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床生態系統到底有多重要?

海草床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海草床與紅樹林、珊瑚礁並稱為地球上三大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海草床分佈不足海洋總面積的0.2%,但固碳量達到森林的2倍以上,是全球重要的碳庫。海草床有機碳儲量約佔全球海洋每年總有機碳埋藏量的10%,在氣候調節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海草在大眾心中雖然存在感不高,但卻是非常重要的海洋生態系統,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淨化和調控水質、護堤減災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1、保護生物多樣性


海草床是巨大的海洋生物基因庫。同時還能改善海水的透明度,減少富營養質,為底棲動植物、深海動植物、附生生物、浮游生物、細菌和寄生生物等大量海洋生物提供棲息地;海草床更是魚蝦蟹等的生長場所和繁衍場所。海草床裡的腐殖質也有利於海鳥的棲息。海草床的生命力極其繁榮,綠海龜、儒艮、海牛、海膽、海馬等無數海洋生物都在這裡繁衍生息,大概半個足球場面積的海草床,就可以容納4萬條魚和5000萬的小型無脊椎動物。它不僅是這些動物的天然餌料,其複雜的空間結構更提供了良好的棲息環境,例如,海草的繁茂莖枝可以為許多動物的幼體提供庇護場所,減少它們被捕食的風險。因此,在海草床生活的幼體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和生長率。

海草床生態系統到底有多重要?


海草床生境圖,海草可以容納許多動物 | TropWATER,Marine and Freshwater Discovery Centre


2、碳存儲


海草床是重要的碳庫,與紅樹林、鹽沼溼地被稱為海岸帶“藍碳”。海草通過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化合物並儲存下來,這有助於減少空氣中的含碳量,應對全球氣侯變化。海草床的固碳能力很高,是陸地生態系統的10倍以上,甚至遠高於熱帶雨林。全世界海草床每年可捕獲約數千萬公噸的碳,每年有機碳埋葬量高達全球海洋的10-15%;而且,海草床可以將這些碳完整保存幾千年。


3、改善海洋環境


海草床又被稱為“海洋之肺”,1平米海草通過光合作用可產生10升氧氣,補充海水中的溶解氧,從而改善漁業環境。海草還可以幫助清除海洋中威脅人類和珊瑚礁的病原體,吸收營養鹽和重金屬等環境汙染物,提高海水的清澈度和質量。另外,海草根系發達,可以抵禦風浪侵蝕,固定海底底質,保護海岸線。

海草床生態系統到底有多重要?


海草根系發達,有固沙作用 | 島上的卡夫卡


海南東海岸海草分佈


愚人節快樂


我國海域海草種類豐富,生物多樣性高。海南島東海岸監控區分佈的海草具有典型的熱帶特點,熱帶種與亞熱帶種均有分佈,主要海草種類有8種,優勢種類為泰萊草和海菖蒲。部分海域海草成床分佈。

高隆灣 海草呈點片狀結合分佈,大部分海域的海草分佈呈點狀分佈,少部分為片狀分佈。海草種類有泰萊草和海菖蒲。海草平均密度為161株/m2,平均蓋度為45.7%。海草伴生生物在調查斷面上很少,僅11種,該海域海草床共調查到8種魚類以及一些饅頭蟹科和梭子蟹科蟹類。

龍灣港 灣內開闊,生長有大片的海草,向南與潭門港岸線海草床基本連成一片,海草種類有泰萊草和海菖蒲。海草平均密度248株/m2,平均蓋度為74.85%。該海域沿岸海草床共調查到魚類12種,還調查到饅頭蟹科和梭子蟹科蟹類。伴生生物有17種。

新村港 該港的海草分佈,南部海域以大片分佈為主,東部海域以點狀分佈。海草種類有泰萊草、海菖蒲、海神草、羽葉二藥藻和小喜鹽草。海草平均密度547株/m2,平均蓋度為65.5%。共調查到魚類8種。伴生生物有21種。

黎安港 該海域的生物資源非常豐富,海草面積約有1.0km2,海草基本以大面積分佈,偶有小面積分布。海草種類有泰萊草、海菖蒲、海神草和針葉草。海草平均密度為254株/m2,平均蓋度為57.8%。該港海草床底棲生物豐富,常見的類群有紫海綿、梭子蟹、網新錨參、細鱗刺等。伴生生物有25種。

長圮港 海草分佈一般以混合方式生長,也有單種小面積分布。海草種類有泰萊草、海菖蒲、喜鹽草、二藥草和針葉草。海草平均密度291株/m2,平均蓋度為54.6%。該海域沿岸海草床共調查到魚類8種,及大量的饅頭蟹科和梭子蟹科的蟹類。伴生生物有17種。

海南東部的文昌、瓊海和陵水沿岸海域,有大片海草床分佈,監控區長圮港與瓊海岸線南端的龍灣港、潭門港和地處文昌岸線北端的高隆灣海草床連成了海南東部沿岸大片海草資源。

海草床生態系統到底有多重要?

漫長的保護之路


雖然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但近年來,海草床退化嚴重。1980~2006年間,全球海草床每年消失近1.1萬公頃,比國內海草床總面積還要多;迄今為止,已有超過29%的海草床消失。201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首次對所有海草的滅絕風險進行評估,認為24%(15種)海草種類面臨危機。

“海草床屬於比較脆弱的生態系統,對外界條件的要求比較高,很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破壞性的挖捕、圍海養殖等活動會直接影響海草的生存,陸源養殖、工業、生活排汙等也會影響水體和底質,引起海草床的退化。”近年來,近岸海域由於大規模的圍填海、港口建設、挖沙及破壞性的漁業捕撈等人類活動,嚴重危及海草的生存,現存的海草床生態系統依舊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

中國的海草床境況更不容樂觀,許多海域的海草床衰退率高達90%。1982年,膠州灣莢蓉島附近大約有1,300公頃的鰻草,2000年就已基本消失。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海草床,從2010年的253.93公頃,下降到2017年的27.21公頃,而該保護區更是多年沒有記錄到儒艮的活動。另外,我國的海草多樣性喪失嚴重,一些海域歷史上有記錄的海草,在21世紀的調查中均未在相應省區發現。

海草床生態系統到底有多重要?

以前出現在廣東和廣西的針葉草(Syringodium isoetifolium),在後來的調查中沒有被發現 | 島上的卡夫卡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海草床的價值並沒有得到重視。目前,國內還沒有劃定專門的海草保護區,也沒有像保護珊瑚礁和紅樹林一樣,為海草床設置專門的保護規定。在中國甚至全球,都缺少對海草床的持續監測和數據更新。雖然近年來,我國一些海域開始了對海草床進行人工修復的研究;但這畢竟耗財耗力,且效果有限,海草床的生存狀況並未得到根本改善。

海草床生態系統到底有多重要?

廣西北海開展海草修復 | 南國早報


海草床生態系統保護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希望未來有更多的人瞭解、關心和保護這種獨特又生命繁盛的海洋生態系統,讓一望無際的綠色在海底一直隨波飄搖。相關專家表示,鑑於海草床遭到破壞的現狀,制定科學有效的保護和管理策略顯得格外重要和緊迫,急切需要加強對海草床的調查與研究,開展對海草床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的宣傳,提高人們對海草床生態功能與價值的認識,促進海草床生態系統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