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喝酒,為什麼會有脂肪肝

有健康意識的大家都知道要控制飲酒,因為對肝臟不好。但是不喝酒也會得脂肪肝,並且除了酒精性脂肪肝之外的另一種“脂肪肝”也在悄悄侵蝕著很多人的健康,這就是——非酒精性脂肪肝

你不喝酒,為什麼會有脂肪肝

不喝酒也會得脂肪肝

非酒精脂肪肝這一診斷最早在1980年被提出,當時美國梅奧診所(Mayo Clinic)的醫生髮現不喝酒的人也會出現脂肪肝,而且這些人的特點都是肥胖或者有肥胖相關的代謝疾病比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起初這一診斷並沒有得到醫學界的重視,但隨著在臨床中越來越多的“脂肪肝”和不明原因的肝硬化,大家發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率很高。在肥胖和代謝綜合徵大流行的今天,非酒精脂肪肝在西方國家已經成了最常見的肝病[1]

想想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中年的男同事,看起來有點胖,平時只是偶爾喝喝啤酒,體檢的時候卻診斷了“脂肪肝”。甚至有的體重超重或肥胖的小男孩,也會被診斷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兒童中最常見的肝病,甚至可以導致肝硬化和肝衰竭,在兒童中的發病率可以高達7%,而在肥胖兒童中發病率可以達到30%以上,男孩更容易得病。

在美國成年人中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率約在25%[2]。而我國的數據顯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在20-30%左右,接近西方國家的水平。也就是說4個人中就有1個會得非酒精性脂肪肝。

男性、肥胖特別是肚子大的腹型肥胖、同時患有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的人,都更加容易得非酒精性脂肪肝。

你不喝酒,為什麼會有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怎麼發生的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是也有很多和飲食及生活方式相關。

脂肪肝的發生一方面是因為肝細胞攝入的脂肪增多,另一方面是肝細胞中脂肪排出有問題。

胰島素抵抗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正常人中胰島素可以防止脂肪分解,而在胰島素抵抗時,脂肪細胞分解增加,釋放甘油三酯入血,肝細胞吸收並且儲存這些脂肪,逐漸就會形成脂肪肝。脂肪組織分泌的多種激素比如瘦素、脂聯素、抵抗素等,會影響肝臟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所以肥胖特別是腹部脂肪增多也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險因素。

大量攝入碳水化合物特別是果糖會造成肝臟自身脂肪生成增加。肝細胞中的脂肪要通過脂蛋白的方式排出,如果飲食中缺乏蛋白質和卵磷脂等,肝臟脂蛋白就會不足導致脂肪堆積在肝細胞中。

你不喝酒,為什麼會有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個慢慢加重的疾病,最早期只是脂肪在肝細胞中沉積導致脂肪肝,而逐漸就會出現肝細胞慢性炎症,長期的炎症又會導致肝臟纖維化也就是肝硬化。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中30%會出現肝炎,而長期肝炎者30%最終會發展成為肝硬化,由肝炎發展成肝硬化這一步就是不能逆轉的了。

你不喝酒,為什麼會有脂肪肝

脂肪肝能逆轉嗎

得非酒精性脂肪肝有幸運的一面也有不幸的一面

  • 不幸的是目前還沒有藥物能治療這種疾病;
  • 幸運的是這種疾病是可逆的。逆轉的方法就是改善飲食、增加運動和減肥。
你不喝酒,為什麼會有脂肪肝

1)戒酒:酒精需要在肝臟中代謝,本身就會導致脂肪肝,所以有了脂肪肝即便是非酒精性的也需要戒酒。特別是不能在1天內喝超過3-4份酒精飲料,1份酒精飲料=1瓶(約360ml)啤酒或1高腳杯(約150ml)紅酒或1小杯(約45ml)白酒

2)減肥:減肥是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主要方法。減肥可以逆轉脂肪肝、讓肝功能正常,還能改善胰島素敏感性。加強運動是推薦的減肥方式,因為運動本身可以加強胰島素敏感性。

3)少吃飽和脂肪:有研究顯示易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群,膳食特點是飽和脂肪、膽固醇及果糖攝入較多[3]。而在動物試驗中用多不飽和脂肪替代飽和脂肪可以從基因層面減少肝細胞脂肪瘀[4]。轉化到實際生活中,就是要少吃紅肉、黃油,用深海魚、橄欖油、堅果來替換肉類。

4)減少含糖飲料和其他糖類攝入:不只是脂肪會造成肝細胞脂肪堆積,糖類也會,對於很多人糖特別是含糖飲料喝的太多是脂肪肝的重要原因。果糖是對肝臟尤其不利的糖類。因為果糖無法被小腸直接吸收,而是必須通過肝臟代謝之後才能被身體利用,所以攝入果糖過多更容易在肝臟中被合成脂肪。需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我們食物中的果糖並不主要來自於水果,而是來自於添加在飲料、點心中的果葡糖漿。所以要減糖就要從這些食物中入手。

最後西希總結一下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常見的肝病,嚴重的可以導致肝炎和肝硬化。

肥胖、胰島素抵抗是非酒精脂肪肝的危險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可逆的狀況,可以通過減肥、運動、減少飽和脂肪和糖類的攝入來治療。

但是目前沒有能治療這種疾病的有效藥物。

目前有一些研究可以逆轉非酒精脂肪肝,包括減少糖類攝入和補充Omega-3脂肪酸等。

推薦閱讀 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