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天下》漫畫銷量曾超過《海賊王》的熱血歷史題材漫畫(下)

《王者天下》漫畫銷量曾超過《海賊王》的熱血歷史題材漫畫(下)

精彩繼續

《王者天下》漫畫銷量曾超過《海賊王》的熱血歷史題材漫畫(下)

在李牧的計謀之下,秦國失去了最強的將軍王騎,緊接著故事的舞臺回到了政治的戰場,有戰爭的世界絕不會缺少政治的參與,緊接著的趙國割城秦趙同盟的事件展開,本應是仇敵的雙方卻被迫一起開了慶功宴,這一章節裡,尤其是呂不韋與李牧之間的唇槍舌劍絲毫不遜於劍拔弩張的戰場,依然能讓人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殺意,原泰久在漫畫裡畫出了他“文武雙全”的一面,正是這次同盟會談,引出了作品的下一個大高潮,秦魏之戰。秦魏之戰中,出現了兩位與信同期的未來秦國支柱將領王賁、蒙恬,秦國的大將軍也變成了秦國老將蒙驁,蒙驁手下還有兩位秦國名將,王翦和桓奇,魏國一方,則是派出了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廉頗和他手下的廉頗四天王,大戰之前,秦國內部也爆出了呂不韋奸焰滔天的行徑,為呂不韋未來的失勢埋下伏筆。信也在戰爭中為了挽救平民而殺害了友軍,展現出了他在戰爭中逐漸成熟的價值觀,價值觀的探討,也是《王者天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原泰久將許多在近現代戰爭的思考和理念賦予給了《王者天下》中的角色,讓人道主義的光輝在戰爭中的一些角落裡閃耀,這也是《王者天下》成為順應時代發展的作品的一大原因。

《王者天下》漫畫銷量曾超過《海賊王》的熱血歷史題材漫畫(下)

圖片來源網絡

秦魏之戰之所以能夠成為作品的第二次大高潮,除了精彩的戰爭場面,也有著非常豐富的智鬥戰局,除了一戰另一位天下大將軍三大天廉頗外,其中桓奇和王翦的精彩表現,不知不覺中讓漫迷對這二人產生了極大地期待,奇謀不斷的桓奇,算無遺策的王翦,王騎口中不輸於六將的兩人在這場戰役中並沒有佔據絕大的篇幅,但是兩個人的表現就像是有種特殊的默契,分別以兩種方式隊戰局的最終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而這兩種戰爭思路也為未來兩人的戰爭方式定下了基調,最關鍵的一點是,原泰久在這次大戰中,並沒有對這兩人進行過度的刻畫,而是非常自然地運用最少的篇幅展現出了二人的特點,完全沒有沖淡主角以及更核心的配角們在這次戰役裡的作用和表現,其中信和兩位同期的競爭者蒙恬、王賁,在和廉頗四天王輪虎的對決中,表現出了他們驚人的潛力,信與輪虎的戰鬥慘烈異常,信在這次決戰裡獲得了超越,這個在大雨中的決戰也被選為了真人宣傳片裡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式鏡頭。秦軍最終取勝,在取得了戰略要地山陽後,秦國開始在山陽地區大興土木,整個中原地區,只有兩人看穿了秦國的意圖,這兩人分別就是趙國的李牧和僅存的“戰國四君子”楚國的春申君,為了應對秦國的那個恐怖的計劃,李牧和春申君聯手拿出了一個更大的“計劃”,恐怕連漫迷們都沒有想到,山陽戰的高潮才結束不久,作品的第三個大高潮,甚至可能是整部作品的最高潮就到來了。

《王者天下》漫畫銷量曾超過《海賊王》的熱血歷史題材漫畫(下)

