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花梨傢俱是上漆好還是蜂蠟好?為什麼?

中國節30909725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從事紅木傢俱行業這麼久,接觸過這麼多客戶下來,要求做燙蠟工藝的客戶一成都不到,基本都說要求上漆的。

做漆的緬甸花梨木傢俱,色澤透亮,紋路絢麗,能充分表達出緬甸花梨木紋路的自然美,品相比打蠟的傢俱更好看,所有經銷商客戶拿貨基本都是拿上漆的傢俱,除非客戶特意要求。油漆過的緬甸花梨木傢俱毛孔基本封閉或者是半封閉,相對來說傢俱穩定性會好一點。而且打理起來會比燙蠟的傢俱方便一些。

燙蠟的傢俱使用純天然蜂蠟,更環保。燙蠟傢俱做好也基本木頭原本的樣子。緬花傢俱做燙蠟對選料要求比較高,最好整套傢俱的用料都比較均勻、無黑紅老料,不然燙蠟做出來的傢俱很不好看,色澤不均勻。燙蠟技術是進行木材表面處理的一種裝飾方法,不僅能展現木材本身的紋理,而且在木材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以防止外界環境對木材的不利作用。這層保護膜由於不斷受到空氣的氧化、人手的撫摸形和抹布的擦拭等因素的影響,形成一種自然、透亮、溫潤如玉的表面形態,即“包漿”,燙蠟傢俱就是保持傢俱的原滋原味,用手觸摸能讓你更直觀感受到傢俱的質感。油漆的傢俱會讓你始終感覺隔了一層東西,燙蠟的傢俱使用後會愈發亮澤。產生“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的美感。

綜上所述,如注重傢俱的炫麗、美觀,可以選擇做漆。如更側重環保,感受傢俱的自然美,可以選擇燙蠟。


紅木新與陳


這個問題應該我來回答:

俗話“南漆北蠟”這一句就可以看出來我們應該要怎麼選擇,上蠟比較麻煩,而且每一年必須要保養一次,而上漆就不一樣,上漆不像上蠟這麼麻煩。

一般上漆的緬甸花梨保養不會很麻煩,但是用久過後有一些質量不好的漆容易脫落,而上蠟的傢俱雖麻煩一些,但蠟在木頭的表面附著力很大,所以不會產生脫落現象。

上漆的傢俱一般有甲苯,而且有些漆不是環保的,而上蠟的一般是採用天然的蜂蠟,所以在環保方面上蠟的傢俱比上漆的要更上一層。

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佛山年年紅朱大哥


很多木友對漆蠟有時會有種誤解,個人認為是把傳統的生漆和現代工藝的化工漆混淆了。生漆工序繁雜,必須有適合的溫度溼度才能操作。生漆原料珍貴,獲取不易。一件生漆作品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這全套的工序。無論從材料的易得性,工藝的難度,施工的環境要求,都比燙蠟複雜得多。但漆蠟只能選一種,上了漆就不能反悔再燙蠟了。燙蠟的好處在於自己有動手的可能,適合喜歡動手的朋友,漆對於普通愛好者顯得過於專業了。

“漆之為用也,始於書竹簡,而舜作食器,黑漆之,禹作祭器,黑漆其外,朱畫其內”,這一歷史記載,印證了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和使用大漆最早的國家。而大漆又是漆藝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漆的最初意義在於器用。我國漆器工藝歷經商周直至明清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如明代《髹飾錄》記載的漆工藝表現技法就達497種。

小百科 南漆北蠟

上漆:是利用生漆汁中(含漆酚、水、有機物及漆酶等成分)有效成分漆酚在漆酶催化作用下自然乾燥成漆膜(環境條件:溫度25℃左右;相對溼度為80%左右)。上漆工藝不僅複雜,對傢俱木質也有要求,施於木質油性較大的傢俱,如大紅酸枝、紫檀、烏木等製作的名貴的傢俱,此種工藝有漆膜光澤度高、耐腐蝕、堅韌耐磨等優點。

燙蠟:是將蠟液滲進木材組織內,固化木材,填平棕眼和木紋縫隙,然後在木材表面上形成透明平整的蠟膜,增加木表的油性光澤,能充分表現木材原有的天然質感、紋理、光澤。

中國古代傢俱簡史之八十七:

明式傢俱的裝飾之五:

髹飾即在傢俱表面塗刷漆液、桐油或蠟。

從漆樹汁去雜質而成生漆,塗於表面自成硬膜,堅韌耐久,是極好的傢俱表面塗料。由生漆經攪拌通入空氣氧化或低溫烘烤而成熟漆,色棕黑,漆膜較生漆光亮。若在生漆或熟漆加入熟桐油調製即成廣漆,也廣泛用於塗飾。此外還有推光漆(有黑、紅兩種)及彩漆。彩漆是以各種礦物顏料或金銀屑加入漆汁,有黑、朱、黃、綠、紫、褐、金、銀、白諸色。

桐油是由桐樹子榨取的乾性油,為中國的特產,呈金黃色,為民間傢俱所常用。桐油也有生、熟之分。熟桐油又稱“光油”,可單獨用來塗刷,也是調漆的重要原料。

——摘錄自陳增弼先生所著《中國古代傢俱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