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西漢王朝初期的思想流派的演化和融合

秦朝霸權主義橫行,雖然橫掃六國,但暴政激發矛盾。致使農民武裝起義的發生,秦王朝的潰敗。漢王朝建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恢復社會長治久安,保持社會秩序穩定。

而這時秦朝法家的思想並沒消失,儒家文化逐漸抬頭,而道家老子的無為之治或許可以幫助皇帝實現休養生息,安居樂業的,這三種思想流派如何演化,如何融合,就考驗著漢朝劉家皇帝怎樣運用權力了。

論西漢王朝初期的思想流派的演化和融合

儒家文化在政治格局中甦醒

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儒家文化並非在漢武帝時期才開始興起,早在漢高祖劉邦時期,儒生便開始走出困局,走向了政治舞臺。

在當時法家文化當家的秦朝,儒生在夾縫中求生存,鬱郁不得志,一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本領得不到施展。所以他們是特別渴望起義,頻頻加入到各地義軍的陣營。

在史記中有記載,劉邦開始是很不得意儒生的,原因是劉邦根本沒讀過幾本書,沒受過高深文化的薰陶,自然不願意聽儒生的文化理論。

論西漢王朝初期的思想流派的演化和融合

但是很多儒生不斷加入到與權力階層互動中,影響不容小覷。其中,陸賈就以“以順守之”勸說劉邦,但劉邦並不願意搭理他。他就問:“如果秦朝統一六國之後,效法先聖,施行仁義,那麼陛下您又怎麼能取得天下呢?劉邦聽後不言而面露慚愧。

雖然如此,儒家文化並沒有立刻成為主流思想文化先鋒,但是儒家文化慢慢復甦,逐漸對漢朝未來發展奠定了基調。

儒家文化強調,仁義禮信,這是保證朝堂外社會穩定的必要利器,讓百姓知道守禮儀,懂規矩,明白尊卑分明,以實現皇家權利的充分集中。

漢朝的皇帝比秦朝的要聰明,他們在秦朝的失敗中學經驗,知道哪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治國關鍵在控人,教會百姓仁義道德,建立穩定的社會秩序。就是對國家穩定的重要貢獻。

這裡要說一個儒家關鍵人物-叔孫通,重新塑造了皇權規矩,幫助劉邦規範朝廷秩序,制訂起朝儀等一系列宗廟儀法。

論西漢王朝初期的思想流派的演化和融合

依靠制禮,用禮,尊禮逐漸建立起皇權的威儀和培養起被統治者的效忠心理。賦予了漢朝統治秩序的合理性,使漢朝統治更加穩固。

而在這溫柔的外表下可以看到起價值內核就是法家精神,正如弗蘭克-帕金(Frank Parkin)所說:“在那些和諧與秩序明顯佔上風的地方,權力的威懾性運用從未徹底消失過。天鵝絨的手套裡面,總是有一隻鐵拳”。

道家的無為而治算是最積極的有所作為

道家老子思想學說,內核價值便是無為,老子的無為並不是消極的不作為,消極避世,而是要順應時勢,順應規律地有作為。

相傳,儒生轅固於在朝堂上言語有詆譭黃老思想,便被竇太后將他扔到野豬圈與野豬搏鬥,可見當時舉國內外道家文化成為主流治國思想是當仁不讓的,其信仰之人也是非常之多。

漢朝初期採用老子的“無為之治”是非常具備歷史條件,也非常符合當時國情民情。

論西漢王朝初期的思想流派的演化和融合

首先,從政治層面看。

如果問當時奪取天下的為什麼是劉邦而不是項羽,答案必須是有福同享,攻城拔寨,你能攻下的城池便是你的了。所有會有那麼多人願意和劉邦同打天下。

而這便就是郡國並行製為什麼會存在了的背景。郡國並行制,就是郡縣制和分封制的共存的狀態,劉邦的本意根本就是先沿用秦朝的郡縣制,自行稱王,獨掌天下。

但是無奈自身條件和形勢壓力。劉邦起義組建的是貧民軍團,讓別人為自己賣命,不能僅僅靠販賣情懷和激情,必須要有利益分享,那就只能是封王封地。

據《漢書 高帝紀》記載,漢三年十月,在韓信、張耳大敗趙軍,同年劉邦派韓信攻打齊國,韓信請求將張耳立為趙王,劉邦許之。

在這種論功行賞的刺激下,將士們奮勇殺敵,敢為人先,確實對劉邦建立帝業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從現實情況看,秦國統一六國後,橫徵暴斂,民聲沸騰,怨聲載道,各地群雄並起,戰亂爆發,民生凋敝,漢王朝的建立可以說是對一片混亂和廢墟的統治。

《漢書食貨志》上這樣記載:“漢興……民失作業而大饑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下既定,民亡蓋臧,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

在如此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首要的目的就是休養生息,保證生產力的恢復和再生產,所以老子無為而治,洽洽是最合適的思想綱領。

司馬遷對此說到:“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國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法家文化,藏在儒家文化溫柔下的鐵拳

如果說文景之治,採用黃老之術,無為而治,順其自然,百姓修養聲息,那麼到了漢武帝時期,他所遵循的思想流派卻開始走復古路線,和秦始皇一樣了,那就是法家,法家之治,當然這是披著儒家文化的外衣的。

漢武帝表面肯定獨尊儒術的政治正確性,而實際卻大規模重用酷吏,他們只忠於皇權指令和國家法律,是無個人情感的冷漠機器。

論西漢王朝初期的思想流派的演化和融合

史記中《酷吏列傳》記載了11人的傳記,而其中10人來自漢武帝時期。可想而知,酷吏在漢武帝時期的起到額作用不可小覷。

張湯是武帝時期酷吏的代表人物,他作為當時的司法部長時,漢武帝利用他的紀律嚴明和狠辣手段,實現了對中央集權的追求,不斷收回封地,改國為郡。

但是沿用酷吏法治的漢武帝究竟是對的嗎?在當時的西漢,由於連年征戰匈奴,國庫匱乏,財政緊縮,經濟問題凸顯。

當時作為酷吏首腦的張湯提拔重用桑弘羊,就是他提出了鹽鐵國營政策,還建議嚴懲鑄造假幣,在這種緊張且觸犯到商賈富豪利益的環境下,張湯很快被陷害而喪命。

他死後,鹽鐵國營制也在繼續執行,均輸法、平準法等新政策又陸續出臺,這些政策本來是為了穩定市場經濟,但卻事與願違,官商勾結,低買高賣,藉機斂財等現象層出不窮。這就使得各種階級官員百姓都陷入困境,所以他們更願意鋌而走險,獲取高額利益,這就更催生了酷吏的需求,長此以往便形成惡性循環。

直到晚年,漢武帝才意識到了過分重用法家酷吏的缺陷型,所以在他的《輪臺詔》中,他也深刻對自己的國家政策給人民帶來的困難做出了反省和懺悔。

論西漢王朝初期的思想流派的演化和融合

法家,儒家,道家的文化思想,深刻地從漢王朝初期貫穿到最後,無論這幾種學派思想怎麼更替,其最終的目的都是服務於國家繁榮,社會穩定,它們之間不斷融合,各自邊界在模糊,也就非常容易在一種學說思想中,看到其他的影子。所以說,世上沒有可以讓帝國發展所施行的一以貫之,一成不變的制度,不是在變化,就是在改變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