圖片來源網絡

函谷關之戰絕對是原泰久到目前為止最好的一次表演,這甚至無法僅用一場戰爭來描述,整個篇章的節奏感、大局觀、人物心理的刻畫、戰場間的聯動、戰爭與政治的結合、戰場上的暴力美學、武將的風采和氣質、人性的探討、保家衛國的決心都被展現的淋漓盡致。秦軍一方,蒙驁的老成持重,王翦的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桓奇的燒車和奇襲、張唐的老將骨氣、蒙武的勇武無敵和愛子心切、麃公的狂暴與直覺、騰的知人善用、運籌帷幄、王賁和蒙恬的智勇雙全、李信的頑強信念、昌平君的冷靜果斷、楊端和的千里相助、秦王的王者風範與擔當...再看合縱軍一方的五國,也是奇人輩出兵多將廣各顯其能。

整個戰局牽一髮而動全身,秦軍哪怕是有任何一小步走錯,都會全盤皆輸,整場戰役裡,始終都有一根隨時可能會崩斷的弦勾著漫迷們的心(儘管從歷史上來看結局已經註定),好不容易緩過來一口氣又有新的危機到來,剛破解掉一個危機下一個危機又來了,在衝破死局的過程中,讓漫迷們大呼過癮,智鬥無處不在,血腥的廝殺讓人熱血澎湃,桓奇和張唐衝突不斷但又能聯手退敵,王翦將敵人玩弄於鼓掌之中、蒙武陽謀至上以力相搏擊殺汗明、騰盡顯實力完勝敵將、麃公追擊李牧英勇戰死、秦王嬴政與民同袍、李信蕞城一騎決勝等精彩對決每一場都能引人入勝令漫迷欲罷不能,甚至感到只看一遍完全不過癮。

除了人物、武器、盔甲外的精美構圖,戰場和周圍的環境刻畫也下足了功夫,可以說,函谷關之戰也確立了《王者天下》的王者地位。《王者天下》這部作品最為可貴的一點,便是它並非是跳出歷史進行嚴重架空和演義的作品,它的故事軌跡始終根據這歷史書籍中記載的順序進行,這也讓作品承載的歷史性顯得更為厚重,也更加考驗作者的功力,如何在重要的時間點和事件點將事件完美的融合進故事中也就成了最核心的課題,原泰久將合理的推測和藝術性的創造很好的融入在了作品裡,雖然函谷關之戰的絕贊表現一定程度上使得接下來部分的幾場大型戰役和事件顯得相形見絀,但是作品本身的質量依然保持的比較好,尤其是經過一次超大的高潮後,進入一個平淡期調整一下作品的節奏也是很好的。

《王者天下》漫畫銷量曾超過《海賊王》的熱血歷史題材漫畫(下)

圖片來源網絡

成蛟叛亂部分,主要是為了展現飛信隊新的精神風貌,同時也為下一個篇章做出鋪墊,成蛟雖然被呂不韋害死,但也為嬴政留下了重要的遺產,作為對抗呂不韋的資本。解決了成蛟叛亂的事件後,又是一場非常關鍵的對魏作戰,這場戰爭也劃分了一個關鍵的時間點,那便是正式進入開始滅國的階段,這次的戰役相對於函谷關來說,只能算是一場小戰役而已,在面對“魏火龍”的戰鬥裡,王賁是進步最大的那一個,而這樣的進步也是與歷史進程有著一定聯繫的,原泰久也曾承認過,他最愛的戰國人物其實是趙國的李牧,但是思前想後,他還是選擇了李信作為男主角,這也是為了講故事時更大的開放性和靈活性,當然,不論站在個人角度對李信有多大的偏愛,從歷史角度來看,還是有非常多的關鍵戲份要由王賁和蒙恬這兩個“小強”來完成的,作為相對了解戰國曆史的中國人來講,雖然有點被劇透的不爽,但對於那些中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的王者迷來說,那就完全是另一種感覺了,懸念感會讓他們更加沉迷其中。

《王者天下》漫畫銷量曾超過《海賊王》的熱血歷史題材漫畫(下)

