是做早飯

這便是兩個人的陪伴、相依為命的生活——苦中作樂樂逍遙。

1936年,楊絳和錢鍾書瑞士、巴黎遠遊,返回牛津時,楊絳便有了小錢媛。錢媛是他們愛的結晶。不像王小波和李銀河認為的“兩個人的世界已經足夠有趣”,楊絳和錢鍾書小心翼翼呵護這個生命的到來。對於孩子的降生,他們曾這樣期待:

鍾書諄諄囑咐我:“我不要兒子,我要女兒——只要一個,像你的。”我對於“像我”並不滿意。我要一個像鍾書的女兒。

1937年,楊絳確實生下了一個女兒。自此,兩個人的家變成了三個人的。

圓圓的腸胃可以吃西瓜,還有許多別的東西我也讓她吃了。鍾書愛逗她,惹她,欺她,每次有吃的東西,總說:“Baby no eat.”她漸漸聽懂了,總留心看媽媽的臉色。一次爸爸說了“Baby no eat”,她看著媽媽的臉,迸出了她自造的第一句英語:“Baby yes eat!”她那時約六歲。

後來,珍珠港事變,生活越發艱難,而淪陷區生活艱苦,但他們總能自給自足,認為一家人同甘共苦勝於別離,為此,錢鍾書發願說:“從今以後,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這句話在多年之後一語成讖。1997年,錢媛去世;1998年,錢鍾書去世。楊絳在是家不像家的地方獨自思念我們仨。

02

原先團聚的生活有多快樂,後來死別的日子就有多難過。

只剩楊絳一個人時,她常落寞地思念丈夫和女兒,於是有了那個即真實又虛幻的夢境。真實的是他們曾經歷的生活,比如錢鍾書和錢媛的病重,還有他們之間最真摯純粹的感情;虛幻的是古驛道的風景,古驛道的人還有不復健在的至親。

在楊絳筆下的夢境裡,他們從一個地方走出來,錢鍾書一晃眼就不見了,楊絳在古驛道上走啊走,一面是在白天尋找飄忽不定的錢鍾書以短暫的相見,一面是在晚上做夢去見錢媛看她的生活,而有一天錢媛病重離世了,她也與錢鍾書相失了。於是只剩她惆悵孤單的走在路上——“我撫摸著一步步走過的驛道,一路上都是離情。

”當夢境退散,家不是家,因為沒有曾經的人了,家就只像驛道里暫居的客棧而已。

楊絳最樸素的文字裡卻蘊含最沉重的悲痛。這樣一個夢境,每每讀來令人身臨其境般窒息。

那一句“我們仨就這樣失散了”是讀來最悲傷的話。

03

韶華易逝,容顏易老,命運最難測。誰能想到「後來」會發生什麼呢。

楊絳的文字讓我看到家的溫暖,死別之痛。也讓我反思自己是否浪費了健在的家人所相處的時光,是否在揮霍自己的珍貴的生命。

世界上每一個父母都愛著自己的孩子,希望陪孩子到老,然而並非每一個孩子都會常伴父母膝下。

現在有很多的人渴望遠方和自由,或是用生命追逐名和利。他們似乎永遠都有不回家的理由,常回家看看好像是一個被埋葬在歌詞裡的奢望。

然“世間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脆。”我們與父母相伴的時間沒有多少個十年,且行且珍惜。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