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七虧二平一賺,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小散前赴後繼呢?

汪詩禮感悟


1、因為好奇進入股市的股民!

其實有很多進入股市的股民對股票都是一無所知的,只是受親朋好友的影響才投資股票的。因為人都有好奇心,也比較愛跟風,看到別人做什麼也想去試試,尤其是聽說某人在股市中賺錢了,那更是熱血澎湃。幻想著自己也能賺到很多錢。尤其在一輪牛市的尾聲,都看到賺錢效應,人人在討論股市,好像不炒股就跟不上潮流,朋友之間茶餘飯後的熱點話題,人都是群居動物,自己如果一點都不懂,有點太失面子。

2、因為生存壓力進入股市的股民

現在的人生存壓力比較大,尤其是工薪階層,每個月領著固定工資。還要擔負著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擔,時常感覺前途渺茫。聽說股市可以發大財,就想投些錢試試,反正股市上不需要投太多錢,也不用耗費太多精力和物力。萬一賺到錢了,也可以補貼一下家用。聽到某某炒股發大財了,幻想自己也不比人家差,如果通過炒股變成百萬千萬富翁了,那就不用辛辛苦苦地拿那一點微薄的薪水了。

3、自認為比較聰明進入股市的股民

還有一類股民是認為自己比大多數股民聰明,也可能他們在其他行業做得比較成功。認為自己到股市中也會順風順水,就算知道很多人會賠錢,但也不會想到賠錢的是自己。


股道文哥


1、首先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賺錢的機會,那麼股市對所有投資者來說,認為是一個賺錢的平臺,至於說七虧二平一賺這個不一定就是事實,而且投資者進入股市並不是帶著一種悲觀情緒而來的,而是要抓住這個認為賺錢的機會。不試一試也許就失去了一個賺錢的機會了。

2、因為如果沒進入這個市場,沒徹底感受這個市場的氛圍,投資者永遠不會認為自己是那個虧損者,而且沒進入市場也就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所謂的七虧二平一賺的現象。而進入市場虧了之後,自然是心有不甘,總認為下次一定是賺錢的機會,覺得自己能夠做到吃一塹長一智,不走上次虧損的路子就可以了,殊不知股市虧損的路子多著呢,正所謂多條道路通虧損。而越虧損就越有不甘,這樣就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3、投資者認為股市本來就是一個博傻的平臺,投資者往往認為我傻別人比我更傻,認為自己並不需要熟悉股市知識,比更傻的人做得好一些就可以了,殊不知股市已經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誰先掌握股市資訊誰就搶得了先機,博傻已經不適合信息化時代了。

4、股市本來就是一個投資平臺,如果大家都是理性投資者,那麼股市必將是一潭死水,根本就不會有交易的氣氛,沒有交易的氣氛股市平臺還能繼續下去嗎?所以股市需要有新鮮的血液進入才能維持股市活躍的氣氛。在股市裡面虧的也不一定就只是散戶,大戶、機構投資者也是有很多虧的,而散戶也有很多賺錢的,每個散戶身邊一定有其他賺錢的事例,從而激勵著散戶進入股市。總之有股市的地方一定有投資者陸陸續續進入股市,不管是散戶還是大戶這都是正常現象。


紅牛財經一號


這是人性所致,無論你市場如何改變,其實人性不會改變,所以,規律 一直存在的!

為什麼股市裡七虧二平一賺?

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是後知後覺的,只有小部分人可以做到先知先覺。

說個簡單的道理:

1、大部分的散戶不會在熊市末期和牛市初期進入市場的,因為這個週期裡沒有持續的賺錢效應,而且進入市場還往往會虧錢,所以這個時候,先知先覺的資金在收集籌碼,而散戶不是在場外觀望,就是在場內不斷投機成為韭菜;

2、但是到了牛市的中後期,市場會進入主升浪,大部分的個股會形成賺錢效應,並且套不住人,往往買入就可以賺錢,套個幾天就可以回本盈利。

所以,這個時候往往會積累大量的投機資金進入!

這就是人性!

人性就是,當你不斷賺錢了,你才會投入更多的錢。

人性就是,當你看到周圍的人都開始賺錢了,你才敢進入一起賺錢。

但這就像股市的末升段,如同流水席一樣,任你吃喝,來者不拒,但一剎那間,大門關上,一舉成擒,被逮住的人,要把前面吃喝的人所欠的賬全部還清!

從數據上也是這樣表現的!

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牛市末期都是資金量湧入最大的洪峰時刻。

而這個資金量從數據上解釋,基本都是散戶的。

我們從居民資金銀證轉入的數據可以看到!

這裡一部分是牛市第一階段守不住煎熬,出逃後在牛市末期後悔追高入市的;

還有一部分就是大部分時間不炒股的,但是在牛市末期看到周圍的人都在賺錢也加入股市的;

當你看到你身邊那些壓根沒怎麼參與股市,但是他們卻開始投入幾十萬進入股市的時候,也就說明牛市進入中後期了。


關注張大仙,投資不迷路!如果你覺得這篇回答對你有幫助,請記得點贊支持哦。#理財大賽第三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