圖片來源網絡

在與魏國的交戰結束後,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城池,竟然成為了另一場鬧劇的主場,嬴政的生母再一次走到了最前排,而呂不韋也到了不得不出手的時候,秦王嬴政的加冠之禮終於到來了,這是列國企圖通過秦國內亂破壞秦國的最佳時機,也是太后和呂不韋最後的機會。這回的主戰場來到了宮廷之中,太后最後掙扎,呂不韋老謀深算,秦王深藏不露,這三方的鬥爭完全進入到了白熱化,這時候的秦王嬴政已經不再是那個勢單力薄的傀儡,而是贏得了人心獲得擁戴併為世人所恐懼的年輕王者,無論是提前準備好的飛信隊和蕞軍、突然反水的昌平君也好,還是嬴政神奇的“人是光”理論也罷,嬴政終究還是贏得了人心,這一回,秦國終於真正回到了嬴政的手裡,手拿把攥,不再有王弟、不再有太后、不再有呂不韋,是時候以秦王的名義,實現一統六國的偉大理想了。

《王者天下》漫畫銷量曾超過《海賊王》的熱血歷史題材漫畫(下)

圖片來源網絡

為了進一步實現一統六國的夢想,戰爭的性質都是為了方便未來更大規模的作戰,為了取得對趙作戰的優勢,信也跟隨著桓奇這個劍走偏鋒的將軍參與了對趙將慶舍和紀慧的作戰,在黑羊進行了一場戰鬥,僅就此次戰爭想表達的東西來說,趙將慶舍和秦軍的表現並不是很出彩,作戰所想表達的精神和理念也略顯僵硬,就大篇章來說,黑羊的一戰表現一般,雖然也展示了桓奇兇暴殘忍的一面,但過分突出了那份殘暴而忽略了他奇的一面,並且慶舍作為在函谷關戰的重要將領和模擬戰不輸李牧的三大天候選,只能說是草草收場,並且為了弱化在作品前期過於強勢的女主羌瘣,製造了一些讓她非常受制的情節,不管是偷襲失敗還是與魏作戰裡的交換人質,羌瘣的定位變化都表現的比較明顯。

完成黑羊的前哨戰後,也終於進入到了趙國的鄴城攻防戰,這次的作戰規模絲毫不小於作品第二次大高潮與廉頗的一戰,王翦、桓奇、楊端和三位大將軍和信這些新生代與李牧及其領導下的趙將的對決矚目中原。作為一部以歷史為載體的戰爭漫畫,《王者天下》的戰場表現力是驚人的,有很多熱血類型的漫畫作品,在作品的某些環節裡也涉及到了戰爭的描寫,但是就戰場的刻畫和嚴肅程度來說,與《王者天下》完全無法同日而語,既不能表現出戰爭的殘酷,也無法表現出戰場的整體感,而是將一場大戰分割成了零碎的碎片,甚至把一場決定生死的戰爭演繹成了一場鬧劇。

《王者天下》漫畫銷量曾超過《海賊王》的熱血歷史題材漫畫(下)

圖片來源網絡

從作品媒體化的角度來看,《王者天下》也實現了動畫化,衍生出了一些周邊,也被改編成了手遊,由於《王者天下》在一個偏快餐化的時代裡走了一條完全相反的路,它的長篇和進程節奏慢的屬性讓作品本身的宣傳和媒體化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制約,很難獲得足夠多的媒體化支持,儘管已經有了兩季的動畫化,但漫畫市場銷量的飽和程度和作品本身的冗長都讓媒體化的效果大打折扣。不知不覺中,這部作品也逐漸成為了一部“有生之年”性質的作品,但它的吸引力絲毫沒有因過久的連載而褪色,反而很好的保持了前進的勢頭,這與作品本身的高質量是分不開的,就對歷史題材的挖掘和對戰爭與人性的探討方面,《王者天下》這部作品表現出的諸多價值非常值得去研究和學習,如何將自己的歷史故事用好,而不是將歷史題材盲目的改到面目全非,在這條路上,國內的作者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END

喜歡記得關注力潮官方賬號,更多精彩值得挖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